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框组件、触摸显示屏及交互智能平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55846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1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面框组件、触摸显示屏及交互智能平板,其中面框组件包括边框、固定支架及防护屏。固定支架的一端安装于边框上。固定支架的另一端上开设有容胶槽,在容胶槽内填充胶水。防护屏设置于固定支架开设有容胶槽的一侧,通过容胶槽内的胶水粘结在固定支架上,进而实现防护屏通过固定支架在边框上的安装。固定支架的另一端上还开设有第一溢胶槽,第一溢胶槽与容胶槽并列设置,且位于容胶槽靠近边框的一侧。在粘结的过程中,若防护屏将容胶槽内的胶水挤出,则胶水会进一步流入到第一溢胶槽内,而不会流向边框,有效避免边框与防护屏和/或固定支架之间粘结在一起,进而避免影响边框与防护屏及固定支架的拆装。

Face frame components, touch screen and interactive intelligent pa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面框组件、触摸显示屏及交互智能平板
本技术涉及显示屏结构
,特别是涉及一种面框组件、触摸显示屏及交互智能平板。
技术介绍
传统的显示屏会设置防护屏,通过防护屏实现显示屏内部背光模组等结构的防护作用。一般防护屏会通过胶水固定在固定支架上,再通过固定支架安装在显示屏的边框上,进而实现防护屏的安装固定。然而,在安装的过程中,由于胶水的可流动性,导致防护屏与固定支架之间胶水容易溢出,进而导致防护屏和/或固定支架粘结在边框上,影响边框与防护屏及固定支架的拆装。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避免影响边框与防护屏及固定支架之间拆装的面框组件、触摸显示屏及交互智能平板。一种面框组件,包括:边框;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一端安装于所述边框上,所述固定支架的另一端上开设有容胶槽与第一溢胶槽,所述第一溢胶槽位于所述容胶槽靠近所述边框的一侧;及防护屏,所述防护屏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开设有所述容胶槽的一侧,并胶结于所述固定支架上。上述面框组件在使用时,将固定支架的一端安装于边框上。由于固定支架的另一端上开设有容胶槽,在容胶槽内填充胶水。将防护屏设置于固定支架开设有容胶槽的一侧,通过容胶槽内的胶水粘结在固定支架上,进而实现防护屏通过固定支架在边框上的安装。由于固定支架的另一端上还开设有第一溢胶槽,第一溢胶槽位于容胶槽靠近边框的一侧。进而,在粘结的过程中,若防护屏将容胶槽内的胶水挤出,则胶水会进一步流入到第一溢胶槽内,而不会流向边框,有效避免边框与防护屏和/或固定支架之间粘结在一起,进而避免影响边框与防护屏及固定支架的拆装。下面对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说明: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支架的另一端形成有支撑部及限位部,所述容胶槽开设于所述支撑部上,所述支撑部能够抵接于所述防护屏的内表面上,所述限位部抵接于所述防护屏的侧壁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溢胶槽形成于所述限位部与所述支撑部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朝向所述防护屏的表面上还开设有第二溢胶槽,所述第二溢胶槽位于所述容胶槽背向于所述第一溢胶槽的一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红外发射组件及滤光条,所述边框上形成有安装槽,所述红外发射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槽的一侧开口,所述滤光条安装于所述安装槽的开口处,并位于所述防护屏背向于所述容胶槽的一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滤光条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安装槽开口处的内壁上,所述滤光条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防护屏背向于所述容胶槽的一侧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滤光条的一端形成有第一安装部,所述安装槽开口处朝向所述防护屏的内壁上形成有第一配合槽,所述第一安装部穿设于所述第一配合槽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开口处与所述第一配合槽相对的内壁上形成有第二配合槽,所述滤光条的另一端上形成有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穿设于所述第二配合槽内,其中所述滤光条的另一端上未形成所述第二安装部的部分抵接于所述防护屏上。