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坤专利>正文

一种数控金属切削机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6537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8 2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控金属切削机床,其结构包括设备主体、控制器、工作台、立柱、机头、洁垢装置。有益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设有的划垢机构,对机头表面因长期运作而残留有的油垢,做进一步的刮除处理,以避免机头因油垢的厚积而导致其运行速度较为缓慢,从而在设备高速运行的对冲作用下,使得机头出现旋转故障,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设有的防磁结构,对机头表面因高速旋转产生热磁化,进而对工作时所产生的金属屑做吸附的同时,在防磁结构的作用下,对其金属屑做吸附处理,从而避免出现有在切削时,因附着的多余金属屑而导致切削出现数据差。

A numerical control metal cutt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控金属切削机床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零件加工领域,更确切地说,是一种数控金属切削机床。
技术介绍
在机械设备中,一些螺栓、轴杆的小部件在设备的组成零件中尤为重要,故而在对该类零件进行加工处理时,其尺寸的精准度尤为重要。但现有的金属切削机床在对该类金属做加工时,具有以下缺陷:切削机头表面存在有大量的金属屑,切削机头在快速运作时,易出现有摩擦起热的现象,故而容易使得表面汇集有大量的金属屑,从而影响到金属的正常切削工作。与此同时,其机头表面因工作环境的影响,会出现有大量的油渍汇集,导致运行缓慢。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数控金属切削机床,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切削机头表面存在有大量的金属屑,切削机头在快速运作时,易出现有摩擦起热的现象,故而容易使得表面汇集有大量的金属屑,从而影响到金属的正常切削工作。与此同时,其机头表面因工作环境的影响,会出现有大量的油渍汇集,导致运行缓慢的缺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数控金属切削机床,其结构包括设备主体、控制器、工作台、立柱、机头、洁垢装置,所述控制器安装于设备主体前表面右侧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工作台设于设备主体内上部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立柱设于设备主体前表面中部且位于工作台正上方,所述机头安装于立柱下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洁垢装置安装于机头外表面并通过扣合相连接,所述洁垢装置包括扣环、划垢机构、防磁结构,所述划垢机构安装于扣环内下侧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防磁结构设于划垢机构下方且与扣环通过电焊相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划垢机构包括按板、弹簧杆、擦护组件,所述按板共设有四块且分别安装于弹簧杆外侧表面,所述弹簧杆共设有四根且分别呈均匀等距状伸入扣环内部,所述擦护组件设于弹簧杆另一端并通过电焊相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擦护组件包括护框、矩形口、气囊层、护套,所述矩形口设于护框内侧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气囊层设于护框内侧且与矩形口相对应安装,所述护套设于气囊层右侧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护套与弹簧杆通过套合相连接,有利于实现对机头的正常运行。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气囊层表面为棉材质,所述气囊层表面设有若干个凸粒且呈不规则状安装,所述凸粒与气囊层通过焊锡相连接,有利于实现便于操作者对机头表面做油垢的清除。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凸粒表面呈粗糙状且为不规则弧形结构,有利于实现对机头表面的油垢做进一步的刮除。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防磁结构包括汇流腔、气环、分流腔、突板,所述气环设于汇流腔上表面并通过扣合相连接,所述分流腔共设有四个且分别呈均匀等距状安装于气环内侧,所述突板共设有四个且分别设于气环内侧并与分流腔相对应安装,有利于实现避免因加热导致机头表面出现热磁化现象,进而对金属屑产生吸附作用。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汇流腔与分流腔均贯穿相连接且其内部设有吸附气流,有利于实现对金属屑的集中收纳处理,避免其再次乱飞。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突板外侧设有绝缘网板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有利于实现对机头表面附着的金属屑做进一步的吸附处理。专利技术有益效果相对比较于传统的一种数控金属切削机床,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利用设有的划垢机构,对机头表面因长期运作而残留有的油垢,做进一步的刮除处理,以避免机头因油垢的厚积而导致其运行速度较为缓慢,从而在设备高速运行的对冲作用下,使得机头出现旋转故障。本专利技术利用设有的防磁结构,对机头表面因高速旋转产生热磁化,进而对工作时所产生的金属屑做吸附的同时,在防磁结构的作用下,对其金属屑做吸附处理,从而避免出现有在切削时,因附着的多余金属屑而导致切削出现数据差。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数控金属切削机床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洁垢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划垢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擦护组件的内部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气囊层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防磁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设备主体-1、控制器-2、工作台-3、立柱-4、机头-5、洁垢装置-6、扣环-6a、划垢机构-6b、防磁结构-6c、按板-6b1、弹簧杆-6b2、擦护组件-6b3、护框-6b31、矩形口-6b32、气囊层-6b33、护套-6b34、凸粒-g、汇流腔-6c1、气环-6c2、分流腔-6c3、突板-6c4。