一种纤维板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406644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纤维板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纤维板是以油茶果壳为主要原料,将油茶果壳除杂质后在90~95℃进行预蒸煮,然后在175~195℃进行热磨,得到油茶果壳纤维;将油茶果壳纤维和木质纤维混合,分别得到表层纤维和芯层纤维,再加入脲醛胶黏剂、异氰酸酯胶黏剂和蜂蜡乳液复合胶黏剂,施胶后充分搅拌;经干燥后分层铺装形成下表层/芯层/上表层的层状铺装板坯,然后将铺装板坯热压成型制得。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大宗固体废弃物油茶果壳制造大宗工业产品纤维板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相对于传统木材原材料,其原料易获取且成本为零,实现了废弃油茶果壳的大宗资源化利用。

Fibreboard and its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纤维板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复合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纤维板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盛产于湖南、江西、广东、浙江、贵州和云南等南方各省。茶油富含维生素E、角鲨烯、甾醇等活性成分,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被誉为“东方橄榄油”、“油中软黄金”,是国家重点推广的健康型高级食用油。据统计,全国现有油茶栽培面积约400万公顷,年产油茶果实约560万吨,油茶果壳约占油茶果实质量的80%。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油茶产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油茶种植面积以每年约3~5%速度递增。油茶果壳作为茶油加工剩余物,目前的处理方式主要为丢弃或焚烧,会对空气、水体和生态造成污染。由于油茶果壳数以百万吨的大量存在,目前制约油茶果壳资源化利用的瓶颈是如何实现油茶果壳大宗工业化利用并实现经济效益。油茶果壳大宗工业化资源利用对延伸油茶产业链、提升油茶产业附加值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降低环境污染负载,而且可创造可观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我国现有纤维板年产量6402万m3,目前主要用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纤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板是以油茶果壳和木质纤维为主要原料,先将油茶果壳除杂质后在90~95℃进行预蒸煮,然后在175~195℃进行热磨,得到油茶果壳纤维;将油茶果壳纤维和木质纤维混合分别制得表层用纤维和芯层用纤维,再加入脲醛胶黏剂、异氰酸酯胶黏剂和蜂蜡乳液复合胶黏剂,进行混料施胶;经干燥后分层铺装形成下表层/芯层/上表层的层状铺装板坯,然后将铺装板坯经热压和高频加热喷蒸成型制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纤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板是以油茶果壳和木质纤维为主要原料,先将油茶果壳除杂质后在90~95℃进行预蒸煮,然后在175~195℃进行热磨,得到油茶果壳纤维;将油茶果壳纤维和木质纤维混合分别制得表层用纤维和芯层用纤维,再加入脲醛胶黏剂、异氰酸酯胶黏剂和蜂蜡乳液复合胶黏剂,进行混料施胶;经干燥后分层铺装形成下表层/芯层/上表层的层状铺装板坯,然后将铺装板坯经热压和高频加热喷蒸成型制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层用纤维中油茶果壳纤维和木质纤维的质量比为(1~2):(3~4);所述的芯层用纤维中油茶果壳纤维和木质纤维的质量比为(3~7):(3~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茶果壳取自山茶科山茶属油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脲醛胶黏剂、异氰酸酯胶黏剂和蜂蜡乳液的质量比为(10~20):(80~100):(1~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板的密度为630~900kg/m3;所述纤维板的厚度为8~3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铺装板坯中上表层和下表层的施胶量为8~12%,所述铺装板坯中芯层的施胶量为6~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铺装板坯中下表层/芯层/上表层的厚度比为(1~3):(4~8):(1~3)。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纤维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S1.将油茶果壳与油茶籽经分离装置破壳后,经振动筛分去除杂质后,得到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传双古今章伟伟云虹关丽涛涂登云鲁群霞宋杰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