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58113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16: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电缆支架,包括框架、底座、横梁及滚轮,框架包括横杆及分别连接横梁两端的两个竖杆,底座包括固定块及设置在固定块的上表面中心且与固定块的上表面垂直的连接杆,竖杆嵌入连接杆内并相互连接,横梁固定在横杆两端的竖杆之间,横梁与横杆平行且位于连接杆的上方,横梁上设有两个沿横梁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支撑杆,两个支撑杆之间设有固定轴,固定轴与横梁平行,固定轴上套有用于支撑和引导电缆的滚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可支撑电缆、避免电缆在敷设过程中受损、适用性强、省时省力、加快施工进度及降低生产成本。

Cable supp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缆支架
本技术涉及电缆敷设辅助装置的
,具体涉及电缆支架。
技术介绍
目前,在现场进行电缆敷设施工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将电缆进行长距离拖拉敷设,按照以往没有任何支撑物的情况下进行直接拖拉,这样不仅因为电缆自重下沉至地面导致摩擦力大,需要消耗工作人员大量的体力劳动,延缓施工进度,而且粗糙的地面可能会使电缆的外皮产生损伤,破损的电缆容易发生事故,因此不能再使用需要进行维修,提高生产成本。因此,急需一种电缆敷设的支撑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电缆支架,其包括框架、底座、横梁及滚轮,该电缆支架具有可支撑电缆、避免电缆在敷设过程中受损、适用性强、省时省力、加快施工进度、降低生产成本的优点。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电缆支架,包括框架、底座、横梁及滚轮,所述框架包括横杆及分别连接所述横杆两端的竖杆,所述底座包括固定块及设置在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中心且与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垂直的连接杆,所述竖杆嵌入所述连接杆内,并且所述竖杆与所述连接杆相连,所述横梁固定在所述横杆两端的所述竖杆之间,所述横梁与所述横杆相互平行,且所述横梁位于所述连接杆的上方;所述横梁上设有两个沿所述横梁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之间设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与所述横梁相互平行,所述固定轴上套有用于支撑和引导电缆的所述滚轮。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杆的上部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设有内螺纹,所述竖杆设有若干沿所述竖杆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的通孔,若干所述通孔的圆心均与所述定位孔的圆心处于同一竖平面上,所述连接杆上设有贯穿所述定位孔及所述通孔的定位棒,所述定位棒设有与所述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通过这样设置,拆卸掉所述定位棒后,所述竖杆可以相对所述连接杆沿所述竖杆的高度方向伸缩,使得不同的通孔对准所述定位孔,即使得不同的通孔的圆心与所述定位孔的圆心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再将所述定位棒贯穿所述定位孔及所述通孔,所述定位棒与所述连接杆螺纹固定连接,使得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竖杆相对固定,从而调整所述电缆支架的高度,使得所述电缆支架可以适用于不同的环境情况,适用性强。作为优选,所述横梁上设有沿所述横梁长度方向延伸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两个滑块,两个所述滑块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通过这样设置,当工作人员拖动电缆沿所述横梁的宽度方向移动时,所述电缆也会沿着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进行摆动,所述横梁上设有沿所述横梁长度方向延伸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两个滑块,两个滑块分别与两个支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使得所述滚轮可以沿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移动,当所述电缆沿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摆动时,所述电缆带动所述滚轮沿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移动,便于工作人员拖拉所述电缆,不需要沿所述横梁的宽度方向笔直地拖拉所述电缆。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与所述连接杆的下部之间设有加强块,所述加强块沿垂直于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从所述连接杆的下部向下倾斜延伸至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通过这样设置,当工作人员拖拉电缆沿所述横梁的宽度方向移动时,所述电缆作用在所述滚轮上的作用力会传递到所述底座上,会使得所述连接杆相对所述固定块产生沿垂直于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倾斜的趋势,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与所述连接杆的下部之间设有加强块,加强块沿垂直于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从所述连接杆的下部向下倾斜延伸至固定块的上表面,能减轻所述连接杆相对所述固定块倾斜的趋势,提高所述电缆支架的稳定性。作为优选,位于所述固定块下表面的四角设有可周向旋转的滑轮,通过这样设置,便于将所述电缆支架移动到需要支撑电缆的位置上。