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缆敷设装置,包括基座、位于所述基座上表面两侧的罩壳、位于两个所述罩壳中的输送履带、安装在所述罩壳上且用于驱动两个所述输送履带的电机,所述基座上设置有控制两侧所述输送履带之间间距的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固定两侧所述罩壳底部的螺母座、与两个所述螺母座螺纹连接的双向丝杆、与所述双向丝杆的两端转动连接且固定在所述基座上表面的轴承座、位于所述轴承座两侧且与所述基座上表面固定连接的支撑板、开设在所述支撑板上且长度方向与所述罩壳长度方向垂直的滑槽、固定在两侧所述罩壳底部且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的滑块。可改变两侧输送履带之间的距离,提高敷设装置的适用范围。
A cable lay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敷设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力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缆敷设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发展提高,城市电网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传统的人工敷设电缆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要求。为了减轻敷设电缆的劳动强度和确保施工质量,目前国内已经开发出了多种用于牵引输送电缆的电缆输送机。目前,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04261192B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在敷设电缆时用于牵引输送电缆的电缆转弯输送机,包括机架,在机架上设置有工作台,工作台上设置有两组相互配合的履带输送装置,机架两端分别设置一个支架,在工作台底部安装有用于驱动履带输送装置的驱动机构,其特征是:每组所述履带输送装置均包括主动轴与从动轴,输送链条张紧于主动轴、从动轴两者的链轮上,并在所述输送链条表面固定连接有环形履带,两条环形履带之间形成电缆通道,所述电缆通道呈弧形状孔。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两组相互配合的履带输送装置之间的距离一定,不能够应对不同大小直径的电缆,因此,输送机的适用范围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缆敷设装置,可改变两侧输送履带之间的距离,提高敷设装置的适用范围。本技术的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电缆敷设装置,包括基座、位于所述基座上表面两侧的罩壳、位于两个所述罩壳中的输送履带、安装在所述罩壳上且用于驱动两个所述输送履带的电机,所述基座上设置有控制两侧所述输送履带之间间距的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固定两侧所述罩壳底部的螺母座、与两个所述螺母座螺纹连接的双向丝杆、与所述双向丝杆的两端转动连接且固定在所述基座上表面的轴承座、位于所述轴承座两侧且与所述基座上表面固定连接的支撑板、开设在所述支撑板上且长度方向与所述罩壳长度方向垂直的滑槽、固定在两侧所述罩壳底部且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的滑块。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改变两侧输送履带之间的距离时,通过转动双向丝杆可以使得双向丝杆上的螺母座相互靠拢或者分离,从而可以带动两侧的输送履带相互靠拢或者分离,进而可以适应不同直径的电缆,因而提高敷设装置的适用范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座上设置有引导电缆的引导机构,所述引导机构包括位于所述输送履带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且安装在所述基座上的下导向架、安装在所述下导向架之间的下导向辊、在所述下导向架中上下移动的上导向架、安装在所述上导向架之间的上导向辊、螺纹连接在所述下导向架上的锁紧旋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敷设装置上的电缆可以通过下导向辊和上导向辊进行导向,当改变输送履带后,将锁紧旋钮旋松,可以改变上导向辊与下导向辊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适用不同直径的电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导向辊和所述上导向辊的长度大于两侧所述输送履带之间的最大距离。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下导向辊和上导向辊的长度大于两侧输送履带之间的最大距离,可以保证在改变电缆直径的情况下,下导向辊和上导向辊的长度仍能适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导向辊和所述上导向辊上套设有橡胶套。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套为软性材质,从而可以减少导向辊对电缆造成破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双向丝杆的其中一端穿过所述轴承座位于所述轴承座的外部,位于所述轴承座外部一端的所述双向丝杆固定连接有手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手轮可以便于操作人员转动双向丝杆,节省了操作人员力气。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双向丝杆位于所述手轮的一端设置有锁组件,所述锁组件包括套设在所述双向丝杆上且与所述轴承座固定连接的锁盘、开设在所述锁盘上的锁孔、固定在所述双向丝杆上的转动盘、开设在所述转动盘上的通孔、可拆卸插接在所述锁盘上的锁芯,所述锁芯同时穿过所述锁孔和所述通孔。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两侧的输送履带之间的距离改变后,可以将锁芯穿过转动盘上的通孔插入锁盘上的锁孔,从而可以对双向丝杆的转动进行锁定,减少丝杆发生转动的可能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芯与所述手轮之间系有绳索。