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电子绿植养护装置,养护台以储水箱为主体。将所需养护植物连花盆放置在养护台上,湿度传感器从花盆上方插入土壤中。利用养护台上的网栅将花盆底部流出的水过滤回收,且通过太阳能板收集太阳能,最大限度的利用环境中的自然光。养护装置可在无人管护状态下长期照顾绿植;也可在手机app中选择设定湿度、光照强度,当湿度传感器和光强传感器采集数据,通过WIFI模块反馈到手机,手机app上会相应提示需要浇水或需要补光,点击相应按键即可远程控制装置进行浇水、补光。子养护台满足一个装置养护多个绿植的需求,且可根据绿植数目来调整子养护台数目。装置具有结构简单,续航周期长的特点。
An intelligent electronic green plant maintenance device based on Internet of th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电子绿植养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植物养护智能技术,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电子绿植养护装置。
技术介绍
室内绿植因人们的个人喜好及其装饰作用,存在于各种公共场合、私人空间;盆栽绿植以其多样的种颜色和小巧的外观,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如多肉植物,文竹,天竺葵、君子兰等。但是现在人们生活节奏过快,学习工作忙碌,养护打理盆栽绿植的时间会相应的减少。很有可能造成植物长势不良,甚至枯萎。现有公开发表的技术文献,专利CN204409063U中采用上置水箱,利用滴灌的方式为养护的绿植浇水,其存在储水量少,水箱不好安置的问题,且该专利利用电热丝来调定温度,消耗能源较大,在无外接能源的情况下该装置的工作时间较短,会导致该装置无法达到无人监管时长期照顾绿植的养护。在专利CN105393831A中顶部设置的太阳能板会遮挡一部分光照,而利用遮挡的这部分光照再转化成电能为植物提供光照,期间还有较多的能量损失。且上述两个同类型专利均采用养护装置与花盆一体式设计,这导致将养护目标绿植移栽到装置上的不方便,且不利于更换所需养护绿植。上述两个同类型装置还存在一个装置只能养护一个绿植,使用成本较高,没有自动养护及远程遥控监护等功能,且不能满足养多个绿植的人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避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电子绿植养护装置,该绿植养护装置具有结构简单、能耗低,工作时间长,适用性强,外形美观的特点。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支架、玻璃灯罩、植物补光灯、湿度传感器、网栅、橡胶垫、储水箱、WIFI模块、光照控制模块、湿度控制模块、子养护台接口、太阳能板接口、电池、水泵、交互台、光强传感器、导水管、养护台和子养护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护台以储水箱为主体,养护台为圆柱形结构,养护台上部圆心处开设80mm的孔,用来铺设网栅,沿网栅周围的养护台面上圆环部分铺设橡胶垫,WIFI模块、光照控制模块和湿度控制模块分别位于养护台下面,放置在储水箱下部隔开的空间内;支架固定在养护台上,玻璃灯罩和植物补光灯位于支架的横杆下部,光强传感器固连在支架的横杆上部,湿度传感器从花盆上方插入土壤中;所述交互台位于养护台侧面,交互台上分别设置有子养护台接口、太阳能板接和电池;当湿度传感器和光强传感器采集数据,通过WIFI模块反馈到手机,手机上会相应提示需要浇水或需要补光,点击相应按键即可远程控制装置进行浇水或补光。所述水泵放置在储水箱内,水泵将储水箱中的水通过导水管引至玻璃灯罩上方,使水流沿玻璃灯罩外沿流下,以滴灌的方式对植物进行浇水,且设定流量为每分钟15ml。所述交互台上设有两个子养护台接口,子养护台接口连接子养护台,可同时照顾多个绿植。有益效果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电子绿植养护装置,利用网栅将花盆底部流出的水过滤回收,且通过太阳能板收集太阳能,使得本装置续航周期长的特点。装置上部结构简单,遮挡少,最大限度的利用环境中的自然光。子养护台满足一个装置养护多个植物的需求,且可根据要求绿植数目来调整子养护台数目。花盆不与装置连结在一起,可将买来的绿植直接连带花盆放置在装置上,省去了移植绿植至装置上的不便,且方便于更换需要养护的绿植。本技术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电子绿植养护装置,使用时,将所需养护植物连花盆放置在养护台上,湿度传感器从花盆上方插入土壤中。在手机app中选择设定湿度、光照强度,当湿度传感器和光强传感器采集数据,通过WIFI模块反馈到手机,手机app上会相应提示需要浇水或需要补光,点击相应按键即可远程控制装置进行浇水、补光。当在手机app选择浇水操作时,WIFI模块将接受到信息传递至湿度控制模块,湿度控制模块控制水泵抽取储水箱中的水,通过导水管至玻璃灯罩上,使水沿着玻璃灯罩外沿流下。当在手机app选择浇水操作时,WIFI模块将接受到信息传递至光照控制模块,光照控制模块控制植物补光灯点亮为植物补光。绿植养护装置具有结构简单、能耗低,续航周期长,适用性强,外形美观的特点。