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压组件及食物处理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60857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8 2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泄压组件及食物处理机,泄压组件包括:泄压座,泄压座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泄压孔;泄压塞,安装在泄压座上,用于密封或打开至少一个泄压孔;泄压盖,活动地安装在泄压座的高压侧,向泄压座的低压侧方向按压泄压盖,泄压盖能够向泄压座的低压侧方向运动,并带动泄压塞向泄压座的高压侧方向动作,并打开至少一个泄压孔,松开泄压盖,泄压盖和泄压塞能够自动复位;泄压塞为弹性件。该方案一方面解除了泄压盖与泄压塞之间的相互作用,这样在使用过程中不管泄压盖是否失效,泄压塞均能够密封泄压孔,另一方面泄压塞能够通过内外压力差而提高自身的密封性能。同时该结构能够将泄压组件设置成按钮式,从而能够提高用户的操作手感。

Pressure relief assembly and food process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泄压组件及食物处理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用电器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泄压组件及食物处理机。
技术介绍
对于真空原汁机、真空榨汁机等食物处理机而言,需要对榨汁杯进行密封,而在榨汁完成后需要提前进行泄压。而常见的泄压结构,都是通过按钮的按压带动胶塞上下运动,从而实现泄压孔的打开与关闭,但这种结构,胶塞必须要与按钮连接,这就使得胶塞无法独立于按钮进行密封,这样在按钮损坏失效后,整个组件也就失效了,从而使得结构的失效风险大。同时,常见的按钮式结构需要借助弹簧来提供回复力,这样一方面使得泄压结构无法利用泄压结构的内外压力差来提高自身的密封效果,另一方面弹簧需要克服负压还使得泄压结构的开启比较费劲。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新的泄压组件和包括该泄压组件的食物处理机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泄压组件。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泄压组件的食物处理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泄压组件,用于食物处理机,泄压组件包括:泄压座,所述泄压座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泄压孔;泄压塞,安装在所述泄压座上,用于密封或打开所述至少一个泄压孔;泄压盖,活动地安装在所述泄压座的高压侧,向所述泄压座的低压侧方向按压所述泄压盖,所述泄压盖能够向所述泄压座的低压侧方向运动,并带动所述泄压塞向所述泄压座的高压侧方向动作,并打开所述至少一个泄压孔,松开所述泄压盖,所述泄压盖和所述泄压塞能够自动复位;所述泄压塞为弹性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泄压组件,可用于食物处理机,而泄压组件包括泄压座、泄压塞和泄压盖,其中,泄压座可以是待泄压结构的一部分,比如,可以是真空榨汁机的榨汁杯、进料杯、真空罩等的一部分,当然,泄压座也可以独立待泄压结构设置,比如可将泄压座能够拆卸地安装到榨汁杯、进料杯、真空罩等零件上。这里泄压座用于安装泄压塞和泄压盖,以及用于形成泄压通道,而泄压座的一侧对应需要泄压的腔体设置,而泄压座的另一侧对应外界环境设置,因此在泄压座具体使用时,泄压座的两侧会存在压力差,而泄压座的高压侧即为压力较大的一侧,也即泄压座对应大气设置的一侧,因此,该高压侧也为大气侧,而泄压座的低压侧为压力较低的一侧,也即泄压座对应待泄压腔体的一侧,因此,该低压侧也可叫做负压侧。而泄压塞安装在泄压孔处,用于打开和密封泄压孔,而泄压盖活动地安装在泄压座的高压侧,这样从高压侧向低压侧按压泄压盖,便能够使泄压盖向低压侧方向运动。同时,泄压盖向泄压座的低压侧方向运动时,泄压塞能够在泄压盖的作用下向泄压座的高压侧方向动作,并打开至少一个泄压孔,也即该方案按压泄压盖,能够使泄压盖沿按压方向移动并同时带动泄压塞沿与按压方向相反的方向动作,比如沿与按压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或变形,从而能够打开至少一个泄压孔,这样在需要泄压时,便能够通过按压泄压盖而进行泄压。该种泄压结构在泄压时能够使泄压塞向高压侧动作,并实现泄压孔的打开,而常规的按钮式泄压结构,多通过按钮带动胶塞向泄压孔内运动或变形从而实现泄压孔的打开,而这种结构胶塞需要通过弹簧的弹性变形来实现向内的移动或变形,以及移动后的复位,这样一方面胶塞必须要借助按钮才能够实现对泄压孔的打开和密封,因此按钮需要直接与胶塞连接并配合,这样就使得按钮与胶塞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作用,因而导致按钮和胶塞无法独立设置,这样在按钮失效时便会导致胶塞失效,从而使得整个泄压结构失效。而该技术方案,在泄压时由于泄压塞不需要向低压侧运动,因此,在常规状态下,不需要通过泄压盖来压紧泄压塞,且泄压塞也无需借助泄压盖来进行复位,这样在正常情况下,即泄压盖未被按压时,泄压塞与泄压盖相互独立,不存在力的相互作用,泄压塞能够依靠重力、变形和泄压塞的内外压力差等自行密封泄压孔,这就使得泄压盖在未泄压时能够独立于泄压塞而存在,即解除了泄压盖与泄压塞之间的相互作用,这样在使用过程中不管泄压盖是否失效,泄压塞均能够密封泄压孔,这样便可避免因泄压盖失效而导致整个泄压组件失效的情况发生,从而降低了产品失效的概率。