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组溶瘤病毒在制备治疗消化道肿瘤药物中的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61572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8 2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重组溶瘤痘苗病毒在制备用于治疗癌症的药物组合物中的用途,属于基因工程学和肿瘤学,所述重组溶瘤痘苗病毒通过在溶瘤痘苗病毒中插入编码scFvTIGIT的外源基因获得。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恶性肿瘤的基因治疗与病毒治疗有效结合起来,制备了可高效表达scFvTIGIT的溶瘤痘苗病毒,相对于单纯的基因疗法或病毒疗法增强了对肿瘤的杀伤能力。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了肿瘤靶向治疗策略,可以有效地靶向肿瘤细胞,并在其中特异性增殖。从而大大增强了溶瘤痘苗病毒载体的安全性。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病毒复制相关基因缺失的方式,确保病毒的肿瘤内特异性复制,大大增强了溶瘤痘苗病毒载体的安全性。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构建携带scFvTIGIT编码序列的重组溶瘤痘苗病毒,发挥了较好的抗胃癌的效果。

The use of a recombinant oncolytic virus in the preparation of drugs for the treatment of gastrointestinal canc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组溶瘤病毒在制备治疗消化道肿瘤药物中的用途
本专利技术属于基因工程学和肿瘤学,涉及一种携带scFvTIGIT编码序列的重组溶瘤痘苗病毒在制备用于治疗消化道肿瘤的药物组合物、药物或试剂盒中的用途。
技术介绍
根据全球癌症负担估计显示,中国的恶性肿瘤发病及死亡率居中等偏上水平。其中消化道肿瘤如肠癌、胃癌、胰腺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约占全球一半,整体防控形势严峻。因此发展新型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以提高消化道肿瘤患者生存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病毒治疗(Virotherapy)是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的一种肿瘤治疗新方法,并已取得一些令人鼓舞的成果,其中有些在国际上正进行Ⅰ期和Ⅱ期临床研究。国内有重组人p53腺病毒(今又生)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新药证书,临床上用于治疗实体肿瘤患者。Pan1等报道用携带p53基因的溶瘤腺病毒(Oncolyticadenovirus)联合放疗治疗进展期鼻咽部肿瘤,结果有66.7%患者获得完全缓解(CR),而单用放疗组CR仅为24.4%。表明溶瘤病毒是一种有前景的治疗癌症的新方法。溶瘤痘苗病毒(OncolyticPoxvirus)是病毒治疗的新型载体,其优点在于:病毒稳定性好、致病性低、基因转染效力高、安全性良好。溶瘤痘苗病毒能选择性感染肿瘤细胞并在细胞内复制、杀死肿瘤细胞,而对正常组织和细胞的毒性很小。TIGIT(TcellimmunoglobulinandITIMdomain)是一个Ⅰ型跨膜蛋白,是脊髓灰质炎病毒受体(PVR)/Nectin家族的成员。它由细胞外免疫球蛋白可变区(IgV)结构域,1型跨膜结构域和具有经典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ITIM)和免疫球蛋白酪氨酸尾(ITT)基序的细胞内结构域组成。主要在T细胞和NK细胞表面表达。TIGIT与免疫激活因子受体CD226竞争同一组配体:CD155(PVR,脊髓灰质炎病毒受体)和CD112[Nectin-2,脊髓灰质炎病毒受体相关2(PVRL2)]。CD226与TIGIT的免疫抑制作用相反,CD226可增强T淋巴细胞和NK细胞的细胞毒性。而PVR与TIGIT结合会抑制IFN-γ的产生,导致NK细胞活性的下调;同时可诱导IL-10的产生并减少IL12p40的释放,有助于T细胞衰竭和免疫抑制。另外有研究证明TIGIT可直接与CD226在细胞表面相互作用,损害其同源二聚化的能力,因此TIGIT本身也可以直接影响T增殖。正是拥有这样的功能特点,TIGIT也成为了一个潜在的免疫调节靶点。在结肠癌、胃癌、胰腺癌等多种肿瘤相关T细胞中TIGIT显著上调。此外,这些患者外周血中NK细胞和CD8+T细胞表面的CD226显著降低,表明CD226和TIGIT在肿瘤抑制中的拮抗性质。目前上市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抗体大约仅有15%-25%的患者能够响应,科学家们仍然在寻找扩大免疫疗法抗体适应症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治疗癌症的方法效果较弱,提供一种重组溶瘤痘苗病毒,该重组溶瘤痘苗病毒可用于治疗消化道肿瘤,具体而言,将携带scFvTIGIT编码序列的重组溶瘤痘苗病毒制成药物并施用于受试者。因此,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了重组溶瘤痘苗病毒在制备用于治疗癌症的药物组合物中的用途,其中所述重组溶瘤痘苗病毒通过在溶瘤痘苗病毒中可操作地插入能够编码TIGIT单链可变区抗体序列(scFvTIGIT)的外源基因制得。