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冷隧道的低温进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6421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8 2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冷隧道的低温进料装置,涉及食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上设置有预冷箱,所述预冷箱的两端开设有进料口与出料口,所述预冷箱内的顶部设置有制冷管,位于所述传送带的出料端设置有下料架,所述下料架的顶部设置有下料板,所述下料板远离所述传送带的端部向下倾斜,所述下料板的表面开设有若干落水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大大减小了投料时空气的湿度,提升产品最终速冻的效果。

A low temperature feeding device for precooled tun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冷隧道的低温进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食品加工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冷隧道的低温进料装置。
技术介绍
食品加工,是指直接以农、林、牧、渔业为原料进行的谷物磨制、饲料加工、植物油和制糖加工、屠宰及肉类加工、水产品加工,以及蔬菜、水果和坚果等食品的加工活动,是广义的农产品加工业类型。速冻隧道是食品加工过程中常用的设备,可以实现连续性速冻工作,提高生产效率,可以有效、经济地冻结放置在速冻机内部的多种产品,如各种形状的肉、鱼、虾、丸子、蔬菜以及调理食品等,通常食品进入至速冻隧道前需进入至预冷隧道内进行预冷以保证速冻效果,由于食品温度较高且具有大量热水蒸气,因此会造成预冷隧道内部产生液化水,甚至结霜并依附在食品表面,影响正常的速冻工作,影响最终产品的品质。因此需要提出一个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冷隧道的低温进料装置,其减少了进入到预冷隧道内食品表面的湿度,提升速冻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预冷隧道的低温进料装置,包括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上设置有预冷箱,所述预冷箱的两端开设有进料口与出料口,所述预冷箱内的顶部设置有制冷管,位于所述传送带的出料端设置有下料架,所述下料架的顶部设置有下料板,所述下料板远离所述传送带的端部向下倾斜,所述下料板的表面开设有若干落水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煮制完成的物料放置于传送带的一端,在传送带的作用下,物料进入到预冷箱中进行预冷,其产生的水蒸气预冷液化,物料经过预冷箱后从传送带落入到下料板的表面,物料从下料板进入到预冷隧道,且有水蒸气液化而成的水通过下料板表面的落水口落下,对物料起到过滤作用,减少了进入到预冷隧道内的热气与水分,保证了对物料的速冻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料板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下料架,所述下料架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下料板往复上下运动的升降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物料落入到下料板时,通过升降机构驱动下料板往复上下运动,使得粘连在物料表面的水分能够脱离物料从落水口落下,进一步减小进入到预冷隧道内的水分,且能够将粘连在一起的物料进行疏散,提升物料的速冻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料架开设有贯穿其顶部呈竖直设置的滑动槽,所述下料板的底部设置有滑动连接于所述滑动槽内的滑动杆,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水平开设于所述下料架底部并贯穿其一个侧壁的滑槽,所述滑槽的端部连通于所述滑动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端部呈朝向所述滑动杆的斜面,所述滑动杆的底端为抵接于所述滑杆底端的斜面,位于所述下料架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滑杆往复运动的驱动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工作时,驱动组件驱动滑杆在滑槽内往复运动,滑杆往复运动的同时,通过其端部抵紧于滑动杆的底端斜面,同时带动滑杆在滑动槽内上下往复运动,从而带动下料板进行往复上下运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动杆与用于驱动所述转动杆的电机,所述转动杆上固定连接有偏心轮,所述偏心轮的圆周侧壁抵紧于所述滑杆伸出所述滑槽的端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驱动偏心轮转动,偏心轮的圆周侧壁抵紧于滑杆的端部,在滑动杆与下料板自身重力的共同作用下,带动滑杆沿着滑槽往复运动,以带动下料板往复升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送带的表面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条导水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物料进入到预冷箱内时,其水蒸气遇冷液化后形成的水进入到导水槽内,避免水从传送带的两侧落下,浪费水资源的同时影响周围工作环境。