作为优选,所述滑轮均设有制动装置,通过这样设置,若所述滑轮不设有制动装置,则工作人员拖拉电缆时,也会带动所述电缆支架移动,改变所述电缆的支撑点,甚至会使得所述电缆支架倾倒;所述滑轮设有制动装置,将所述电缆支架移动到需要支撑电缆的位置上后,锁上所述制动装置使得所述电缆支架固定。作为优选,所述滚轮的外表面呈弧形,所述滚轮的周面呈弧形,所述滚轮的半径沿轴向从中心向两端递增,通过这样设置,当工作人员拖拉电缆沿所述横梁的宽度方向移动时,所述电缆会沿着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摆动,所述滚轮的外表面呈弧形,所述滚轮的半径沿轴向从中心向两端递增,即所述滚轮两端的半径大于所述滚轮内侧的半径,避免所述电缆沿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摆动时脱离所述滚轮。作为优选,所述滚轮两端的端面设有沉孔槽,所述沉孔槽内设有滚动轴承,所述滚动轴承的端面贴合在所述沉孔槽的底面,所述滚动轴承的外圈与所述沉孔槽过盈配合,所述滚动轴承的内圈与所述固定轴过盈配合,通过这样设置,当工作人员拖拉电缆沿所述横梁的宽度方向移动时,所述电缆会带动所述滚轮绕着所述固定轴的中心线方向旋转,所述滚轮及所述固定轴之间设有滚动轴承,使得所述滚轮能顺畅地旋转,便于工作人员拖拉所述电缆,省时省力,加快施工进度。作为优选,两个所述连接杆之间设有连接梁,所述连接梁与所述横杆相互平行,通过这样设置,提高所述电缆支架的结构强度,使得所述电缆支架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好。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取得了有益的技术效果:1、将所述电缆支架放置在电缆支撑点的位置上,将所述电缆放置在所述滚轮上,工作人员拖动电缆沿所述横梁的宽度方向移动时,所述滚轮对所述电缆起到支撑及引导的作用,便于工作人员拖拉所述电缆,省时省力,加快施工进度,并且所述滚轮与所述电缆之间为滚动摩擦,摩擦力小,避免电缆在敷设过程中受损,避免需要对电缆进行维修,降低生产成本。2、由于所述竖杆可以相对所述连接杆沿所述竖杆的长度方向伸缩,从而调整所述电缆支架的高度,使得电缆支架可以适用于不同的环境情况,适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5的滚轮示意图。其中,各附图标记所指代的技术特征如下:1、框架;1.1、竖杆;1.1.1、通孔;1.2、横杆;2、底座;2.1、固定块;2.2、加强块;2.3、连接杆;2.3.1、定位孔;3、滚轮;3.1、端部;3.2、直筒部;4、固定轴;5、支撑杆;6、横梁;6.1、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下述具体实施例。实施例1:参考图1,本实施例公开了电缆支架,包括框架1、底座2、横梁6及滚轮3,框架1包括横杆1.2及分别连接横杆1.2两端的竖杆1.1,横杆1.2及两个竖杆1.1一体成型,底座2包括呈长方体的固定块2.1及设置在固定块2.1的上表面中心且与固定块2.1的上表面垂直的连接杆2.3,竖杆1.1嵌入连接杆2.3内,并且竖杆1.1与连接杆2.3相连,横梁6固定在横梁6两端的两个竖杆1.1之间,横梁6与横杆1.2相互平行,且横梁6位于连接杆2.3的上方;横梁6上设有两个沿横梁6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支撑杆5,两个支撑杆5之间设有固定轴4,固定轴4与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缆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底座、横梁及滚轮,所述框架包括横杆及分别连接所述横杆两端的竖杆,所述底座包括固定块及设置在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中心且与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垂直的连接杆,所述竖杆嵌入所述连接杆内,并且所述竖杆与所述连接杆相连,所述横梁固定在所述横杆两端的所述竖杆之间,所述横梁与所述横杆相互平行,且所述横梁位于所述连接杆的上方;所述横梁上设有两个沿所述横梁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之间设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与所述横梁相互平行,所述固定轴上套有用于支撑和引导电缆的所述滚轮。/n

【技术特征摘要】
1.电缆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底座、横梁及滚轮,所述框架包括横杆及分别连接所述横杆两端的竖杆,所述底座包括固定块及设置在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中心且与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垂直的连接杆,所述竖杆嵌入所述连接杆内,并且所述竖杆与所述连接杆相连,所述横梁固定在所述横杆两端的所述竖杆之间,所述横梁与所述横杆相互平行,且所述横梁位于所述连接杆的上方;所述横梁上设有两个沿所述横梁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之间设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与所述横梁相互平行,所述固定轴上套有用于支撑和引导电缆的所述滚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的上部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设有内螺纹,所述竖杆设有若干沿所述竖杆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的通孔,若干所述通孔的圆心均与所述定位孔的圆心处于同一竖平面上,所述连接杆上设有贯穿所述定位孔及所述通孔的定位棒,所述定位棒设有与所述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上设有沿所述横梁长度方向延伸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两个滑块,两个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润槐叶智铭叶志锋麦建杰温必文关国权陈富强李继刚纪俊明钟锦基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南方电力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