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55418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1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液晶显示模组,包括下铁板、胶框、背光模组和显示屏;所述背光模组包括灯条、导光板、反射膜、扩散膜、下增光膜和上增光膜;所述灯条安装槽上设置有双面胶;所述灯条固定在所述灯条安装槽内,并且所述灯条粘接在所述双面胶上;所述导光板设置在所述固定边框和所述导光板安装槽内;所述导光板的一侧紧贴所述灯条的发光面,并且所述导光板的该侧粘接在所述双面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背光模组的组成部分结构稳固,相互之间不容易造成移位的情况,产品成像效果好。

LCD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晶显示模组
本技术属于液晶显示领域,具体涉及液晶显示模组。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模组(LiquidCrystalDisplay,LCD)具有机身薄、省电、无辐射等众多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移动电话、掌上电脑(PersonalDigitalAssistant,PDA)、数码相机、计算机屏幕或笔记本电脑屏幕等。现有的部分液晶显示模组,背光模组的组成部分结构不够稳固,相互之间容易造成移位的情况,导致产品成像效果不够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稳固的液晶显示模组。本技术为实现其技术效果而采用的解决方案为:液晶显示模组,包括下铁板、胶框、背光模组和显示屏;所述下铁板的侧边向上折形成固定边框;所述固定边框的框壁设置有固定孔;所述胶框设置在所述下铁板的顶部;所述胶框的外侧设置有固定凸块;所述固定凸块设置在所述固定孔内;所述胶框的底部设置有导光板安装槽;所述导光板安装槽的一侧设置有灯条安装槽;所述胶框的顶部设置有显示屏安装槽;所述背光模组包括灯条、导光板、反射膜、扩散膜、下增光膜和上增光膜;所述灯条安装槽上设置有双面胶;所述灯条固定在所述灯条安装槽内,并且所述灯条粘接在所述双面胶上;所述导光板设置在所述导光板安装槽内;所述导光板的一侧紧贴所述灯条的发光面,并且所述导光板的该侧粘接在所述双面胶上;所述反射膜设置在所述下铁板和所述导光板之间;所述扩散膜、所述下增光膜和所述上增光膜由下到上依次层叠在所述导光板的顶部;所述扩散膜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遮光胶;所述第一遮光胶挡靠在所述灯条安装槽所在的所述胶框的一侧的内侧;所述显示屏设置在所述显示屏安装槽内,并且所述显示屏叠靠在所述上增光膜的顶部;所述显示屏的一侧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固定在所述下铁板的底部;所述电路板分别与所述灯条以及所述显示屏电性连接。优选地,所述固定边框的边角设置有保护缺口。优选地,所述导光板安装槽的内侧设置有卡口;所述扩散膜、所述下增光膜和所述上增光膜的侧边设置有卡片;所述卡片卡置在所述卡口内。优选地,所述导光板安装槽的内侧设置有第一限位槽;所述卡口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内侧;所述上增光膜的所述卡片上设置有第二遮光胶;所述第二遮光胶粘贴在所述第一限位槽上,并且所述第二遮光胶遮挡在所述卡口的上方。优选地,所述导光板安装槽上设置有第二限位槽;所述扩散膜、所述下增光膜和所述上增光膜的侧边设置有限位片;所述限位片设置在所述第二限位槽内。优选地,所述显示屏以及所述灯条与所述电路板之间电性连接有FPC柔性电路板。优选地,所述固定边框和所述显示屏安装槽的同一侧设置有开口;所述FPC柔性电路板一端与所述灯条和所述显示屏电性连接;所述FPC柔性电路板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开口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优选地,所述固定边框一侧顶部向内侧翻卷形成所述开口。优选地,还包括有固定胶;所述固定胶粘接在所述显示屏的顶部侧边、所述固定边框的外侧和所述下铁板的底部侧边;所述固定胶粘接在所述FPC柔性电路板的外侧。优选地,所述电路板的外侧包覆有一层高温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灯条除了使用现有的固定方式固定在灯条安装槽上外,还额外配置双面胶粘接,使灯条的安装更加稳固,同时导光板的入光面粘接在双面胶上,保证导光板与所述灯条之间不会发生移位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液晶显示模组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液晶显示模组俯视图(电路板摊开);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液晶显示模组仰视图(电路板装好);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下铁板和固定边框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胶框仰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胶框俯视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扩散膜俯视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下增光膜俯视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上增光膜俯视图。