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连接器连接结构及电缆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5766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15: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缆连接器连接结构及电缆连接器,旨在解决电缆连接器安装繁琐、维护困难和螺丝或\和螺母极易掉落的技术问题,所述电缆连接器连接结构包括套管、压接件及连接所述压接件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为螺栓与螺母的组合或\和单独的螺栓,所述压接件的压接距离可通过所述连接件调节,其中,所述压接件与所述连接件连接后整体置入所述套管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之间使用螺栓和螺母连接压接件,使得压接件的拆装和维护都很便捷,且螺栓和螺母连接压接件后整体置入套管内,可以有效解决螺栓和螺母易掉落的问题。

Cable connector connection structure and cable conn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缆连接器连接结构及电缆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电缆
,尤其涉及一种电缆连接器连接结构及电缆连接器。
技术介绍
一般的电缆连接器采用冷端接头并将冷端接头用螺丝拧紧后,缠绕电缆胶布并套防护套,或者采用热熔绝缘片热熔后密封安装,或者使用灌胶绝缘密封等方式。而这样的电缆连接器连接时需要专门工具制作冷端接头,拧紧螺栓,缠绕胶布或套上绝缘密封层,有的还采用热熔绝缘片热熔后密封安装或者使用灌胶绝缘密封等方式,步骤繁杂,安装时间较久又无法重复使用,维护时需将防护套或热缩管切除破坏,拆卸螺栓,维护完成之后需要重复制作冷端接头、拧紧螺栓,缠绕胶布或套上绝缘密封层,过程较久费时费力。因此,安装繁琐和维护困难。同时电缆连接器未对紧固螺丝进行保护措施,操作时因螺丝或/和螺母极易掉落,并且在户外的工作场所,螺丝或螺母掉落后很难找回,常常会影响电缆连接器的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内容,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缆连接器连接结构及电缆连接器,旨在解决电缆连接器安装繁琐、维护困难和螺丝或\和螺母极易掉落的技术问题。一种电缆连接器连接结构,包括套管、压接件及连接所述压接件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为螺栓与螺母的组合或\和单独的螺栓,所述压接件的压接距离可通过所述连接件调节,其中,所述压接件与所述连接件连接后整体置入所述套管内。进一步地,所述压接件包括压接片和固定件,所述两片压接片为第一压接片和第二压接片,所述两个固定件为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压接电缆时,所述第一压接片贴合在所述第一固定件内侧,所述第二压接片贴合在所述第二固定件内侧。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螺栓与螺母的组合,所述第一压接片和所述第二压接片上开设有第一压接孔,所述第一固定件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固定件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螺母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孔内,所述第一螺栓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压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螺母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套管开设有第一套管孔,其中,所述压接件整体置入所述套管内时,所述第一套管孔位置与所述第一连接孔位置对应。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二螺栓,所述第二压接片上开设有第二压接孔,所述第二固定件上开设有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二螺栓穿过所述第三连接孔和所述第二压接孔压接电缆。进一步地,所述套管上开设有第二套管孔,所述第二套管孔位置与所述第三连接孔位置对应。进一步地,所述套管内部设置有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件远离所述第一压接片的一侧设置为平面,所述第二固定件远离所述第二压接片的一侧也设置为平面,安装时,所述第一固定件的平面与所述第一平面配合,所述第二固定件的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配合。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件的平面与所述第一平面之间设置有一定间隙,所述第二固定件的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之间也设置有一定间隙。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缆连接器,该电缆连接器包括前述的电缆连接器连接结构。本技术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电缆连接器直接采用螺栓和螺母等连接件实现压接件的连接,拆装和维护方便,可提高电缆连接器安装的效率和维护便利性;(2)固定件和压接片在使用螺栓和螺母连接后整体置入在套管内,螺栓和螺母不易掉落;(3)套管上开设有套管孔,通过套管孔便可调节连接固定件和压接片的螺栓,因而可以形成对螺栓和螺母的掉落防护,调节过程中螺栓和螺母不会掉落,且压接片之间的距离调节也很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电缆连接器连接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电缆连接器连接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电缆连接器连接结构的压接片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电缆连接器连接结构的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电缆连接器连接结构的套管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电缆连接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电缆连接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电缆连接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电缆连接器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电缆连接器的前盖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电缆连接器的防水胶垫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电缆连接器100电缆连接器连接结构200壳体10第一空间11第二空间12外螺纹13前盖20内螺纹21垫片30防水胶垫40第一圆孔41、42第二圆孔43压接件50套管51第一平面511第二平面512第一套管孔513、514第二套管孔515固定件52第一固定件521第二固定件522固定槽523、524、525、526第一连接孔527、528第二连接孔529、5210第三连接孔5211压接片53第一压接片531第二压接片532第一压接槽533、534、535、536第二压接槽537、538第一压接孔539、5310、5311、5312第二压接孔5313连接件54第一螺栓541、542第二螺栓543螺母544、545电缆300第一电缆301、302第二电缆30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非用于描述特定顺序。为使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包括”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实施例1图1、图2示出了本实施例1的电缆连接器连接结构200的结构示意图,电缆连接器连接结构200包括套管51、压接件50和连接该压接件50的连接件54,其中,压接件50与连接件54连接后整体置入套管51,进而使得连接件54不易掉。如图1、图2所示,连接件5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连接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管、压接件及连接所述压接件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螺栓与螺母的组合或\和单独的螺栓,所述压接件的压接距离可通过所述连接件调节,其中,所述压接件与所述连接件连接后整体置入所述套管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连接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管、压接件及连接所述压接件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螺栓与螺母的组合或\和单独的螺栓,所述压接件的压接距离可通过所述连接件调节,其中,所述压接件与所述连接件连接后整体置入所述套管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连接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件包括压接片和固定件,所述两片压接片为第一压接片和第二压接片,所述两个固定件为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压接电缆时,所述第一压接片贴合在所述第一固定件内侧,所述第二压接片贴合在所述第二固定件内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连接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螺栓与螺母的组合,所述第一压接片和所述第二压接片上开设有第一压接孔,所述第一固定件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固定件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螺母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孔内,所述第一螺栓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压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螺母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缆连接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开设有第一套管孔,其中,所述压接件整体置入所述套管内时,所述第一套管孔位置与所述第一连接孔位置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国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真如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