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消炎镇痛作用的冲击波治疗新型耦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耦合剂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消炎镇痛作用的冲击波治疗新型耦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体外冲击波(extracorporealshockwave,ESW)是一种可传递能量的声波,并且较超声波具有更多的特性,通过其机械效应、空化效应和热效应作用于人体组织。如治疗时冲击波通过治疗探头和耦合剂将声波能量传至人体内的目标细胞,再通过治疗探头的定位和移动,可作用于人体疼痛发生较广泛的区域,治疗区域广泛,操作简单,风险小,无副作用,能对肌筋膜疼痛综合症、椎间盘疾患、坐骨神经痛、脊柱异常、颈肩痛等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有的耦合剂一是起润滑作用,减小探头面与皮肤之间的摩擦;二是充填治疗探头与病人皮肤之间的空隙,不使这些空隙间的微量空气影响声波的穿透;三是通过耦合剂的“过渡”作用,使探头与皮肤之间的声阻抗差减小,从而减小声波能量在此界面的反射损失。但并不具有治疗作用。经皮给药能够避免口服给药和静脉注射等传统方式带来的诸多弊端,其优势在于增加了病人的依从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消炎镇痛作用的冲击波治疗新型耦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剂采用载药透明质酸纳米微乳,所述载药透明质酸纳米微乳中载有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消炎镇痛作用的冲击波治疗新型耦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剂采用载药透明质酸纳米微乳,所述载药透明质酸纳米微乳中载有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消炎镇痛作用的冲击波治疗新型耦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药透明质酸纳米微乳的制备方法为:
(1)将透明质酸和N-N’环己基碳化二亚胺分别溶于磷酸盐缓冲溶液(pH=7.3-7.4)中,溶液混合搅拌2-5h,形成A溶液,其中所述透明质酸和N-N’环己基碳化二亚胺的摩尔比为1:1-1.2;
(2)制备含有甘油单硬脂酸酯的丙酮溶液,形成B溶液;
(3)使用蠕动泵将所述A溶液按1滴/秒的速度,逐滴加入到B溶液中,且所述透明质酸与甘油单硬脂酸酯的摩尔比为1:1-1.5,32-38℃反应10-14h,离心取沉淀,透析纯化后冻干,形成HA-GMS粉末;
(4)取所述HA-GMS粉末和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按质量比1:1-2溶于去离子水中,形成C溶液,再将吐温-80、D-α-生育酚聚乙二醇1000琥珀酸酯顺序滴入所述C溶液中,磁力搅拌至混匀,超声20-40s,形成包裹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透明质酸纳米微球溶液,然后再缓慢滴入海藻糖分散剂,继续搅拌20-40min,低温超声3-7min,得到所述载药透明质酸纳米微乳。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消炎镇痛作用的冲击波治疗新型耦合剂,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更彦,梁伟,邢更妹,
申请(专利权)人:邢更彦,郝霜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