同时该种结构在正常状态时,泄压塞不受泄压盖的力,其不需要依靠泄压盖而实现对泄压孔的密封,即其能够依靠自身实现泄压孔的密封,而对于常规的弹簧按钮式泄压结构而言,在产品抽真空后,泄压结构的内外压力差直接作用在弹簧上,因此,弹簧还需要克服泄压结构的内外压力差,因此,弹簧在实际过程中需要具有较大的压缩状态,以便能够提供足够克服内外压力差的力,这样一方面弹簧等结构会因为长期处于压缩状态而导致自身极易失效,另一方面在需要泄压时,用户还需要使用较大的力才能够克服弹簧的弹力,从而打开泄压孔进行泄压,这就使得泄压组件的开启非常费力,从而降低了用户体验。还有该种设置泄压塞直接密封泄压孔,因此在产品抽真空等后,大气压和负压能够直接作用在泄压塞上,从而使得大气压和负压会在泄压塞的两侧形成压力差,因此泄压塞在压力差的作用下能够进一步与泄压座形成密封,从而可提高泄压塞的密封效果。此外,该种结构,相比于直接通过胶塞的弹性变形实现泄压的方案而言,泄压座、泄压盖和泄压塞的组合能够形成一种按钮式结构,而按钮式的开关的操作手感往往比一个单独的胶塞的操作手感要好,这样就使得整个泄压组件的整体外观和操作手感更好,从而可提升产品的档次感,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进而能够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其中,松开泄压盖,泄压盖和泄压塞能够自动复位,这样在泄压后便能够使泄压组件自动回到初始位置,以实现泄压孔的密封,从而在泄压后,泄压组件可自行进行复位,以关闭泄压孔,而不需要用户进行任何其它操作,即不需要用户手动关闭泄压孔,从而使得泄压操作非常简单,因而能够降低用户使用产品的难度和用户使用产品时的操作量,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用户使用体验。同时,在泄压完成后可自动实现泄压孔的密封,还可防止在真空榨汁时出现用户忘记关闭泄压孔而导致无法进行真空榨汁的情况发生。其中,优选地,泄压塞为弹性件,比如软胶塞,因为泄压塞为弹性件能够使泄压塞具有较好的弹性,从而能够在活动件压紧泄压塞时发生弹性变形,以对泄压孔进行密封,这样即可提高泄压塞的密封性能,具体地,比如泄压塞为硅胶件、橡胶件等。此外,泄压塞为弹性件,这样在泄压后,泄压塞还能够依靠自身的弹性变形进行复位,从而不需要借助泄压盖来进行复位,这样就能够减少泄压塞与泄压盖之间的关联作用,以使泄压塞能够独立密封泄压孔。其中,这里的泄压塞即可直接插入到泄压孔内进行密封,也可安装在泄压孔的端面处,以进行端面密封。其中,优选地,所述泄压塞为弹性塞,松开所述泄压盖,所述泄压盖能够自动复位,所述弹性塞能够依靠自身的弹性和/或结构自动复位,即弹性塞不需要借助泄压盖进行复位,而在正常密封时,泄压塞自行密封在泄压孔处,并不受泄压盖的外力。其中,所述泄压塞能够通过泄压塞的内外压力差密封泄压孔。松开所述泄压盖,所述泄压盖能够自动复位,所述弹性塞能够依靠自身的弹性和/或结构自动复位。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的泄压组件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任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泄压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泄压座,所述泄压座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泄压孔;/n泄压塞,安装在所述泄压座上,用于密封或打开所述至少一个泄压孔;/n泄压盖,活动地安装在所述泄压座的高压侧,向所述泄压座的低压侧方向按压所述泄压盖,所述泄压盖能够向所述泄压座的低压侧方向运动,并带动所述泄压塞向所述泄压座的高压侧方向动作,并打开所述至少一个泄压孔,松开所述泄压盖,所述泄压盖和所述泄压塞能够自动复位;/n其中,所述泄压塞为弹性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泄压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泄压座,所述泄压座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泄压孔;
泄压塞,安装在所述泄压座上,用于密封或打开所述至少一个泄压孔;
泄压盖,活动地安装在所述泄压座的高压侧,向所述泄压座的低压侧方向按压所述泄压盖,所述泄压盖能够向所述泄压座的低压侧方向运动,并带动所述泄压塞向所述泄压座的高压侧方向动作,并打开所述至少一个泄压孔,松开所述泄压盖,所述泄压盖和所述泄压塞能够自动复位;
其中,所述泄压塞为弹性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泄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座的高压侧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泄压塞包括:
泄压板,安装在所述安装槽的底壁上,并能够封盖住所述至少一个泄压孔,所述泄压板的边缘均与所述安装槽的底壁密封贴合;
第一传动件,设置在所述泄压板靠近所述安装槽的槽口的一面上,能够在所述泄压盖的作用下使所述泄压板的边缘与所述安装槽的底壁分离,并打开所述至少一个泄压孔;
其中,松开所述泄压盖,所述泄压盖和所述泄压板能够自动复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泄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板从所述泄压板的边缘至所述泄压板的中部向远离所述安装槽的底壁的方向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泄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的底壁上还设置有安装孔,所述泄压塞还包括:
