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源与配电一体化装置及多功能智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1303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电源与配电一体化装置及多功能智能装置,智能电源与配电一体化装置包括外壳、至少一个电气模块及电力电子模块,所述外壳包括中空的壳体、位于所述壳体两端的第一盖板及第二盖板,所述壳体、所述第一盖板及所述第二盖板形成有密闭的收容腔,所述收容腔用于收容至少一个所述电气模块及所述电力电子模块,所述壳体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壳体侧壁的外侧形成有散热部。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外壳通过壳体、第一盖板及第二盖板形成一密闭的收容腔,能够防止水或灰尘、烟雾颗粒等侵入至收容腔内,进而避免内部的电气模块及所述电力电子模块因水的侵入而发生短路、漏电、电路腐蚀等情况,延长使用寿命。延长使用寿命。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电源与配电一体化装置及多功能智能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智能电源与配电一体化装置及多功能智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城乡交通、智慧城市建设事业的发展,城乡或道路用多功能智能杆、智慧路灯杆系统(包含但并不限于智能照明、公共WIFI或移动通信、加装传感器或视频的城市监控、公共广播、一键呼叫、信息发布交互、道路信号灯、物体识别、辅助充电功能的户外道路公共设施)等多功能智能电源与配电装置应用愈加普遍。
[0003]但是,由于其内部的空间狭窄,现有的智能杆或智慧路灯杆系统等多功能智能电源与配电装置通常设置在多功能智能装置的外部或密封不太好的多功能智能装置的下端的设备仓内。由于这些安装于户外道路的设施环境较为恶劣,暴雨与灰尘或烟雾颗粒等容易侵入多功能智能电源与配电装置,出现短路、漏电、电路腐蚀等情况,且过高的户外温度也会导致内部的多功能智能电源与配电装置出现过热死机现象,从而会影响设备与负载的正常使用而造成服务停顿,更有甚者造成设备损坏与影响道路行人的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提供一种防水、防尘、防烟雾颗粒、散热性能俱佳、结构紧凑的智能电源与配电一体化装置及多功能智能装置。
[0005]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上所涉及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电源与配电一体化装置,其包括外壳、至少一个电气模块及电力电子模块,所述外壳包括中空的壳体、位于所述壳体两端的第一盖板及第二盖板,所述壳体、所述第一盖板及所述第二盖板形成有密闭的收容腔,所述收容腔用于收容至少一个所述电气模块及所述电力电子模块,所述壳体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壳体侧壁的外侧形成有散热部。
[0006]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部由多个散热鳍片间隔排列设置构成。
[0007]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智能电源与配电一体化装置还包括呼吸阀,其设置于所述外壳,用于使所述外壳的内部和外部的气压平衡。
[0008]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智能电源与配电一体化装置还包括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的安装板,至少一个所述电气模块及所述电力电子模块可装卸地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
[0009]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的一侧选择性地开设有窗口,至少一个所述电气模块的一部分露出于所述窗口。
[0010]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壳选择性地设置有窗罩,所述窗罩包括视窗盖,所述视窗盖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视窗盖盖设于所述窗口,当所述视窗盖转动至打开状态时,能够对至少一个所述电气模块及所述电力电子模块进行操作;当所述视窗盖转动至关闭状态时,所述收容腔成封闭状态。
[0011]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窗罩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以包围所述窗口的周缘的方式设置,所述密封件设置于所述视窗盖与所述壳体之间。
[0012]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窗罩还包括底座,所述视窗盖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的收容视窗盖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收容有密封圈。
[0013]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智能电源与配电一体化装置还包括第一线缆,所述第一线缆贯穿设置在所述第一盖板上,所述第一线缆的一端用于电连接外部设备,另一端电连接至少一个所述电气模块,所述第一线缆通过具有密封功能的穿线板或格兰头与所述第一盖板密封连接。
[001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多功能智能装置,其包括上述所述的智能电源与配电一体化装置。
[0015]根据本技术,外壳通过壳体、第一盖板及第二盖板形成一密闭的收容腔,能够防止水、灰尘或烟雾颗粒等侵入至收容腔内,进而避免内部的电气模块及所述电力电子模块因水、灰尘或烟雾颗粒的侵入而发生短路、漏电、电路腐蚀等情况,有效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智能电源与配电一体化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0018]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智能电源与配电一体化装置沿II

II线的截面图。
[0019]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智能电源与配电一体化装置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图。
[0020]图4是表示图1所述的智能电源与配电一体化装置拆下外壳后的立体结构图。
[0021]图5是图4所示的智能电源与配电一体化装置的一角度分解示意图。
[0022]图6是图5所示的智能电源与配电一体化装置的另一角度的分解示意图。
[0023]图7是本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智能电源与配电一体化装置的分解示意图,是与图5对应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5]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6][第一实施方式][0027]请结合参阅图1及图2,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智能电源与配电一体化装置100。该智能电源与配电一体化装置100可应用于城乡多功能智能杆、智慧照明杆、交通行业机电系统、城市安防系统、旅游景区监控系统、移动通信基站、智能家居系统等多种应用场合。当然,也可以内置或外挂于任何所需的环境,在此不作限定。在本实施方式中,以智能电源与配电一体化装置100内置于智慧灯杆内进行说明。
[0028]本技术提供的智能电源与配电一体化装置100包括外壳10、安装板30以及至
少一个电气模块及电力电子模块。安装板30、至少一个电气模块及电力电子模块收容于外壳10内。智能电源与配电一体化装置100将外部电源装置(未图示)的电力提供给至少一个电气模块、电力电子模块以及外部设备(例如,照明装置或摄像装置等)。
[0029]请结合参阅图1及图3,外壳10包括中空的壳体11及设置于壳体11两端的第一盖板12及第二盖板13。壳体11、第一盖板12及第二盖板13形成密闭的收容腔14。
[0030]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11的外轮廓为细长的圆柱状,如此,外壳10整体的外轮廓为细长的结构,便于收容于灯杆内部。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外壳10的外轮廓也可以为其它的形状,在此不作限定。
[0031]请结合参阅图4、图5及图6,电力电子模块包括AC/DC整流模块40、电源控制电路板50,至少一个电气模块包括智能复位断路器61、微型断路器62、防雷器63、监测器64以及计量仪表65中的至少一个,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调整,在此不作限定。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电源与配电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外壳、至少一个电气模块及电力电子模块,所述外壳包括中空的壳体、位于所述壳体两端的第一盖板及第二盖板,所述壳体、所述第一盖板及所述第二盖板形成有密闭的收容腔,所述收容腔用于收容至少一个所述电气模块及所述电力电子模块,所述壳体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壳体侧壁的外侧形成有散热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源与配电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部由多个散热鳍片间隔排列设置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源与配电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电源与配电一体化装置还包括呼吸阀,其设置于所述外壳,用于使所述外壳的内部和外部的气压平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源与配电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电源与配电一体化装置还包括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的安装板,至少一个所述电气模块及所述电力电子模块可装卸地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电源与配电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一侧选择性地开设有窗口,至少一个所述电气模块的一部分露出于所述窗口。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电源与配电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国栋郭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真如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