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癌性疼痛的痈块消膏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痈块消膏包括乳香5‑15份、没药5‑15份、桃仁5‑15份、川乌头5‑15份、白芷5‑15份、威灵仙5‑15份、小茴香5‑15份、木香5‑15份、山慈菇5‑15份、全蝎5‑15份、元胡5‑15份、羌活5‑15份、川穹5‑15份。其制备方法为将各原料先粉碎、熬制,然后再进行厌氧发酵,即得。本痈块消膏采用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外用贴敷,可以有效治疗癌性疼痛,治疗有效率达91.57%,效果明显优于非阿片类镇痛药和阿片类镇痛药,且不会使患者产生依赖性和成瘾性。
Carbuncle block Xiaogao and its prepar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cancer pa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治疗癌性疼痛的痈块消膏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癌性疼痛的痈块消膏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癌性疼痛一般是指由肿瘤直接引起的疼痛,肿瘤侵犯或压迫神经根、神经干、神经丛或神经;侵犯脑和脊髓;肿瘤侵犯骨膜或骨骼;侵犯实质性脏器及空腔性脏器;侵犯或堵塞脉管系统;肿瘤引起局部坏死、溃疡、炎症等;在上述情况下均可导致严重的疼痛。癌性疼痛具有以下症状体征:①癌性内脏痛的基本原因是由于肿瘤的直接侵蚀或压迫;②疼痛常伴有其他部位的牵涉痛;③疼痛部位大多不太明确,范围较广泛;④疼痛常可引发较强的自主神经反射和骨骼肌痉挛。癌性疼痛根据疼痛性质的不同,分为气滞血瘀、痰浊凝聚、热毒蕴结、风寒凝滞、脾虚寒凝不同证型。其治疗方法分为药物治疗和外科治疗,癌性疼痛一般以药物治疗为主,手术治疗往往需要结合病人的总体身体状况及生存期考虑。目前的治疗方法多以止疼改善症状为主,临床多采用“三阶梯疗法”,①第一阶梯―非阿片类镇痛药:用于轻度癌性疼痛患者,主要药物有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等,可酌情应用辅助药物。②第二阶梯―弱阿片类镇痛药:用于当非阿片类镇痛药不能满意止痛时或中度癌性疼痛患者,主要药物有可待因,一般建议与第一阶梯药物合用,因为两类药物作用机制不同,第一阶梯药物主要作用于外周神经系统,第二阶梯药物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二者合用可增强镇痛效果。根据需要也可以使用辅助药。③第三阶梯―强阿片类镇痛药:用于治疗中度或重度癌性疼痛,当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药物疗效差时使用,主要药物为吗啡,也可酌情应用辅助药物。但是这类镇痛药在长期使用中会使病人产生依赖性和成瘾性。并且药物花费高昂,如果长期使用,一般收入家庭无法承担。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癌性疼痛的痈块消膏及其制备方法,本痈块消膏采用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外用贴敷,可以有效治疗癌性疼痛,治疗有效率达91.57%,效果明显优于非阿片类镇痛药和阿片类镇痛药,且不会使患者产生依赖性和成瘾性。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治疗癌性疼痛的痈块消膏,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乳香5-15份、没药5-15份、桃仁5-15份、川乌头5-15份、白芷5-15份、威灵仙5-15份、小茴香5-15份、木香5-15份、山慈菇5-15份、全蝎5-15份、元胡5-15份、羌活5-15份、川穹5-15份。优选地:一种用于治疗癌性疼痛的痈块消膏,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乳香10份、没药10份、桃仁10份、川乌头10份、白芷10份、威灵仙10份、小茴香10份、木香10份、山慈菇10份、全蝎10份、元胡10份、羌活10份、川穹10份。优选地:所述川乌头的制备方法为:将新鲜的生川乌用凉水浸漂,每日换水2-3次,漂至口尝近稍留麻辣感时取出,并与甘草、黑豆一起加水煎煮至川乌内无白心,然后除去甘草和黑豆,晾晒、闷润后切片,将所述切片晒干即得。进一步地:所述川乌、甘草、黑豆的重量比为20:1:2。进一步地:所述切片的含水量为5-10wt%。生川乌毒性极强,不仅与品种、采集时间有关,更与炮制、煎煮等有关,不同的炮制工艺所得到的川乌头毒性差别很大,炮制过程中生物碱含量可损失81.3%,不同地区附片毒性测定可相差8倍之多,若炮制不得当,会使使用者中毒,中毒量可使犬心动过速、室性纤维颤动、扑动;疲劳、出血、饥饿的动物毒性可减弱,交感神经系统机能亢进者易中毒。一种制备所述痈块消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所述乳香、没药、桃仁、白芷、威灵仙、小茴香、木香、山慈菇、全蝎、元胡、羌活、川穹分别清洗后烘干至含水量为5-10%,然后混合得混合物料;(2)将所述川乌头加入所述混合物料后进行破碎,得混合粉料;(3)向所述混合粉料中加水进行熬制,直至含水量不大于20wt%,得糊剂;(4)将所述糊剂在常温条件下厌氧发酵2-4个月,即得所述痈块消膏。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混合料粉的颗粒细度不小于200目。