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联合前处理清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63125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8 23:31
一种联合前处理清洗装置。涉及涂装设备,尤其涉及涂装前的预处理装置。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节省空间,降低成本的联合前处理清洗装置。包括棚体和喷淋系统,所述棚体的顶部中间设有滑孔,底部设有一对支撑架;所述进液主管通过支管连接一对副管,所述进液主管上设有喷淋控制阀一和喷淋控制阀二,所述喷淋控制阀一位于喷淋泵一和支管之间,所述喷淋控制阀二位于喷淋泵二和支管之间。所述棚体的底部中心设有积水斗,所述棚体的底部内壁设有一对对称设置的淌水板,一对淌水板位于积水斗的两侧,所述淌水板朝向积水斗倾斜。本发明专利技术方便加工,操作可靠。

A combined pretreatment and clean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联合前处理清洗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涂装设备,尤其涉及涂装前的预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涂装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涂装前对被涂物表面的处理、涂布工艺和干燥三个基本工序以及设计合理的涂层系统,选择适宜的涂料,确定良好的作业环境条件,进行质量、工艺管理和技术经济等重要环节。工件在涂装前需要预处理,一般工件采用连续通过式,不同的工艺需要不同的储液槽及喷淋系统,这满足于一般小型工件,同时场地足够大的公司。有些大型工件如果使用连续通过预处理方式,设备会很大,同样造价也很贵,设备使用的场地也很大,如场地受限就不能完成工件的已处理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节省空间,降低成本的联合前处理清洗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棚体和喷淋系统,所述棚体的顶部中间设有滑孔,底部设有一对支撑架;所述喷淋系统包括储液槽一、储液槽二、喷淋泵一、喷淋泵二、进液主管和一对进液副管,所述储液槽一和储液槽二分别设在棚体的底部、且位于一对支撑架之间,所述喷淋泵一的一端连通储液槽一,所述喷淋泵二的一端连通储液槽二,所述进液主管位于储液槽一和储液槽二之间,所述进液主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喷淋泵一和喷淋泵二;一对喷淋副管对称设在棚体的顶部内侧两端,所述喷淋副管的一端连通水平横管,另一端连通L形管,所述水平横管和L形管上分别设有若干喷嘴;所述进液主管通过支管连接一对副管,所述进液主管上设有喷淋控制阀一和喷淋控制阀二,所述喷淋控制阀一位于喷淋泵一和支管之间,所述喷淋控制阀二位于喷淋泵二和支管之间。所述棚体的底部中心设有积水斗,所述棚体的底部内壁设有一对对称设置的淌水板,一对淌水板位于积水斗的两侧,所述淌水板朝向积水斗倾斜。还包括倒T形回流管,所述回流管的中间部连通积水斗、两端分别连通储液槽一和储液槽二,所述回流管上设有回流控制阀一和回流控制阀二,所述回流控制阀一位于回流管的中间部和储液槽一之间,所述回流控制阀二位于回流管的中间部和储液槽二之间。所述棚体的两侧分别设有活动门。本专利技术在工作中,将工件置于喷淋棚体里,下方设有储液槽一和储液槽二(可设置多个工艺槽),每个工艺槽的喷淋泵出口有一个喷淋泵,按照工艺要求打开对应储液槽上的喷淋控制阀,关闭其他储液槽上的喷淋控制阀,打开喷淋泵,按照要求喷淋,喷淋沥水再到下一个工艺,直到完成预处理工作。本专利技术方便加工,操作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中1是棚体,2是滑孔,3是支撑架,4是储液槽一,5是储液槽二,6是喷淋泵一,7是喷淋泵二,8是进液主管,9是进液副管,91是水平横管,92是L形管,93是喷嘴,10是支管,11是喷淋控制阀一,12是喷淋控制阀二,13是积水斗,14是淌水板,15是回流管,16是回流控制阀一,17是回流控制阀二,18是活动门,19是工件。