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子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5959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18: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力电子散热器,电力电子散热器包括:散热器基板;散热翅片,设置于散热器基板的一表面;板材,贴置于散热器基板远离散热器翅片的表面;板材与散热器基板之间形成有散热管路,散热管路内填充传热工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力电子散热器通过增设板材,并在板材与散热器基板之间形成填充有传热工质的散热管路,传热工质可以将功率器件产生的热量均匀快速地传导至散热器基板的整个表面,进而均匀快速地传导至所述散热翅片散发掉,可以达到快速散热的目的。

Power electronic radi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力电子散热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交换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力电子散热器。
技术介绍
电力电子技术中功率器件被广泛使用。功率器件工作时由于损耗产生的热量,会导致功率器件芯片温度升高,轻则造成效能的降低和使用寿命的缩短,重则造成功率器件的失效和芯片的炸毁。为了保证功率器件的正常工作,必须及时有效地将热量散去。现有技术中通常将功率器件贴置于翅片散热器的表面,以达到快速散热的目的。现有的翅片散热器一般包括散热器基板及散热翅片,散热翅片插设于散热器基板的表面。然而,现有的翅片散热器中的散热器基板一般具有较高的热阻。此时,功率器件贴置于散热器基板的表面时,散热器基板较高的热阻会阻碍热量的传导,使得功率器件产生的热量不能均匀快速传导至散热器基板的整个表面进而均匀快速传导至散热翅片,不利于快速散热。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电子散热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翅片散热器中由于散热器基板的热阻较高而导致的功率器件产生的热量不能均匀快速传导至散热器基板的整个表面进而均匀快速传导至散热翅片,不利于快速散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力电子散热器,所述电力电子散热器包括:散热器基板;散热翅片,设置于所述散热器基板的一表面;板材,贴置于所述散热器基板远离所述散热器翅片的表面;所述板材与所述散热器基板之间形成有散热管路,所述散热管路内填充传热工质。可选地,所述散热器基板远离所述板材的表面设有插槽,所述散热翅片插设于所述插槽内。可选地,所述板材上形成有与所述散热管路对应的凸起结构。可选地,所述板材远离所述散热器基板的表面设有第一热源贴合区域,所述第一热源贴合区域的表面为平面。可选地,所述第一热源贴合区域位于所述散热管路的分布区域的一侧。可选地,所述散热管路位于所述第一热源贴合区域的外围。可选地,所述电力电子散热器还包括热源,所述热源贴置于所述第一热源贴合区域内。可选地,所述散热器基板远离所述板材的表面设有第二热源贴合区域,所述第二热源贴合区域的表面为平面。可选地,所述第二热源贴合区域与所述第一热源贴合区域位于所述散热器管路的分布区域的同一侧。可选地,所述电力电子散热器还包括若干个热源,若干个所述热源分别贴置于所述第一热源贴合区域内及所述第二热源贴合区域内。如上所述,本技术的电力电子散热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电力电子散热器通过增设板材,并在板材与散热器基板之间形成填充有传热工质的散热管路,传热工质可以将功率器件产生的热量均匀快速地传导至散热器基板的整个表面,进而均匀快速地传导至所述散热翅片散发掉,可以达到快速散热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至图3显示为本技术提供的不同示例的电力电子散热器结构示意图。元件标号说明1散热器基板2散热翅片3板材31凸起结构4散热管路5第一热源贴合区域6第二热源贴合区域7热源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请参阅图1至图3。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构想,虽图示中仅显示与本技术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请参阅图1至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力电子散热器,所述电力电子散热器包括:散热器基板1;散热翅片2,所述散热翅片2设置于所述散热器基板1的一表面;板材3,所述板材3贴置于所述散热器基板1远离所述散热器翅片2的表面;所述板材3与所述散热器基板1之间形成有散热管路4,所述散热管路4内填充传热工质(未示出)。本技术的电力电子散热器通过增设所述板材3,并在所述板材3与所述散热器基板1之间形成填充有所述传热工质的所述散热管路4,所述传热工质可以将功率器件产生的热量均匀快速地传导至所述散热器基板1的整个表面,进而均匀快速地传导至所述散热翅片2散发掉,可以达到快速散热的目的。作为示例,所述散热器基板1远离所述板材3的表面设有插槽(未示出),所述散热翅片2插设于所述插槽内。当然,在其他示例中,所述散热器基板1与所述散热翅片2也可以为一体成型,譬如,所述散热器基板1与所述散热翅片2可以经由同一块板材经冲压等工艺制备而成。作为示例,所述散热管路4可以采用吹胀或压印工艺形成,所述板材3上形成有与所述散热管路4相对应的凸起结构31。作为示例,所述散热管路4的形状可以包括六边形蜂窝状、圆形蜂窝状、四边形蜂窝状、首尾串联的多个U形、菱形、三角形、圆环形、纵横交错的网状或其中任意一种以上的任意组合。作为示例,所述传热工质可以包括热超导传热工质,即所述电力电子散热器技术热超导传热技术实现传热。一种热超导技术为在密封的相互连通的微槽道系统(即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散热管路4)内充装所述传热工质,通过所述传热工质的蒸发或冷凝相变实现热超导传热的热管技术;另一中热超导技术为通过微槽道系统中所述传热工质微结构状态,即在传热过程中,液态的所述传热工质的沸腾(或气态的所述传热工质的冷凝)被抑制,并在此基础上达到所述传热工质微结构的一致性,而实现高效传热的相变抑制(PCI)传热技术。作为示例,所述板材3的材料可以包括但不仅限于铜、铜合金、铝、铝合金、铁、铁合金、或任意一种以上的任意组合;所述散热器基板1的材料可以包括但不仅限于铜、铜合金、铝、铝合金、铁、铁合金、或任意一种以上的任意组合;所述散热翅片2的材料可以包括但不仅限于铜、铜合金、铝、铝合金、铁、铁合金、或任意一种以上的任意组合。作为示例,所述板材3远离所述散热器基板1的表面设有第一热源贴合区域5,所述第一热源贴合区域5的表面为平面。在一示例中,所述第一热源贴合区域5位于所述散热管路4的分布区域的一侧;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热源贴合区域5可以位于所述散热管路4的分布区域的下方。在另一示例中,所述散热管路4还可以位于所述第一5热源贴合区域的外围,如图3所示。作为示例,所述电力电子散热器还包括热源7,所述热源7贴置于所述第一热源贴合区域5内。具体的,所述热源7可以包括功率器件。在又一示例中,所述散热器基板1远离所述板材3的表面设有第二热源贴合区域6,所述第二热源贴合区域6的表面为平面。所述第二热源贴合区域6与所述第一热源贴合区域5位于所述散热器管路4的分布区域的同一侧;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热源贴合区域6与所述第一热源贴合区域5位于所述散热器管路4的分布区域的下方。作为示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电子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散热器基板;/n散热翅片,设置于所述散热器基板的一表面;/n板材,贴置于所述散热器基板远离所述散热器翅片的表面;所述板材与所述散热器基板之间形成有散热管路,所述散热管路内填充传热工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电子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散热器基板;
散热翅片,设置于所述散热器基板的一表面;
板材,贴置于所述散热器基板远离所述散热器翅片的表面;所述板材与所述散热器基板之间形成有散热管路,所述散热管路内填充传热工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电子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基板远离所述板材的表面设有插槽,所述散热翅片插设于所述插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电子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材上形成有与所述散热管路对应的凸起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电子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材远离所述散热器基板的表面设有第一热源贴合区域,所述第一热源贴合区域的表面为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力电子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源贴合区域位于所述散热管路的分布区域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鸿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鲲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