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料架的顶部开设有集水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物料从传送带落到下料板后,液化的水从下料板落下口进入到积水槽内,便于工作人员对其收集进行回收利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预冷箱内的顶部且位于进料口的一端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呈竖直设置且垂直于所述传送带的传输方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对进入预冷箱内的物料拨动均匀,从而提升对物料的预冷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板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平行于所述挡板的抵接板,所述抵接板底部的朝向所述预冷箱的出料口倾斜,所述挡板朝向所述预冷箱出料口的侧壁设置有水平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与所述抵接板朝向所述预冷箱出料口的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物料经过抵接板时,使其发生转动使得弹簧发生压缩,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抵接板反向转动,使得抵接板反复拍打物料,使得物料更加均匀。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设置预冷箱对物料进行预冷,使得水蒸气提前进行液化并通过升降机构减少物料表面的水分,提升最终的速冻效果;2.通过设置倾斜的下料板,物料进入到预冷隧道釜前,液化的水通过落水口进入到集水槽内,减少进入到预冷隧道内的水的同时,便于对产生的水进行回收再利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部分结构的剖面示意图,主要用于表现升降机构。图3是本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表现驱动组件。图4是图1中预冷箱的剖面示意图。图中,1、传送带;2、预冷箱;3、进料口;4、出料口;5、制冷管;6、下料架;7、下料板;8、落水口;9、升降机构;10、滑动槽;11、滑动杆;12、滑槽;13、驱动组件;14、转动杆;15、电机;16、偏心轮;17、导水槽;18、集水槽;19、挡板;20、抵接板;21、固定板;22、弹簧;23、滑杆;24、连接杆;25、连接槽;26、转动底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预冷隧道的低温进料装置,包括传送带1与下料架6,传送带1上安装有预冷箱2,预冷箱2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进料口3与出料口4,预冷箱2内的顶部安装有制冷管5,下料架6位于传送带1的出料端,下料架6的顶部设置有下料板7,其远离传送带1的端部向下倾斜且其最高端低于传送带1的上端面,下料板7的表面开设有若干落水口8。煮制完成物料从传送带1的一端进入到预冷箱2内时,其产生的热气预冷液化,当物料离开预冷箱2落至下料板7时,产生的水分经过落水口8落下,物料最终进入到预冷隧道内,减少了进入到预冷隧道的热气与水分,提升对物料的速冻效果。参照图1,下料板7的四个边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竖直的连接杆24,所述下料架6顶部的四个边角开设有供所述连接杆24滑动连接的连接槽25,下料架6设置有用于控制下料板7往复上下运动的升降机构9。参照图2,下料架6的两侧中端均开设有贯穿其顶部呈竖直设置的滑动槽10,下料板7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动连接于滑动槽10内的滑动杆11,升降机构9包括水平开设于下料架6底部位于滑动槽10下方并贯穿其一个侧壁的两个滑槽12,滑槽12的底端部连通于滑动槽10,滑槽12内滑动连接有滑杆23,滑杆23的端部呈朝向滑动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冷隧道的低温进料装置,包括传送带(1),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1)上设置有预冷箱(2),所述预冷箱(2)的两端开设有进料口(3)与出料口(4),所述预冷箱(2)内的顶部设置有制冷管(5),位于所述传送带(1)的出料端设置有下料架(6),所述下料架(6)的顶部设置有下料板(7),所述下料板(7)远离所述传送带(1)的端部向下倾斜,所述下料板(7)的表面开设有若干落水口(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冷隧道的低温进料装置,包括传送带(1),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1)上设置有预冷箱(2),所述预冷箱(2)的两端开设有进料口(3)与出料口(4),所述预冷箱(2)内的顶部设置有制冷管(5),位于所述传送带(1)的出料端设置有下料架(6),所述下料架(6)的顶部设置有下料板(7),所述下料板(7)远离所述传送带(1)的端部向下倾斜,所述下料板(7)的表面开设有若干落水口(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冷隧道的低温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板(7)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下料架(6),所述下料架(6)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下料板(7)往复上下运动的升降机构(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冷隧道的低温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架(6)开设有贯穿其顶部呈竖直设置的滑动槽(10),所述下料板(7)的底部设置有滑动连接于所述滑动槽(10)内的滑动杆(11),所述升降机构(9)包括水平开设于所述下料架(6)底部并贯穿其一个侧壁的滑槽(12),所述滑槽(12)的端部连通于所述滑动槽(10),所述滑槽(12)内滑动连接有滑杆(23),所述滑杆(23)的端部呈朝向所述滑动杆(11)的斜面,所述滑动杆(11)的底端为抵接于所述滑杆(23)底端的斜面,位于所述下料架(6)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滑杆(23)往复运动的驱动组件(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戈吴超袁军王惠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川沁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