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米核壳结构溴氧化铋-钨酸铋可见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材料和可见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具体涉及一种纳米核壳结构溴氧化铋-钨酸铋可见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广泛应用于环境污染治理和能源转换领域,如污染物处理、抗菌、分解水、染料敏化太阳电池和去除二氧化碳。溴氧化铋由于其具有较合适的带隙(Eg≈2.8eV)、无毒和良好的化学稳定性,是一种极有发展潜力的可见光催化材料。溴氧化铋的光催化活性与其颗粒大小、形貌和内部结构有关。近年来,研究表明将TiO2、C3N4、Bi2S3、ZnFe2O4、Bi2O3、BiOI、AgBr、Bi2MoO6、BiOCl等具有与溴氧化铋能带结构匹配的半导体与溴氧化铋复合,可有效提高溴氧化铋的可见光催化性能。核-壳复合结构有利于光催化材料的光吸收性能、载流子迁移和光生电子-空穴的分离,且溴氧化铋-钨酸铋p-n异质结材料由于内部电场作用可更有效的提高溴氧化铋光生载流子的迁移。因此,纳米核-壳结构溴氧化铋-钨酸铋光催化材料的研究成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纳米核壳结构溴氧化铋-钨酸铋可见光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粉末状纳米核壳结构的溴氧化铋-钨酸铋,其溴氧化铋核直径50-90nm,钨酸铋壳厚4-8nm,应用两步溶剂热法制得,制备方法是以乙二醇-乙醇混合液为溶剂,先用五水硝酸铋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反应,生成纳米溴氧化铋微球,再加入钨酸钠,钨酸钠与溴氧化铋微球表面反应后得到溴氧化铋-钨酸铋淡黄色沉淀物,将沉淀物洗涤、干燥后即得纳米核壳结构的溴氧化铋-钨酸铋可见光催化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核壳结构溴氧化铋-钨酸铋可见光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粉末状纳米核壳结构的溴氧化铋-钨酸铋,其溴氧化铋核直径50-90nm,钨酸铋壳厚4-8nm,应用两步溶剂热法制得,制备方法是以乙二醇-乙醇混合液为溶剂,先用五水硝酸铋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反应,生成纳米溴氧化铋微球,再加入钨酸钠,钨酸钠与溴氧化铋微球表面反应后得到溴氧化铋-钨酸铋淡黄色沉淀物,将沉淀物洗涤、干燥后即得纳米核壳结构的溴氧化铋-钨酸铋可见光催化剂。
2.一种纳米核壳结构溴氧化铋-钨酸铋可见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步骤如下:首先称取一定质量的五水硝酸铋,通过磁力搅拌充分溶解在乙二醇溶剂中,得到溶液A;称取一定质量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通过磁力搅拌充分溶解在乙醇溶剂中,得到溶液B;将溶液B滴入溶液A中,磁力搅拌均匀,将此混合液在160℃下加热12小时,得到含有淡黄色溴氧化铋核沉淀的混合溶液;其次,将一定质量的二水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金云,余奇,刘雨琳,龙飞,王燕舞,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