进一步地,所述编码scFvTIGIT的外源基因序列可为在严紧条件下,与scFvTIGIT的核苷酸序列进行杂交、且编码具有抑制消化道肿瘤细胞增值活性的scFvTIGIT的多核苷酸序列或及其互补序列。进一步地,所述编码scFvTIGIT的外源基因可为如SEQIDNO.1所示的序列。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重组溶瘤痘苗病毒可被进一步修饰,以表达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其他蛋白活性成分,协同促进scFvTIGIT抗肿瘤效果。进一步地,所述蛋白活性成分是p53。再一方面,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药物组合物可含有用于治疗癌症的其他活性成分。示例性地,其中所述的其他活性成分是紫杉醇。又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用途中所涉及的药物组合物含有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示例性地,所述的药物组合物是固体或注射液的形式。优选的,所述的药物组合物是包装在药盒中的;更优选的,所述药盒还含有所述药物组合物的使用说明书。进一步地,所述癌症包括胃癌、结肠癌和胰腺癌。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将恶性肿瘤的基因治疗与病毒治疗有效结合起来,制备了可高效表达scFvTIGIT的溶瘤痘苗病毒,相对于单纯的基因疗法或病毒疗法增强了对肿瘤的杀伤能力。2、本专利技术采用了肿瘤靶向治疗策略,可以有效地靶向肿瘤细胞,并在其中特异性增殖。从而大大增强了溶瘤痘苗病毒载体的安全性。3、本专利技术采用病毒复制相关基因缺失的方式,确保病毒的肿瘤内特异性复制,大大增强了溶瘤痘苗病毒载体的安全性。4、本专利技术通过构建携带scFvTIGIT编码序列的重组溶瘤痘苗病毒,发挥了较好的抗消化道肿瘤的效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a,1b和1c分别是流式细胞仪检测携带scFvTIGIT编码序列的重组溶瘤痘苗病毒感染BGC-823,SW480和BXPC-3细胞,GFP的表达水平。图2a,2b和2c分别是RT-PCR检测携scFvTIGIT编码序列的重组溶瘤痘苗病毒感染BGC-823,SW480和BXPC-3细胞,scFvTIGIT的表达水平。图3a,图3b和图3c是MTT法检测BGC823,SW480和BXPC-3细胞存活率分析图,图3d,图3e和图3f是MTT法检测QSG-7701,CCC-HIE-2和CCC-HPE-2细胞存活率分析图,数据以剂量梯度相对于PBS组的百分率表示。图4a,4b和4c分别是流式细胞术检测BGC823,SW480和BXPC-3细胞凋亡率。图5a,5b和5c分别是动物肿瘤大小统计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重组scFvTIGIT溶瘤痘苗病毒在治疗消化道肿瘤中的用途,其中重组scFvTIGIT溶瘤痘苗病毒通过在溶瘤痘苗病毒中插入编码scFvTIGIT的外源基因获得。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所述的scFvTIGIT的编码序列是任何能够编码scFvTIGIT的任何DNA序列,优选地,该序列为SEQIDNO.1或其互补序列。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所述的scFvTIGIT的编码序列可为在严紧条件下与scFvTIGIT的核苷酸序列进行杂交、且编码具有抑制消化道肿瘤细胞增值活性的scFvTIGIT的多核苷酸或其互补序列;本文所述的“严紧条件”,可以为低严紧条件、中严紧条件、高严紧条件中的任一种,优选为高严紧条件。示例性地,“低严紧条件”可为30℃、5×SSC、5×Denhardt液、0.5%SDS、52%甲酰胺的条件;“中严紧条件”可为40℃、5×SSC、5×Denhardt液、0.5%SDS、52%甲酰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组溶瘤痘苗病毒在制备用于治疗癌症的药物组合物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溶瘤痘苗病毒通过在溶瘤痘苗病毒中插入编码scFvTIGIT的外源基因获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组溶瘤痘苗病毒在制备用于治疗癌症的药物组合物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溶瘤痘苗病毒通过在溶瘤痘苗病毒中插入编码scFvTIGIT的外源基因获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scFvTIGIT的外源基因序列可为在严紧条件下,与scFvTIGIT的核苷酸序列进行杂交、且编码具有抑制消化道肿瘤细胞增值活性的scFvTIGIT的多核苷酸序列或及其互补序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scFvTIGIT的外源基因可为如SEQIDNO.1所示的序列。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scFvTIGIT溶瘤痘苗病毒上还携带有用于表达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文斌王世兵陈洁陆思芸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荣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