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软膏剂,组成包括紫苏或其提取物、基质,并以紫苏或其提取液作为产品中针对主症起主要治疗作用的活性组份。该软膏剂天然无刺激,特别适合婴幼儿、儿童用于皮肤瘙痒、蚊虫叮咬、湿疹、肿痛、青春痘等症。
A kind of ointment and its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膏剂及其用途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药物搽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用软膏剂。
技术介绍
紫苏是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具有特异的芳香,叶片多皱缩卷曲,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圆形。紫苏叶能散表寒,发汗力较强,用于风寒表症,见恶寒、发热、无汗等症,常配生姜同用。也可用于感冒风寒,发热恶寒,头痛鼻塞,兼见咳嗽或胸闷不舒者;用于脾胃气滞,胸闷,呕吐之证;用于进食鱼蟹而引起的腹痛、吐泻等。现有技术公开了多种添加紫苏成分的加工制品,如保健品、食品、香料、药剂等。但鲜有关于添加紫苏成分的用于皮肤瘙痒、蚊虫叮咬、湿疹、肿痛等症的药剂报到。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瘙痒剧烈的一种皮肤炎症反应,治疗较为棘手,单纯西药疗效不够满意,如大多数患者常用含有激素成分的外用药膏、药水涂抹,副作用大,一旦停药,就会反复发作,甚至造成病情进一步恶化。此外,夏季蚊虫叮咬频繁发生,皮肤常有皮肤瘙痒、蚊虫叮咬瘙痒或肿痛等发生,特别是婴幼儿皮肤娇嫩,需避免使用含有刺激性或副作用个药剂。因此,研发一种无任何激素添加的纯天然皮肤瘙痒、蚊虫叮咬、湿疹、肿痛用外用搽剂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膏剂,该软膏剂天然无刺激,特别适合婴幼儿、儿童用于皮肤瘙痒、蚊虫叮咬、湿疹、肿痛、青春痘等症。本
技术实现思路
(包括权利要求书)的“紫苏或其提取物”后接“与”、“和”,或接“、”,都表示“紫苏或其提取物”取一种与后文记载的内容的关系是“与”、“和”,或并列关系(、)。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软膏剂,组成包括紫苏或其提取物、基质,并以紫苏或其提取液作为产品中针对主症起主要治疗作用的活性组份。以上所述活性组份,是指在软膏剂产品中发挥治疗作用的部分;所述“主症起主要治疗作用的组份”,是采用中医药君臣佐使配伍理论而言,在该理论中,君药即为针对主症起主要治疗作用的组份。当然,本专利技术所述用途并不限于以中药配伍的形式,只要在产品的成分中对产品的主要功效具有主要贡献作用,即为上述“主症起主要治疗作用的组份”。进一步地,紫苏或其提取物占产品中对主症起主要治疗作用的活性组份总质量的50%以上。进一步地,所述软膏剂中活性组份还包括茶油;进一步地,紫苏或其提取物与茶油的总和占产品中活性组份总质量的50%以上。进一步地,所述紫苏提取物为紫苏叶汁或紫苏叶提取液,所述紫苏为粉碎的紫苏叶;紫苏或紫苏提取物与茶油的质量比为以紫苏或紫苏提取物中的紫苏叶汁与茶油的质量比为(80-120):(35-55)计,进一步以(95-105):(40-50)计。进一步地,所述软膏剂为乳剂型基质的乳膏剂,乳膏剂的基质为硬脂酸、卡波姆或水溶性基质。软膏剂也可以是其他基质的软膏剂,如水溶性基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软膏剂,包括以下以质量份计的组分:紫苏或紫苏提取物以其中紫苏叶汁质量计80~120份、茶油35~55份、卡波姆2.5~3份、防腐剂0.5~0.9份、蓖麻油0.85~0.10份、双丙甘醇2.5~3份、三乙醇胺0.025~0.030份。进一步地,软膏剂中卡波姆的含量为1-1.25%,药用乙醇的含量为10-20%,茶油含量为25-33%。进一步地,所述防腐剂为苯氧乙醇和尼泊金甲酯,苯氧乙醇为0.4~0.5质量份,尼泊金甲酯为0.25~0.35质量份。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紫苏软膏剂的制备方法,按照配配方量将各组分混合均匀即可。制备时,各配方物料的添加顺序没有严格限制,出于减少添加量较少的物料因粘附容器壁等带来的损失,和添加量较少的物料或固体物料在整体混合物中充分混合均匀的目的,最好按照一下方法中的顺序添加,并最好将双丙甘醇、苯氧乙醇、尼泊金甲酯混合溶解呈独立的混合液再添加。因此,所述乳膏剂的制备方法优选如下:按照配方量,将茶油与卡波姆混合均匀,然后加入紫苏提取液搅拌均匀,再加入蓖麻油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将双丙甘醇、防腐剂混合溶解后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倒入所述混合物中,搅拌均匀后加入三乙醇胺,搅拌均匀。或按照配方量,将茶油与卡波姆混合均匀,将双丙甘醇、防腐剂混合溶解后得到混合液,将所得混合液与紫苏提取液混合均匀后一起加入混匀的茶油与卡波姆中,再加入蓖麻油和三乙醇胺混合均匀。将茶油与卡波姆混合时,最好先将茶油加入容器中,以免卡波姆粘附容器壁造成损失。