标识说明:1-下铁板,2-胶框,21-固定凸块,22-导光板安装槽,221-灯条安装槽,23-显示屏安装槽,231-卡口,232-第一限位槽,233-第二限位槽,3-背光模组,31-灯条,32-导光板,33-反射膜,34-扩散膜,35-下增光膜,36-上增光膜,4-显示屏,5-固定边框,51-固定孔,52-保护缺口,6-双面胶,7-电路板,8-卡片,9-第二遮光胶,10-限位片,110-FPC柔性电路板,120-开口,130-固定胶,140-高温胶,150-第一遮光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在”或“设置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固定连接在”另一个元件时,它可以是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或胶合连接等常见的固定连接方式。请参考图1-9,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公开了液晶显示模组,包括下铁板1、胶框2、背光模组3和显示屏4;所述下铁板1的侧边向上折形成固定边框5;所述固定边框5的框壁设置有固定孔51;所述胶框2设置在所述下铁板1的顶部;所述胶框2的外侧设置有固定凸块21;所述固定凸块21设置在所述固定孔51内;所述胶框2的底部设置有导光板安装槽22;所述导光板安装槽22的一侧设置有灯条安装槽221;所述胶框2的顶部设置有显示屏安装槽23;所述背光模组3包括灯条31、导光板32、反射膜33、扩散膜34、下增光膜35和上增光膜36;所述灯条安装槽221上设置有双面胶6;所述灯条31固定在所述灯条安装槽221内,并且所述灯条31粘接在所述双面胶6上;所述导光板32设置在所述导光板安装槽23内;所述导光板32的一侧紧贴所述灯条31的发光面,并且所述导光板32的该侧粘接在所述双面胶6上;所述反射膜33设置在所述下铁板1和所述导光板32之间;所述扩散膜34、所述下增光膜35和所述上增光膜36由下到上依次层叠在所述导光板32的顶部;所述扩散膜34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遮光胶150;所述第一遮光胶150挡靠在所述灯条安装槽221所在的所述胶框2的一侧的内侧,用于防止灯条31发出的灯光出现漏光的情况;所述显示屏4设置在所述显示屏安装槽23内,并且所述显示屏4叠靠在所述上增光膜36的顶部;所述显示屏4的一侧设置有电路板7;所述电路板7固定在所述下铁板1的底部;所述电路板7分别与所述灯条31以及所述显示屏4电性连接。具体地,所述固定边框5的边角设置有保护缺口52,避免固定边框5的内角与胶框2的外边角发生挤磨。具体地,所述显示屏安装槽23的内侧设置有卡口231,所述扩散膜34、所述下增光膜35和所述上增光膜36的侧边设置有卡片8,所述卡片8卡置在所述卡口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液晶显示模组,包括下铁板、胶框、背光模组和显示屏;其特征在于:/n所述下铁板的侧边向上折形成固定边框;所述固定边框的框壁设置有固定孔;所述胶框设置在所述下铁板的顶部;所述胶框的外侧设置有固定凸块;所述固定凸块设置在所述固定孔内;所述胶框的底部设置有导光板安装槽;所述导光板安装槽的一侧设置有灯条安装槽;所述胶框的顶部设置有显示屏安装槽;/n所述背光模组包括灯条、导光板、反射膜、扩散膜、下增光膜和上增光膜;所述灯条安装槽上设置有双面胶;所述灯条固定在所述灯条安装槽内,并且所述灯条粘接在所述双面胶上;所述导光板设置在所述导光板安装槽内;所述导光板的一侧紧贴所述灯条的发光面,并且所述导光板的该侧粘接在所述双面胶上;所述反射膜设置在所述下铁板和所述导光板之间;所述扩散膜、所述下增光膜和所述上增光膜由下到上依次层叠在所述导光板的顶部;所述扩散膜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遮光胶;所述第一遮光胶挡靠在所述灯条安装槽所在的所述胶框的一侧的内侧;/n所述显示屏设置在所述显示屏安装槽内,并且所述显示屏叠靠在所述上增光膜的顶部;所述显示屏的一侧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固定在所述下铁板的底部;所述电路板分别与所述灯条以及所述显示屏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液晶显示模组,包括下铁板、胶框、背光模组和显示屏;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铁板的侧边向上折形成固定边框;所述固定边框的框壁设置有固定孔;所述胶框设置在所述下铁板的顶部;所述胶框的外侧设置有固定凸块;所述固定凸块设置在所述固定孔内;所述胶框的底部设置有导光板安装槽;所述导光板安装槽的一侧设置有灯条安装槽;所述胶框的顶部设置有显示屏安装槽;
所述背光模组包括灯条、导光板、反射膜、扩散膜、下增光膜和上增光膜;所述灯条安装槽上设置有双面胶;所述灯条固定在所述灯条安装槽内,并且所述灯条粘接在所述双面胶上;所述导光板设置在所述导光板安装槽内;所述导光板的一侧紧贴所述灯条的发光面,并且所述导光板的该侧粘接在所述双面胶上;所述反射膜设置在所述下铁板和所述导光板之间;所述扩散膜、所述下增光膜和所述上增光膜由下到上依次层叠在所述导光板的顶部;所述扩散膜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遮光胶;所述第一遮光胶挡靠在所述灯条安装槽所在的所述胶框的一侧的内侧;
所述显示屏设置在所述显示屏安装槽内,并且所述显示屏叠靠在所述上增光膜的顶部;所述显示屏的一侧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固定在所述下铁板的底部;所述电路板分别与所述灯条以及所述显示屏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边框的边角设置有保护缺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安装槽的内侧设置有卡口;所述扩散膜、所述下增光膜和所述上增光膜的侧边设置有卡片;所述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平海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鸿能海电子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