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转角敷设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58111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16: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电缆转角敷设轮,包括两个相同且平行间隔设置的支撑板,两个支撑板均包括上支撑板及下支撑板,上支撑板与下支撑板铰接连接,两个上支撑板的上部设有活动轴,上支撑板内设有吊耳,吊耳上部设有通孔,吊耳的下部两端穿设活动轴上,且分别贴合在两个上支撑板的内侧面,吊耳的下部两端之间设有套在活动轴上的保护套;两个下支撑板的下部设有若干沿垂直于铰接处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的固定轴,若干固定轴上均套有用于支撑和引导电缆的滚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增加电缆敷设的弯曲半径、便于电缆转角敷设、避免电缆受到磨损、操作简单、安装方便、省时省力、提高生产效率及降低生产成本。

Cable angle laying whe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缆转角敷设轮
本技术涉及电缆敷设辅助装置的
,具体涉及电缆转角敷设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电缆敷设过程中主要将电缆埋进电缆沟里,而电缆沟在设计和修建时,电缆沟存在多处转角处,转角处通常为直角且转角处较多,这样给施工造成了较大的难度,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对电缆本体造成损伤,增加了电缆故障的发生率,提高了维修成本。现有技术CN205104848U公开了电缆转角吊滑车,包括滑车支架,所述滑车支架包括对称设置的立支撑板和设置在两立支撑板之间的横支撑梁,两个立支撑板仲的一个为整体式立支撑板,另一个为由上板体和下板体组成的两段式立支撑板,所述两段式立支撑板的上板体可翻转的设置在下板体上,所述横支撑梁一端与整体式立支撑板上端固定连接,横支撑梁另一端与两段式立支撑板上板体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所述整体式立支撑板下部与两段式立支撑板下板体之间可转动的设置有用于支撑和引导电缆的滑轮,所述横支撑梁上设有挂钩。虽然该电缆转角吊滑车能够在电缆敷设过程中增大电缆的弯曲半径,但是由于该电缆转角吊滑车只有一侧是两段式立支撑板,不便于更换电缆;并且该横支撑梁为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缆转角敷设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相同的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平行间隔设置,两个所述支撑板均为两段分体式结构,两个所述支撑板均包括上支撑板及下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与所述下支撑板之间铰接连接,两个所述上支撑板的上部之间设有活动轴,两个所述上支撑板之间设有吊耳,所述吊耳的上部设有通孔,所述吊耳的下部穿设在所述活动轴上,并且所述吊耳的下部两端分别贴合在两个所述上支撑板的内侧面,所述吊耳的下部两端之间设有保护套,所述保护套可旋转地套在所述活动轴上;两个所述下支撑板的下部设有若干固定轴,若干所述固定轴沿平行于铰接处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若干所述固定轴上均套有用于支撑和引导所述电缆的滚轮。/n

【技术特征摘要】
1.电缆转角敷设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相同的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平行间隔设置,两个所述支撑板均为两段分体式结构,两个所述支撑板均包括上支撑板及下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与所述下支撑板之间铰接连接,两个所述上支撑板的上部之间设有活动轴,两个所述上支撑板之间设有吊耳,所述吊耳的上部设有通孔,所述吊耳的下部穿设在所述活动轴上,并且所述吊耳的下部两端分别贴合在两个所述上支撑板的内侧面,所述吊耳的下部两端之间设有保护套,所述保护套可旋转地套在所述活动轴上;两个所述下支撑板的下部设有若干固定轴,若干所述固定轴沿平行于铰接处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若干所述固定轴上均套有用于支撑和引导所述电缆的滚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转角敷设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包括两端的端部及位于所述端部内的直筒部,所述端部的外径相等且大于所述直筒部的外径,且所述端部与所述直筒部之间设有圆弧过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转角敷设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的半径与所述直筒部的半径之间的差值至少为所需敷设最大电缆的直径的三分之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转角敷设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的两端均设有阶梯槽,阶梯槽包括外层的圆弧槽及内层的直角槽,所述直角槽内设有轴承,所述轴承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润槐尹登峰叶智铭叶志锋麦建杰温必文关国权陈富强李继刚纪俊明钟锦基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南方电力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