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如图1-2所示,包括棚体1和喷淋系统,所述棚体的顶部中间设有滑孔2(用于吊具穿过,吊具连接工件19),底部设有一对支撑架3;所述喷淋系统包括储液槽一4、储液槽二5、喷淋泵一6、喷淋泵二7、进液主管8和一对进液副管9,所述储液槽一和储液槽二分别设在棚体的底部、且位于一对支撑架之间,所述喷淋泵一的一端连通储液槽一,所述喷淋泵二的一端连通储液槽二,所述进液主管位于储液槽一和储液槽二之间,所述进液主管8的两端分别连接喷淋泵一和喷淋泵二;一对喷淋副管9对称设在棚体的顶部内侧两端,所述喷淋副管的一端连通水平横管91,另一端连通L形管92,所述水平横管和L形管上分别设有若干喷嘴93;所述进液主管通过支10管连接一对副管,所述进液主管上设有喷淋控制阀一11和喷淋控制阀二12,所述喷淋控制阀一位于喷淋泵一和支管之间,所述喷淋控制阀二位于喷淋泵二和支管之间。本专利技术在工作中,将工件置于喷淋棚体里,下方设有储液槽一和储液槽二(可设置多个工艺槽),每个工艺槽的喷淋泵出口有一个喷淋泵,按照工艺要求打开对应储液槽上的喷淋控制阀,关闭其他储液槽上的喷淋控制阀,打开喷淋泵,按照要求喷淋,喷淋沥水再到下一个工艺,直到完成预处理工作。本专利技术方便加工,操作可靠。所述棚体的底部中心设有积水斗13,所述棚体的底部内壁设有一对对称设置的淌水板14,一对淌水板位于积水斗的两侧,所述淌水板朝向积水斗倾斜。即淌水板位于积水斗的一侧低,这样,便于将喷淋过程中产生的槽液收集至积水斗内。还包括倒T形回流管15,所述回流管的中间部连通积水斗、两端分别连通储液槽一和储液槽二,所述回流管上设有回流控制阀一16和回流控制阀二17,所述回流控制阀一位于回流管的中间部和储液槽一之间,所述回流控制阀二位于回流管的中间部和储液槽二之间。通过设置回流管,便于对积水斗内的槽液进行回收利用;设置回流控制阀一和回流控制阀二,便于分别控制,使得槽液可靠进入相应的储液槽一和储液槽二。所述棚体的两侧分别设有活动门18。通过设置活动门,一方面,便于吊具从滑孔内经过棚体;另一方面,便于对棚体进行封闭,提高喷淋可靠性。本专利技术应用中,输送机将工件运送至喷淋棚体内,关上两头移动门,打开相应工艺喷淋控制阀和回流控制阀,打开工艺槽喷淋泵,将槽液打入喷淋主管,经过支管到喷淋副管再到喷嘴,槽液喷洗工件然后回流到积水斗,再回流到工艺槽内,在泵的作用下再次喷出清洗工件,清洗完毕后待槽液回流到储液槽内,关闭喷淋控制阀及回流控制阀。打开下个工艺的阀门同上操作,完成清洗工作。这样设计使用较少的场地及较小的设备完成大型工件的清洗工作,经济实惠,操作方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联合前处理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棚体和喷淋系统,所述棚体的顶部中间设有滑孔,底部设有一对支撑架;/n所述喷淋系统包括储液槽一、储液槽二、喷淋泵一、喷淋泵二、进液主管和一对进液副管,所述储液槽一和储液槽二分别设在棚体的底部、且位于一对支撑架之间,所述喷淋泵一的一端连通储液槽一,所述喷淋泵二的一端连通储液槽二,所述进液主管位于储液槽一和储液槽二之间,所述进液主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喷淋泵一和喷淋泵二;/n一对喷淋副管对称设在棚体的顶部内侧两端,所述喷淋副管的一端连通水平横管,另一端连通L形管,所述水平横管和L形管上分别设有若干喷嘴;/n所述进液主管通过支管连接一对副管,所述进液主管上设有喷淋控制阀一和喷淋控制阀二,所述喷淋控制阀一位于喷淋泵一和支管之间,所述喷淋控制阀二位于喷淋泵二和支管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联合前处理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棚体和喷淋系统,所述棚体的顶部中间设有滑孔,底部设有一对支撑架;
所述喷淋系统包括储液槽一、储液槽二、喷淋泵一、喷淋泵二、进液主管和一对进液副管,所述储液槽一和储液槽二分别设在棚体的底部、且位于一对支撑架之间,所述喷淋泵一的一端连通储液槽一,所述喷淋泵二的一端连通储液槽二,所述进液主管位于储液槽一和储液槽二之间,所述进液主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喷淋泵一和喷淋泵二;
一对喷淋副管对称设在棚体的顶部内侧两端,所述喷淋副管的一端连通水平横管,另一端连通L形管,所述水平横管和L形管上分别设有若干喷嘴;
所述进液主管通过支管连接一对副管,所述进液主管上设有喷淋控制阀一和喷淋控制阀二,所述喷淋控制阀一位于喷淋泵一和支管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海峰丁庆军马长森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奥尔斯特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