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如图1-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数控金属切削机床的技术方案:如图1-图2所示,一种数控金属切削机床,其结构包括设备主体1、控制器2、工作台3、立柱4、机头5、洁垢装置6,所述控制器2安装于设备主体1前表面右侧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工作台3设于设备主体1内上部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立柱4设于设备主体1前表面中部且位于工作台3正上方,所述机头5安装于立柱4下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洁垢装置6安装于机头5外表面并通过扣合相连接,所述洁垢装置6包括扣环6a、划垢机构6b、防磁结构6c,所述划垢机构6b安装于扣环6a内下侧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防磁结构6c设于划垢机构6b下方且与扣环6a通过电焊相连接。如图3所示,所述划垢机构6b包括按板6b1、弹簧杆6b2、擦护组件6b3,所述按板6b1共设有四块且分别安装于弹簧杆6b2外侧表面,所述弹簧杆6b2共设有四根且分别呈均匀等距状伸入扣环6a内部,所述擦护组件6b3设于弹簧杆6b2另一端并通过电焊相连接。如图4所示,所述擦护组件6b3包括护框6b31、矩形口6b32、气囊层6b33、护套6b34,所述矩形口6b32设于护框6b31内侧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气囊层6b33设于护框6b31内侧且与矩形口6b32相对应安装,所述护套6b34设于气囊层6b33右侧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护套6b34与弹簧杆6b2通过套合相连接,有利于实现对机头5的正常运行。如图4-图5所示,所述气囊层6b33表面为棉材质,所述气囊层6b33表面设有若干个凸粒g且呈不规则状安装,所述凸粒g与气囊层6b33通过焊锡相连接,有利于实现便于操作者对机头5表面做油垢的清除。如图5所示,所述凸粒g表面呈粗糙状且为不规则弧形结构,有利于实现对机头5表面的油垢做进一步的刮除。综上所述,通过设有的擦护组件6b3与按板6b1的相互配合,对机头5表面的油垢做进一步的刮除处理,以避免机头5在高速旋转时出现故障。其具体实现原理如下:在进行使用时,将洁垢装置6安装在机头5外表面,在设备停止运行时,通过双手对按板6b1做向内的按压处理,从而使得擦护组件6b3在弹簧杆6b2的推动作用下向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控金属切削机床,其结构包括设备主体(1)、控制器(2)、工作台(3)、立柱(4)、机头(5)、洁垢装置(6),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2)安装于设备主体(1)前表面右侧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工作台(3)设于设备主体(1)内上部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立柱(4)设于设备主体(1)前表面中部且位于工作台(3)正上方,所述机头(5)安装于立柱(4)下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洁垢装置(6)安装于机头(5)外表面并通过扣合相连接;/n所述洁垢装置(6)包括扣环(6a)、划垢机构(6b)、防磁结构(6c),所述划垢机构(6b)安装于扣环(6a)内下侧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防磁结构(6c)设于划垢机构(6b)下方且与扣环(6a)通过电焊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控金属切削机床,其结构包括设备主体(1)、控制器(2)、工作台(3)、立柱(4)、机头(5)、洁垢装置(6),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2)安装于设备主体(1)前表面右侧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工作台(3)设于设备主体(1)内上部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立柱(4)设于设备主体(1)前表面中部且位于工作台(3)正上方,所述机头(5)安装于立柱(4)下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洁垢装置(6)安装于机头(5)外表面并通过扣合相连接;
所述洁垢装置(6)包括扣环(6a)、划垢机构(6b)、防磁结构(6c),所述划垢机构(6b)安装于扣环(6a)内下侧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防磁结构(6c)设于划垢机构(6b)下方且与扣环(6a)通过电焊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控金属切削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划垢机构(6b)包括按板(6b1)、弹簧杆(6b2)、擦护组件(6b3),所述按板(6b1)共设有四块且分别安装于弹簧杆(6b2)外侧表面,所述弹簧杆(6b2)共设有四根且分别呈均匀等距状伸入扣环(6a)内部,所述擦护组件(6b3)设于弹簧杆(6b2)另一端并通过电焊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数控金属切削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擦护组件(6b3)包括护框(6b31)、矩形口(6b32)、气囊层(6b33)、护套(6b34),所述矩形口(6b32)设于护框(6b31)内侧且为一体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坤
申请(专利权)人:王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