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手轮是焊接在双向丝杆的一端上的,从而利用绳索可以减少锁芯丢失的可能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座的四个边角处固定连接有吊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移动敷设装置时,可以利用钢绳系在吊环上,从而便于敷设装置的移动。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控制机构的设置,转动双向丝杆可以使得双向丝杆上的螺母座相互靠拢或者分离,从而可以带动两侧的输送履带相互靠拢或者分离,进而可以适应不同直径的电缆,因而提高敷设装置的适用范围。2.通过设置引导机构,改变输送履带后,将锁紧旋钮旋松,从而可以改变上导向辊与下导向辊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适用不同直径的电缆。3.通过锁组件的设置,当两侧的输送履带之间的距离改变后,可以将锁芯穿过转动盘上的通孔插入锁盘上的锁孔,从而可以对双向丝杆的转动进行锁定,减少丝杆发生转动的可能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示意敷设装置的整体构造;图2是本技术的部分机构示意图,主要示意控制机构和引导机构的构造;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主要示意锁组件的构造。附图标记:1、基座;11、吊环;2、罩壳;3、输送履带;4、电机;5、控制机构;51、螺母座;52、双向丝杆;53、轴承座;54、支撑板;55、滑槽;56、滑块;6、引导机构;61、下导向架;62、下导向辊;63、上导向架;64、上导向辊;65、锁紧旋钮;7、橡胶套;8、手轮;9、锁组件;91、锁盘;92、锁孔;93、转动盘;94、通孔;95、锁芯;951、绳锁。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电缆敷设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基座1、罩壳2、输送履带3、电机4、控制机构5和引导机构6,罩壳2位于基座1上表面的两侧,输送履带3位于罩壳2内,电机4安装在罩壳2靠近基座1的一面且用于驱动输送履带3转动,控制机构5位于罩壳2与基座1之间且用于控制两侧输送履带3之间的间距,引导机构6位于输送履带3长度方向的两端且用于引导敷设装置中的电缆。利用控制机构5可以改变两侧输送履带3之间的距离,从而适应不同直径大小的电缆,提高了敷设装置的适用范围。如图2所示,控制机构5包括螺母座51、双向丝杆52、轴承座53、支撑板54、滑槽55、滑块56,螺母座51为两个,两个螺母座51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侧罩壳2靠近基座1的一面,且位于罩壳2的中间位置,并两个螺母座51的螺纹口朝向输送履带3的宽度方向;轴承座53为两个,两个轴承座53分别固定在基座1的上表面的两侧,且轴承座53的轴线与螺母座51的螺纹口的轴线共线;双向丝杆52与两个螺母座51螺纹连接,双向丝杆52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轴承座53转动连接,且双向丝杆52的其中一端穿过轴承座53位于轴承座53的外部,位于轴承座53外部的双向丝杆5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轮8;支撑板54为两个,两个支撑板54分别位于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敷设装置,包括基座(1)、位于所述基座(1)上表面两侧的罩壳(2)、位于两个所述罩壳(2)中的输送履带(3)、安装在所述罩壳(2)上且用于驱动两个所述输送履带(3)的电机(4),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控制两侧所述输送履带(3)之间间距的控制机构(5),所述控制机构(5)包括固定两侧所述罩壳(2)底部的螺母座(51)、与两个所述螺母座(51)螺纹连接的双向丝杆(52)、与所述双向丝杆(52)的两端转动连接且固定在所述基座(1)上表面的轴承座(53)、位于所述轴承座(53)两侧且与所述基座(1)上表面固定连接的支撑板(54)、开设在所述支撑板(54)上且长度方向与所述罩壳(2)长度方向垂直的滑槽(55)、固定在两侧所述罩壳(2)底部且与所述滑槽(55)滑动连接的滑块(5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敷设装置,包括基座(1)、位于所述基座(1)上表面两侧的罩壳(2)、位于两个所述罩壳(2)中的输送履带(3)、安装在所述罩壳(2)上且用于驱动两个所述输送履带(3)的电机(4),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控制两侧所述输送履带(3)之间间距的控制机构(5),所述控制机构(5)包括固定两侧所述罩壳(2)底部的螺母座(51)、与两个所述螺母座(51)螺纹连接的双向丝杆(52)、与所述双向丝杆(52)的两端转动连接且固定在所述基座(1)上表面的轴承座(53)、位于所述轴承座(53)两侧且与所述基座(1)上表面固定连接的支撑板(54)、开设在所述支撑板(54)上且长度方向与所述罩壳(2)长度方向垂直的滑槽(55)、固定在两侧所述罩壳(2)底部且与所述滑槽(55)滑动连接的滑块(5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敷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引导电缆的引导机构(6),所述引导机构(6)包括位于所述输送履带(3)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且安装在所述基座(1)上的下导向架(61)、安装在所述下导向架(61)之间的下导向辊(62)、在所述下导向架(61)中上下移动的上导向架(63)、安装在所述上导向架(63)之间的上导向辊(64)、螺纹连接在所述下导向架(61)上的锁紧旋钮(6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缆敷设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可可,赵玉开,孙杨杨,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高迪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