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车床完成工件铣加工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6440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8 2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车床完成工件铣加工的装置,包括:至少一对盘式铣刀,其设置在车床的主轴上,一对盘式铣刀相对设置;夹具,其包括气动定位组件和至少一个固件槽,一个固件槽与一对盘式铣刀相对设置,一个工件放置在一个固定槽内后由所述气动定位组件进行固定,最后由相对设置的一对盘式铣刀进行铣加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同时加工多个工件,具有提高生产效率的作用。

A device for milling workpiece with lath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车床完成工件铣加工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件加工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车床完成工件铣加工的装置。
技术介绍
普通车床是能对轴、盘、环等多种类型工件进行多种工序加工的卧式车床,铣床主要指用铣刀对工件多种表面进行加工的机床。在现有技术中,通常利用车床加工工件的内外回转表面、端面和各种内外螺纹,采用铣床加工部分轴类工件,但是在铣加工轴类工件时,铣床单次只能铣加工一根轴类工件,加工效率低下,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车床完成工件铣加工的装置,该装置在车床的主轴上设置多对盘式铣刀,在车床一侧设置可固定多个轴类工件的夹具,夹具和多对盘式铣刀配合使用,可同时加工多个工件,加快了铣加工速度,提高生产效率,节省成本,提高收益。为了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利用车床完成工件铣加工的装置,包括:至少一对盘式铣刀,其设置在车床的主轴上,一对盘式铣刀相对设置;夹具,其包括气动定位组件和至少一个固件槽,一个固件槽与一对盘式铣刀相对设置,一个工件放置在一个固定槽内后由所述气动定位组件进行固定,最后由相对设置的一对盘式铣刀进行铣加工。优选的是,所述气动定位组件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固定的气缸、固定板、至少一个定位柱,一个定位柱与一个固件槽对应,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上下伸缩。优选的是,所述固件槽为类U型槽,所述固件槽包括底板、相对分布在所述底板两边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下部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靠近所述盘式铣刀的一侧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夹板下部设有第二凸起、上部设有第三凸起,所述第二凸起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匹配的第二凹槽。优选的是,所述夹具还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为四方框结构,所述固定座固定在车床上,所述固件槽设置在所述固定座内部,所述气缸设置在所述固定座的外顶部,所述固定板设置在所述固定座内部,所述气缸的活塞杆活动穿过所述固定座的顶部与所述固定板连接。优选的是,所述夹具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设置在所述固定座的内底部,所述固件槽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将轴类工件的铣加工转到车床上,在需要同时加工多个轴类工件时,可以设置多个固件槽和多对盘式铣刀,同时完成多个轴类工件的铣加工,可提高加工效率;改进前铣加工轴类工件采用手动固定,耗费人力,同时人的力气会分散,容易导致加工不精确,设置气动定位组件,可将轴类工件稳固固定,还可以解放双手,在提高加工精度的同时还能减小人力的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其中一个技术方案的夹具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其中一个技术方案的盘式铣刀设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其中一个技术方案的盘式铣刀和夹具的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其中一个技术方案的固件槽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相对”、“上”、“下”、“顶”、“底”、“内”、“外”、“靠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利用车床完成工件铣加工的装置,包括:至少一对盘式铣刀1,其设置在车床的主轴2上,一对铣刀相对设置,一对盘式铣刀1对一个轴类工件7的两侧进行铣方;夹具,其包括气动定位组件3和至少一个固件槽4,一个固件槽4与一对盘式铣刀1相对设置,一个工件7放置在一个固定槽内后由所述气动定位组件3进行固定,最后由相对设置的一对盘式铣刀1进行铣加工,可以设置多个固件槽4,固定多个轴类工件7,设置多对对应的盘式铣刀1,对轴类工件7进行铣方或其它铣加工工序。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固件槽4内放置轴类工件7,启动气动定位组件3压紧轴类工件7,固定好后,盘式铣刀1对工件7进行铣加工,铣加工完成后,气动定位组件3松开轴类工件7,取下加工完成的轴类工件7。将轴类工件7的铣加工转到车床上,在需要同时加工多个轴类工件7时,可以设置多个固件槽4和多对盘式铣刀1,同时完成多个轴类工件7的铣加工,可提高加工效率。改进前铣加工轴类工件7采用手动固定,耗费人力,同时人的力气会分散,容易导致加工不精确,设置气动定位组件3,可将轴类工件7稳固固定,还可以解放双手,在提高加工精度的同时还能减小人力的使用。进一步地,所述气动定位组件3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固定的气缸31、固定板32、至少一个定位柱33,一个定位柱33与一个固件槽4对应,所述气缸31的活塞杆上下伸缩,气缸31向下伸出时,定位柱33抵接固件槽4内的轴类工件7,使其不能移动,此时,盘式铣刀1开始工作,完成对轴类工件7的加工,气动定位组件3具有稳固固定轴类工件7的效果。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所述固件槽4为类U型槽,所述固件槽4包括底板41、相对分布在所述底板41两边的第一夹板42和第二夹板43,所述第一夹板42下部设有第一凸起44,所述第一凸起44靠近所述盘式铣刀1的一侧设有第一凹槽45,所述第二夹板43下部设有第二凸起46、上部设有第三凸起47,所述第二凸起46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45匹配的第二凹槽48,第一凸起44和第二凸起46可更稳固的固定轴类工件7,减小轴类工件7可上下移动的范围,第一凹槽45和第二凹槽48可卡住轴类工件7的台阶,避免轴类工件7发生前后的移动。进一步地,所述夹具还包括固定座5,所述固定座5为四方框结构,所述固定座5固定在车床上,所述固件槽4设置在所述固定座5内部,所述气缸31设置在所述固定座5的外顶部,所述固定板32设置在所述固定座5内部,所述气缸31的活塞杆活动穿过所述固定座5的顶部与所述固定板32连接,固定座5的设置使夹具内的部件形成统一的结构整体。进一步地,所述夹具还包括底座6,所述底座6设置在所述固定座5的内底部,所述固件槽4固定在所述底座6上,底座6的高低可调整固件槽4的高低,可根据需要设置底座6的高度。尽管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专利技术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车床完成工件铣加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至少一对盘式铣刀(1),其设置在车床的主轴(2)上,一对盘式铣刀(1)相对设置;/n夹具,其包括气动定位组件(3)和至少一个固件槽(4),一个固件槽(4)与一对盘式铣刀(1)相对设置,一个工件(7)放置在一个固定槽内后由所述气动定位组件(3)进行固定,最后由相对设置的一对盘式铣刀(1)进行铣加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车床完成工件铣加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对盘式铣刀(1),其设置在车床的主轴(2)上,一对盘式铣刀(1)相对设置;
夹具,其包括气动定位组件(3)和至少一个固件槽(4),一个固件槽(4)与一对盘式铣刀(1)相对设置,一个工件(7)放置在一个固定槽内后由所述气动定位组件(3)进行固定,最后由相对设置的一对盘式铣刀(1)进行铣加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车床完成工件铣加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定位组件(3)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固定的气缸(31)、固定板(32)、至少一个定位柱(33),一个定位柱(33)与一个固件槽(4)对应,所述气缸(31)的活塞杆上下伸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车床完成工件铣加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件槽(4)为类U型槽,所述固件槽(4)包括底板(41)、相对分布在所述底板两边的第一夹板(42)和第二夹板(4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砚锋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三叶机电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