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反向电压的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58272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16: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反向电压的电路。该电路包括:第一MOSFET,第一MOSFET的漏极与电池组的负极连接,第一MOSFET的栅极与第二MOSFET的漏极和第一限流模块的一端连接,第一MOSFET的源极与负载连接;第二MOSFET,第二MOSFET的栅极与驱动电源连接,第二MOSFET的源极与电池组的正极连接;驱动电源,用于向第二MOSFET提供驱动电压,以驱动第二MOSFET导通;第一限流模块,第一限流模块的另一端与电池组的正极和负载连接;其中,第一MOSFET为N沟道MOSFET,第二MOSFET为P沟道MOSFET。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能够快速阻止电池组内部或电池组所在回路产生的反向电压。

Circuit to prevent reverse volt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止反向电压的电路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反向电压的电路。
技术介绍
电动汽车替代燃油汽车已成为汽车业发展的趋势。电池包的续航里程、使用寿命及使用安全等对电动汽车的使用都显得尤为重要。电动汽车供电常用方案是用两个电池进行供电,一个电池为高压电池组,该高压电池组用于给电机等大功率设备供电,另一个电池为低压电池组,该低压电池组用于给控制器供电,如整车控制器、电池管理系统等。在实际使用中,需要防止负载被电池组内部或电池组所在回路产生的反向电压所损坏。如图1所示,目前可以通过在电池组负极输出端串联一个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etal-Oxide-SemiconductorField-EffectTransistor,MOSFET)防止负载被电池组内部或电池组所在回路产生的反向电压所损坏。其中,与MOSFET串联的限流模块起限流作用。但是由于MOSFET内部存在寄生电容参数,导致电池组突然施加的反向电压无法被快速阻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止反向电压的电路,能够快速阻止电池组内部或电池组所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反向电压的电路,其特征在于,电路包括:/n第一MOSFET,所述第一MOSFET的漏极与电池组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MOSFET的栅极分别与第二MOSFET的漏极和第一限流模块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MOSFET的源极与负载连接;/n所述第二MOSFET,所述第二MOSFET的栅极与驱动电源连接,所述第二MOSFET的源极与所述电池组的正极连接;/n所述驱动电源,用于向所述第二MOSFET提供驱动电压,以驱动所述第二MOSFET导通;/n所述第一限流模块,所述第一限流模块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池组的正极和所述负载连接;/n其中,所述第一MOSFET为N沟道MOSFET,所述第二MOSFET...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反向电压的电路,其特征在于,电路包括:
第一MOSFET,所述第一MOSFET的漏极与电池组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MOSFET的栅极分别与第二MOSFET的漏极和第一限流模块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MOSFET的源极与负载连接;
所述第二MOSFET,所述第二MOSFET的栅极与驱动电源连接,所述第二MOSFET的源极与所述电池组的正极连接;
所述驱动电源,用于向所述第二MOSFET提供驱动电压,以驱动所述第二MOSFET导通;
所述第一限流模块,所述第一限流模块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池组的正极和所述负载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MOSFET为N沟道MOSFET,所述第二MOSFET为P沟道MOSFE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还包括:
第二限流模块,设置于所述驱动电源和所述第二MOSFET的栅极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流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网络,所述第一电阻网络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源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网络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MOSFET的栅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还包括:
分压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二MOSFET的栅极和所述电池组的负极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压模块包括第二电阻网络,所述第二电阻网络的一端与所述第二MOSFET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网络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池组的负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焱辉杜宝海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