此外,搅拌的时间应该以搅拌至质地细腻均匀,无颗粒为准。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的软膏剂在制备用于皮肤瘙痒和/或湿疹和/或青春痘的产品中的用途。所述产品可以是药物,保健品,也可以是允许具有相关功效的外用化妆品、消毒产品、保健品和药品等,具有治疗或缓解皮肤瘙痒、蚊虫叮咬、湿疹、青春痘等症功效。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紫苏或其提取物在制备用于青春痘的产品中的应用,其中,紫苏或其提取物作为产品中针对主症起主要治疗作用的活性组份。当然紫苏或其提取物作为产品中的唯一活性组份。所述活性组份,是指在产品中发挥治疗作用的部分。所述产品,可以是药品,也可以是允许具有相关功效的外用化妆品、消毒产品、保健品和药品等。所述药品包括用于皮肤瘙痒和湿疹的凝胶剂、乳膏剂、搽剂或喷剂。所述“主症起主要治疗作用的组份”,是采用中医药君臣佐使配伍理论而言,在该理论中,君药即为针对主症起主要治疗作用的组份。当然,本专利技术所述用途并不限于以中药配伍的形式,只要在产品的成分中对产品的主要功效具有主要贡献作用,即为上述“主症起主要治疗作用的组份”。进一步地,紫苏或其提取物占产品中活性组份总质量的50%以上;进一步地,占60%以上。进一步地,所述产品中,其活性组份还包括茶油;进一步地,紫苏或其提取物与茶油的总和占产品中活性组份总质量的50%以上。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紫苏或其提取液与茶油的联合用途,具体是将紫苏或其提取液与茶油在制备用于青春痘的联合用产品中的应用。所述“联合用产品中的应用”是指,紫苏或其提取物分别在两个产品中,该两个产品在使用时候组合使用或搭配使用。进一步地,紫苏或紫苏提取物与茶油的质量比为以紫苏或紫苏提取物中的紫苏叶汁与茶油的质量比为(80-100):(45-50)计。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青春痘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紫苏或其提取物,其中紫苏的质量百分比为50%以上,进一步地,占60%以上。进一步地,所述组合物的组分还包括茶油,其中紫苏或其提取物与茶油的总和占产品中活性组份总质量的50%以上。以上所有技术方案中,所述紫苏提取物为紫苏叶汁或紫苏叶提取液,所述紫苏为粉碎的紫苏叶。优选地,所述紫苏叶汁通过以下方法制备:择取新鲜紫苏叶进行榨汁,榨汁后过滤去除沉淀物。优选地,所述紫苏叶提取液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取所述紫苏叶汁,脱色或部分脱色,液体部分即为紫苏叶提取液;进一步地,所述脱色或部分脱色,是采用乙醇沉淀方式实现;更进一步地,采用乙醇沉淀方式,是将紫苏叶汁与乙醇混合,致使乙醇终浓度在10~20%,可以是10%、11%、12%、13%、14%、15%、16%、17%、18%、19%或20%,沉淀后,取液体部分,即得紫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膏剂,其特征在于,组成包括紫苏或其提取物、基质,其中紫苏或其提取物占产品中对主症起主要治疗作用的活性组份总质量的50%以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膏剂,其特征在于,组成包括紫苏或其提取物、基质,其中紫苏或其提取物占产品中对主症起主要治疗作用的活性组份总质量的50%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软膏剂,其特征在于,其活性组份还包括茶油;进一步地,紫苏或其提取物与茶油的总和占产品中活性组份总质量的50%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紫苏软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紫苏提取物为紫苏叶汁或紫苏叶提取液,所述紫苏为粉碎的紫苏叶;紫苏或紫苏提取物与茶油的质量比为以紫苏或紫苏提取物中的紫苏叶汁与茶油的质量比为(80-120):(35-55)计,进一步以(95-105):(40-50)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软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膏剂为乳剂型基质的乳膏剂,乳膏剂的基质为硬脂酸、卡波姆或水溶性基质;所述紫苏叶汁为紫苏叶直接榨取得到紫苏叶原汁;所述紫苏叶提取液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取紫苏叶汁,脱色或部分脱色,液体部分即为紫苏叶提取液;进一步地,所述脱色或部分脱色,是采用乙醇沉淀方式实现;更进一步的,采用乙醇沉淀方式,是将紫苏叶汁与乙醇混合,致使乙醇的加入质量浓度为10~20%,沉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锋,杨艺,刘兰聪,钟焯新,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民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