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电子绿植养护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电子绿植养护装置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电子绿植养护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电子绿植养护装置主要参数视图。图4为本技术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电子绿植养护装置的子养护台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电子绿植养护装置使用状态示意图。图中1.支架2.玻璃灯罩3.植物补光灯4.湿度传感器5.网栅6.橡胶垫7.储水箱8.WIFI模块9.光照控制模块10.湿度控制模块11.子养护台接口12.太阳能板接口13.电池14.水泵15.交互台16.光强传感器17.导水管18.养护台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电子绿植养护装置。参阅图1~图5,本实施例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电子绿植养护装置,由支架1、玻璃灯罩2、植物补光灯3、湿度传感器4、网栅5、橡胶垫6、储水箱7、WIFI模块8、光照控制模块9、湿度控制模块10、子养护台接口11、太阳能板接口12、电池13、水泵14、交互台15、光强传感器16、导水管17、养护台18和子养护台组成;养护台18以储水箱7为主体,养护台18成圆柱形结构,上部圆心处开设有80mm的圆孔,用来铺设网栅5,沿网栅周围的养护台18面上圆环部分铺设橡胶垫,WIFI模块8、光照控制模块9和湿度控制模块10分别位于养护台18下面,置于储水箱7下部隔开的空间内;支架1固定在养护台18上,玻璃灯罩2和植物补光灯3位于支架1上的横杆下部,光强传感器16固连在支架1上的横杆上部,湿度传感器从花盆上方插入土壤中。交互台15位于养护台18侧面,交互台15上分别设置有子养护台接口11、太阳能板接口12和电池13。选择浇水操作时,WIFI模块将接受到信息传递至光照控制模块9,光照控制模块9控制植物补光灯点亮,为植物补光。水泵15放置于储水箱7内,水泵14将储水箱中的水通过导水管引至玻璃灯罩2上方,使水流沿玻璃灯罩2外沿流下,以滴灌的方式对植物进行浇水,设定水流量为每分钟15ml。交互台15上设有两个子养护台接口11,子养护台接口11连接子养护台,可同时照顾多个绿植。操作方式使用前,在储水箱7中注满水。若有使用者长期离开,且切断电源,可预先为电池13充电,并通过太阳能板接口12连接太阳能板,将太阳能板置于光照相对充足的位置,为装置提供能量,延长装置续航时间。使用时,将所需养护植物连花盆放置在养护台18的橡胶垫上,防止外因造成的装置振动或碰撞到装置时,造成花盆滑移倾倒,使湿度传感器4从花盆上方插入土壤中。在手机app中选定需要照顾花的种类,设定湿度、光照强度,当湿度传感器4和光强传感器16采集数据,通过WIFI模块8反馈到手机,当采集数据低于设定值时,手机app上会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电子绿植养护装置,包括支架、玻璃灯罩、植物补光灯、湿度传感器、网栅、橡胶垫、储水箱、WIFI模块、光照控制模块、湿度控制模块、子养护台接口、太阳能板接口、电池、水泵、交互台、光强传感器、导水管、养护台和子养护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护台以储水箱为主体,养护台为圆柱形结构,养护台上部圆心处开设80mm的孔,用来铺设网栅,沿网栅周围的养护台面上圆环部分铺设橡胶垫,WIFI模块、光照控制模块和湿度控制模块分别位于养护台下面,放置在储水箱下部隔开的空间内;支架固定在养护台上,玻璃灯罩和植物补光灯位于支架的横杆下部,光强传感器固连在支架的横杆上部,湿度传感器从花盆上方插入土壤中;/n所述交互台位于养护台侧面,交互台上分别设置有子养护台接口、太阳能板接和电池;当湿度传感器和光强传感器采集数据,通过WIFI模块反馈到手机,手机上会相应提示需要浇水或需要补光,点击相应按键即可远程控制装置进行浇水或补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电子绿植养护装置,包括支架、玻璃灯罩、植物补光灯、湿度传感器、网栅、橡胶垫、储水箱、WIFI模块、光照控制模块、湿度控制模块、子养护台接口、太阳能板接口、电池、水泵、交互台、光强传感器、导水管、养护台和子养护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护台以储水箱为主体,养护台为圆柱形结构,养护台上部圆心处开设80mm的孔,用来铺设网栅,沿网栅周围的养护台面上圆环部分铺设橡胶垫,WIFI模块、光照控制模块和湿度控制模块分别位于养护台下面,放置在储水箱下部隔开的空间内;支架固定在养护台上,玻璃灯罩和植物补光灯位于支架的横杆下部,光强传感器固连在支架的横杆上部,湿度传感器从花盆上方插入土壤中;
所述交互台位于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男儿,卢小冬,李卓然,刘世雄,陈红进,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