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烫伤的间接喉镜及其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061043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8 2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烫伤的间接喉镜及其加工方法,包括镜柄和镜面,所述镜柄的一端连接有镜面安装板,所述镜面安装板包括耐热橡胶材料的安装板本体,所述安装板本体呈球缺状,所述安装板本体的平面上设有容纳所述镜面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槽底及侧壁设有石棉网层,所述石棉网层的底部设有第一隔热涂层,所述安装板本体的球面上设有第二隔热涂层,所述第一隔热涂层为无机碳化硅隔热涂层,所述第二隔热涂层为有机硅隔热涂层,所述第二隔热涂层的硬度为D50‑D60。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防烫伤的间接喉镜,使用方便,加工成本低,使用寿命长,可有效防止烫伤的情况发生。

A kind of indirect laryngoscope against scald and its process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烫伤的间接喉镜及其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耳鼻喉科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烫伤的间接喉镜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间接喉镜广泛使用于耳鼻喉科门诊及体检中心,检查时,需要预先通过间接喉镜恒温加热器对间接喉镜的镜面进行加热,恒温点为45℃或50℃,之后,检查者用手背试其温度是否过热,然而,镜面后部一般为金属材质,导热性比较强,镜面加热后温度很高,存在烫伤的可能。目前,已经出现了几款通过电加热片保持镜面恒温的间接喉镜,但是,此种间接喉镜的加工难度较大,加工成本也比较高,而且其加热部分容易出现损坏,经常出现不能使用的情况,在临床上应用的比较少,因此,急需一种加工成本低,使用寿命长并能有效防烫伤的间接喉镜。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烫伤的间接喉镜及其加工方法,使用方便,加工成本低,使用寿命长,可有效防止烫伤的情况发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烫伤的间接喉镜,包括镜柄和镜面,所述镜柄的一端连接有镜面安装板,所述镜面安装板包括耐热橡胶材料的安装板本体,所述安装板本体呈球缺状,所述安装板本体的平面上设有容纳所述镜面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槽底及侧壁设有石棉网层,所述石棉网层的底部设有第一隔热涂层,所述安装板本体的球面上设有第二隔热涂层,所述第一隔热涂层为无机碳化硅隔热涂层,所述第二隔热涂层为有机硅隔热涂层,所述第二隔热涂层的硬度为D50-D60。设置具有一定柔韧性的安装板本体来安装镜面,在安装槽内设置一层包裹住镜面背面和侧边的石棉网层,可对加热后的镜面起到有效的保温效果,使得镜面可以保持较长时间的加热状态,保证检查过程中镜面不起雾,在石棉网层的底部涂覆一层无机碳化硅隔热涂层,其导热系数在0.03W/m.K左右,可以有效的减弱镜面的热量向安装板本体后侧的传递,而且其耐化学腐蚀性能好,熔点在1500℃以上,具有较好的使用稳定性,安装板本体的背面设置二次隔热的有机硅隔热涂层,其导热系数在0.06W/m.K左右,可进一步的起到隔热的效果,而且有机硅隔热涂层为微弹性材料,方便使用。本专利技术通过石棉网层的保温,以及无机碳化硅隔热涂层和有机硅隔热涂层的双层隔热效果,可使得镜面保持长时间的加热状态,并可减弱镜面的热量向安装板本体的背面的传递,有效的起到防烫伤的效果。优选的,所述安装板本体的内部位于第一隔热涂层和第二隔热涂层之间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呈球冠状,所述空腔所在的中心轴线与所述镜面所在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空腔的覆盖面积大于镜面的覆盖面积的三分之二,空腔的设置,一方面在不影响安装板本体的整体强度的同时,可以尽量减少材料的用量,节约材料成本,更重要的是,空腔的设置可有效的减弱镜面的热量向安装板本体背面的传递。优选的,所述第二隔热涂层的表面光滑度小于Ra0.1,使得第二隔热涂层表面不易沾染喉腔分泌物,方便清洁消毒。优选的,所述安装槽的槽口处向安装槽的内侧凸出有压住所述镜面的卡边,使得镜面可以稳固的安装在安装槽内。优选的,所述安装板本体与所述镜柄可拆卸连接,方便使用后更换镜面,继续检查操作,使得对镜面的消毒与对患者的检查可以同时进行,减少了间接喉镜每次使用过后,需对镜面进行消毒的时间,提高了检查的效率。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防烫伤的间接喉镜的加工方法,其技术方案是:一种防烫伤的间接喉镜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模具内注塑成型加工安装板本体,安装板本体分成上下两部分进行加工,在安装板本体的上下两部分上分别开设二分之一的空腔,将安装板本体的上下两部分粘接,形成完整的安装板本体;在制得的安装板本体的平面上加工安装槽,并在安装槽的槽底涂覆一层无机碳化硅隔热涂层,安装板本体的平面朝上,放置12h以上;待无机碳化硅隔热涂层完全固化后,在安装板本体的球面上涂覆一层有机硅隔热涂层,安装板本体的球面朝上,放置12h以上;待有机硅隔热涂层完全固化后,在安装槽内铺设一层石棉网层,将镜面安装在安装槽内,并将安装板本体与镜柄连接,即制得防烫伤的间接喉镜。优选的,在安装板本体的平面上加工安装槽时,还包括以下步骤:在安装槽的槽口处加工一圈卡边。