安装柱,所述安装柱的一端与所述泄压板的中部连接,所述安装柱的另一端插入并固定在所述安装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泄压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柱远离所述泄压板的一端由所述安装孔伸出到所述泄压座外,且所述安装柱伸出到所述泄压座外的部位上设置有止退结构,所述止退结构的长度大于所述安装孔的长度和/或所述止退结构的宽度大于所述安装孔的宽度;和/或
所述泄压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泄压孔关于所述安装孔的轴线呈对称分布;和/或
所述泄压孔的孔径大于等于1mm小于等于5mm;和/或
所述泄压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泄压孔沿所述安装孔的周向方向均匀对称分布,所述泄压孔的中心与所述安装孔的中心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3mm小于等于10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泄压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柱包括呈阶梯设置的第一阶梯段和第二阶梯段,所述第一阶梯段与所述泄压板连接,位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二阶梯段插入所述安装孔内,所述第一阶梯段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阶梯段的横截面积,所述第一阶梯段和所述第二阶梯段形成的第一阶梯面抵靠安装至所述安装槽的底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泄压组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安装柱的轴向方向上,所述泄压板的边缘与所述第二阶梯段远离所述第一阶梯段的一端的端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阶梯面与所述第二阶梯段远离所述第一阶梯段的一端的端面之间的距离;
所述泄压板的边缘与所述第一阶梯面在所述安装柱的轴向方向上的高度差为h,其中,0mm≤h≤5mm。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泄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盖包括:
盖体,活动地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
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二传动件的一端与所述盖体连接,所述第二传动件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传动件处;
其中,向所述安装槽内按压所述盖体,所述第二传动件能够通过所述第一传动件带动所述泄压板的边缘与所述安装槽的底壁分离,以打开所述至少一个泄压孔,松开所述盖体,所述盖体、所述第二传动件和所述泄压板能够自动复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泄压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传动件为设置在所述泄压板靠近所述槽口的一面上的推耳,所述第二传动件为一弹性推杆,所述弹性推杆的一端与所述盖体连接,所述弹性推杆的另一端设置有钩形结构,所述钩形结构的底部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安装槽的底壁上,所述钩形结构的末端与所述推耳相抵靠,并能够通过所述推耳带动所述泄压板的边缘与所述安装槽的底壁相分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泄压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推杆为塑料推杆或弹性片;和/或
所述弹性推杆的厚度大于等于2mm,所述钩形结构呈弧形,或所述钩形结构由两个直臂组成;和/或
所述推耳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所述推耳为实心结构或空心结构,所述弹性推杆的数量与所述推耳的数量一致;和/或
所述推耳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所述推耳在所述泄压板上对称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泄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件为设置在所述泄压板靠近所述槽口的一面上的吊耳,所述安装槽的底壁上设置有第一支撑结构,所述第二传动件为一杠杆组件,所述杠杆组件包括:
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中部能够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结构上;
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盖体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能够转动地连接;
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能够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吊耳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毅梅若愚郭后才游守庆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