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熬制为先用大火加热至沸腾,再用50-60℃的小火进行熬制。乳香,中药名,又称熏陆香、马尾香、乳头香、塌香、天泽香、摩勒香,为橄榄科植物乳香树BoswelliacarteriiBirdw及同属植物BoswelliabhaurdajianaBirdw树皮渗出的树脂。乳香性温,味辛苦,用于调气活血、定痛、追毒,治气血凝滞、心腹疼痛、痈疮肿毒、跌打损伤、痛经、产后瘀血刺痛,有较显著的镇痛作用,以乳香为首味药的子宫丸比多种抗菌素有更强烈的抑菌作用,且能有效地杀灭滴虫。没药为橄榄科植物没药树CommiphoramyrrhaEngl.或爱伦堡没药树的胶树脂,又名末药(《纲目》)、明没药等。主治胸腹瘀痛、痛经、经闭、癥瘕、跌打损伤、痈肿疮疡、肠痈、目赤肿痛。有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等功效,活血化瘀药。川乌头(学名:AconitumcarmichaeliDebx)又名:川乌、乌喙、奚毒、、即子、鸡毒、毒公、耿子、乌头等,性味:辛;苦;热;大毒,其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止痛。主风寒湿痹、关节疼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头风头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跌打瘀痛、阴疽肿毒,并可用于麻醉止痛。威灵仙,又名百条根、老虎须、铁扇扫、铁脚威灵仙、铁角威灵仙、铁脚灵仙、铁脚铁线莲等,本品为毛茛科植物威灵仙ClematischinensisOsbeck、棉团铁线莲ClematishexapetalaPall.或东北铁线莲ClematismanshuricaRupr.的干燥根及根茎。具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的功效。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骨哽咽喉等疾病。小茴香,又名怀香、怀香籽、香丝菜、茴香子、谷香,小茴香开胃进食、理气散寒、有助阳道。主:中焦有寒、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部冷痛、疝气疼痛、睾丸肿痛;脾胃气滞、脘腹胀满作痛。《本草汇言》记载“茴香为温中快气之药”;《唐本草》中也有记载“茴香善主一切渚气,为温中散寒、立行渚气之要品”。《中国典》载有茴香制剂是常用的健胃,散寒,行气,止痛药。茴香烯能促进骨髓细胞成熟和释放入外周血液,有明显的升高白细胞的作用,主要是升高中性粒细胞,可用于白细胞减少症。木香(RadixAucklandiae)是菊科植物云木香和川木香的通称。又名广木香、木香、蜜香、青木香、五木香、南木香,属菊科风毛菊属,主治邪气、辟毒疫温鬼,强志、主淋露,久服不梦寤魇寐(《本经》)。消毒、杀鬼精物、温疟蛊毒、气劣气不足、肌中偏寒、引药之精(《别录》)。治心腹一切气、膀胱冷痛、呕逆反胃、霍乱泄泻痢疾、健脾消食、安胎(大明)。九种心痛、积年冷气、癖症块胀痛、壅气上冲、烦闷羸劣、女人血气刺心、痛不可忍、末酒服之(甄权)。散滞气、调诸气、和胃气、泄肺气(元素)。行肝经气,煨熟、实大肠(震亨)。治冲脉为病、逆气里急、主脬渗小便秘(好古)。山慈菇,中药名。为兰科植物杜鹃兰、独蒜兰或云南独蒜兰的干燥假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治疗癌性疼痛的痈块消膏,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n乳香5-15份、没药5-15份、桃仁5-15份、川乌头5-15份、白芷5-15份、威灵仙5-15份、小茴香5-15份、木香5-15份、山慈菇5-15份、全蝎5-15份、元胡5-15份、羌活5-15份、川穹5-15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治疗癌性疼痛的痈块消膏,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乳香5-15份、没药5-15份、桃仁5-15份、川乌头5-15份、白芷5-15份、威灵仙5-15份、小茴香5-15份、木香5-15份、山慈菇5-15份、全蝎5-15份、元胡5-15份、羌活5-15份、川穹5-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痈块消膏,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乳香10份、没药10份、桃仁10份、川乌头10份、白芷10份、威灵仙10份、小茴香10份、木香10份、山慈菇10份、全蝎10份、元胡10份、羌活10份、川穹1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痈块消膏,其特征在于,所述川乌头的制备方法为:将新鲜的生川乌用凉水浸漂,每日换水2-3次,漂至口尝近稍留麻辣感时取出,并与甘草、黑豆一起加水煎煮至川乌内无白心,然后除去甘草和黑豆,晾晒、闷润后切片,将所述切片晒干即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痈块消膏,其特征在于,所述川乌、甘草、黑豆的重量比为20:1: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痈块消膏,其特征在于,所述切片的含水量为5-10wt%。
6.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志强,宋兵虎,张晨红,王钰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西联盟肿瘤医学研究院普通合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