一种触摸显示屏,包括:如上所述的面框组件,所述防护屏背向于所述容胶槽的表面为防护面;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设置于所述防护屏背向于所述防护面的一侧;及背板,所述背板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背向于所述防护屏的一侧,所述背板安装在所述边框上。一种交互智能平板,包括如上所述的触摸显示屏。上述触摸显示屏及交互智能平板,在使用时,将固定支架的一端安装于边框上。由于固定支架的另一端上开设有容胶槽,在容胶槽内填充胶水。将防护屏设置于固定支架开设有容胶槽的一侧,通过容胶槽内的胶水粘结在固定支架上,进而实现防护屏通过固定支架在边框上的安装。由于固定支架的另一端上还开设有第一溢胶槽,第一溢胶槽与容胶槽并列设置,且位于容胶槽靠近边框的一侧。进而,在粘结的过程中,若防护屏将容胶槽内的胶水挤出,则胶水会进一步流入到第一溢胶槽内,而不会流向边框,有效避免边框与防护屏和/或固定支架之间粘结在一起,进而避免影响边框与防护屏及固定支架的拆装。进一步将背光模组设置于防护屏背向于防护面的一侧,将背板设置于背光模组背向于防护屏的一侧,并装在边框上。通过防护屏能够有效保护背光模组。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例中的面框组件的局部剖视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0、面框组件,100、防护屏,200、固定支架,210、容胶槽,220、第一溢胶槽,230、支撑部,240、限位部,300、边框,310、安装槽,320、第一配合槽,330、第二配合槽,400、滤光条,410、第一安装部,420、第二安装部,20、背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请参阅图1及图2,一实施例中的面框组件10,包括边框300、固定支架200及防护屏100,至少能够有效避免防护屏100和/或固定支架200粘结在边框300上,进而避免影响边框300与防护屏100及固定支架200的拆装。具体地,固定支架200的一端安装于边框300上,固定支架200的另一端上开设有容胶槽210与第一溢胶槽220,第一溢胶槽220位于容胶槽210靠近边框300的一侧。防护屏100设置于固定支架200开设有容胶槽210的一侧,并胶结于固定支架200上。上述面框组件10在使用时,将固定支架200的一端安装于边框300上。由于固定支架200的另一端上开设有容胶槽210,在容胶槽210内填充胶水。将防护屏100设置于固定支架200开设有容胶槽210的一侧,通过容胶槽210内的胶水粘结在固定支架200上,进而实现防护屏100通过固定支架200在边框300上的安装。由于固定支架200的另一端上还开设有第一溢胶槽220,第一溢胶槽220位于容胶槽210靠近边框300的一侧。进而,在粘结的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面框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边框;/n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一端安装于所述边框上,所述固定支架的另一端上开设有容胶槽与第一溢胶槽,所述第一溢胶槽位于所述容胶槽靠近所述边框的一侧;及/n防护屏,所述防护屏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开设有所述容胶槽的一侧,并胶结于所述固定支架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框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边框;
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一端安装于所述边框上,所述固定支架的另一端上开设有容胶槽与第一溢胶槽,所述第一溢胶槽位于所述容胶槽靠近所述边框的一侧;及
防护屏,所述防护屏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开设有所述容胶槽的一侧,并胶结于所述固定支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的另一端形成有支撑部及限位部,所述容胶槽开设于所述支撑部上,所述支撑部能够抵接于所述防护屏的内表面上,所述限位部抵接于所述防护屏的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溢胶槽形成于所述限位部与所述支撑部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面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朝向所述防护屏的表面上还开设有第二溢胶槽,所述第二溢胶槽位于所述容胶槽背向于所述第一溢胶槽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面框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红外发射组件及滤光条,所述边框上形成有安装槽,所述红外发射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槽的一侧开口,所述滤光条安装于所述安装槽的开口处,并位于所述防护屏背向于所述容胶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景焕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