优选的,所述有机硅隔热涂层的表面光滑度小于Ra0.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石棉网层的保温,以及无机碳化硅隔热涂层和有机硅隔热涂层的双层隔热效果,可使得镜面保持长时间的加热状态,并可减弱镜面的热量向安装板本体的背面的传递,有效的起到防烫伤的效果。2、空腔的设置,一方面在不影响安装板本体的整体强度的同时,可以尽量减少材料的用量,节约材料成本,更重要的是,空腔的设置可有效的减弱镜面的热量向安装板本体背面的传递。3、第二隔热涂层的表面光滑度小于Ra0.1,使得第二隔热涂层表面不易沾染喉腔分泌物,方便清洁消毒。4、安装槽的槽口处向安装槽的内侧凸出有压住镜面的卡边,使得镜面可以稳固的安装在安装槽内。5、安装板本体与镜柄可拆卸连接,方便使用后更换镜面,继续检查操作,使得对镜面的消毒与对患者的检查可以同时进行,减少了间接喉镜每次使用过后,需对镜面进行消毒的时间,提高了检查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防烫伤的间接喉镜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防烫伤的间接喉镜的侧视图;图3为图2中A处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镜柄;2、镜面;3、镜面安装板;301、卡边;302、石棉网层;303、第一隔热涂层;304、第二隔热涂层;305、空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如图1-图3所示,一种防烫伤的间接喉镜,包括镜柄1和镜面2,所述镜柄1的一端连接有镜面安装板3,所述镜面安装板3包括耐热橡胶材料的安装板本体,所述安装板本体呈球缺状,所述安装板本体的平面上设有容纳所述镜面2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槽底及侧壁设有石棉网层302,所述石棉网层302的底部设有第一隔热涂层303,所述安装板本体的球面上设有第二隔热涂层304,所述第一隔热涂层303为无机碳化硅隔热涂层,所述第二隔热涂层304为有机硅隔热涂层,所述第二隔热涂层304的硬度为D50-D60。设置具有一定柔韧性的安装板本体来安装镜面2,在安装槽内设置一层包裹住镜面2背面和侧边的石棉网层302,可对加热后的镜面2起到有效的保温效果,使得镜面2可以保持较长时间的加热状态,保证检查过程中镜面2不起雾,在石棉网层302的底部涂覆一层无机碳化硅隔热涂层,其导热系数在0.03W/m.K左右,可以有效的减弱镜面2的热量向安装板本体后侧的传递,而且其耐化学腐蚀性能好,熔点在1500℃以上,具有较好的使用稳定性,安装板本体的背面设置二次隔热的有机硅隔热涂层,其导热系数在0.06W/m.K左右,可进一步的起到隔热的效果,而且有机硅隔热涂层为微弹性材料,方便使用。本专利技术通过石棉网层302的保温,以及无机碳化硅隔热涂层和有机硅隔热涂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烫伤的间接喉镜,包括镜柄和镜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镜柄的一端连接有镜面安装板,所述镜面安装板包括耐热橡胶材料的安装板本体,所述安装板本体呈球缺状,所述安装板本体的平面上设有容纳所述镜面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槽底及侧壁设有石棉网层,所述石棉网层的底部设有第一隔热涂层,所述安装板本体的球面上设有第二隔热涂层,所述第一隔热涂层为无机碳化硅隔热涂层,所述第二隔热涂层为有机硅隔热涂层,所述第二隔热涂层的硬度为D50-D6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烫伤的间接喉镜,包括镜柄和镜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镜柄的一端连接有镜面安装板,所述镜面安装板包括耐热橡胶材料的安装板本体,所述安装板本体呈球缺状,所述安装板本体的平面上设有容纳所述镜面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槽底及侧壁设有石棉网层,所述石棉网层的底部设有第一隔热涂层,所述安装板本体的球面上设有第二隔热涂层,所述第一隔热涂层为无机碳化硅隔热涂层,所述第二隔热涂层为有机硅隔热涂层,所述第二隔热涂层的硬度为D50-D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烫伤的间接喉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本体的内部位于第一隔热涂层和第二隔热涂层之间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呈球冠状,所述空腔所在的中心轴线与所述镜面所在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空腔的覆盖面积大于镜面的覆盖面积的三分之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烫伤的间接喉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热涂层的表面光滑度小于Ra0.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烫伤的间接喉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的槽口处向安装槽的内侧凸出有压住所述镜面的卡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烫伤的间接喉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玲钟磊
申请(专利权)人: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自贡市急救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