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轨道位移检测的棱镜结构
本专利技术创造涉及一种棱镜结构,尤其是一种用于轨道位移检测的棱镜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在对轨道进行位移检测时,常常需要用到角锥棱镜进行光线反射,从而由远端的检测仪器进行反射光线接收以判断是否出现移位,角锥棱镜需要安装在轨道的侧边上,但是现有的角锥棱镜安装结构在长期使用后容易出现松动脱离,且在安装后角锥棱镜的朝向角度不易调节,或调节后的角度在震动环境下稳定性较差。因此需要设计出一种用于轨道位移检测的棱镜结构,能够确保棱镜稳定安装在轨道的侧边上,且安装时角度调节灵活,确保轨道位移检测系统长期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创造目的:提供一种用于轨道位移检测的棱镜结构,能够确保棱镜稳定安装在轨道的侧边上,且安装时角度调节灵活,确保轨道位移检测系统长期稳定运行。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创造所述的用于轨道位移检测的棱镜结构,包括轨道卡座组件、棱镜调节支架以及棱镜头;轨道卡座组件包括两个轨卡以及一根对拉螺栓;在轨卡上设有一个对拉安装孔以及一个卡扣槽口;两个轨卡的卡扣槽口相对设置,用于分别卡扣在轨道底板的两侧边缘上;对拉螺栓的螺杆端部贯穿两个轨卡上的对拉安装孔,并在贯穿的螺杆端部上螺纹旋合安装有对拉紧固螺母;对拉螺栓安装后位于轨道底板下方,且与轨道底板的延伸方向相垂直;棱镜调节支架包括棱镜安装杆以及U形支架;棱镜安装杆竖向安装在一个轨卡上;U形支架可拆卸安装在棱镜安装杆的上端部上;棱镜头可拆卸安装在U形支架上。进一步地,棱镜头包括棱镜安装座、角锥棱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轨道位移检测的棱镜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卡座组件、棱镜调节支架以及棱镜头;/n轨道卡座组件包括两个轨卡(1)以及一根对拉螺栓(2);在轨卡(1)上设有一个对拉安装孔(7)以及一个卡扣槽口(5);两个轨卡(1)的卡扣槽口(5)相对设置,用于分别卡扣在轨道底板(40)的两侧边缘上;对拉螺栓(2)的螺杆端部贯穿两个轨卡(1)上的对拉安装孔(7),并在贯穿的螺杆端部上螺纹旋合安装有对拉紧固螺母(3);对拉螺栓(2)安装后位于轨道底板(40)下方,且与轨道底板(40)的延伸方向相垂直;/n棱镜调节支架包括棱镜安装杆(8)以及U形支架(12);棱镜安装杆(8)竖向安装在一个轨卡(1)上;U形支架(12)可拆卸安装在棱镜安装杆(8)的上端部上;棱镜头可拆卸安装在U形支架(12)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轨道位移检测的棱镜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卡座组件、棱镜调节支架以及棱镜头;
轨道卡座组件包括两个轨卡(1)以及一根对拉螺栓(2);在轨卡(1)上设有一个对拉安装孔(7)以及一个卡扣槽口(5);两个轨卡(1)的卡扣槽口(5)相对设置,用于分别卡扣在轨道底板(40)的两侧边缘上;对拉螺栓(2)的螺杆端部贯穿两个轨卡(1)上的对拉安装孔(7),并在贯穿的螺杆端部上螺纹旋合安装有对拉紧固螺母(3);对拉螺栓(2)安装后位于轨道底板(40)下方,且与轨道底板(40)的延伸方向相垂直;
棱镜调节支架包括棱镜安装杆(8)以及U形支架(12);棱镜安装杆(8)竖向安装在一个轨卡(1)上;U形支架(12)可拆卸安装在棱镜安装杆(8)的上端部上;棱镜头可拆卸安装在U形支架(1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轨道位移检测的棱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棱镜头包括棱镜安装座(14)、角锥棱镜(21)以及后端盖(24);在U形支架(12)左右两个叉臂的上端部均设有一个调节安装孔(13);在棱镜安装座(14)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一个侧边凸台(17),并在侧边凸台(17)的竖向侧面上设置有锁紧螺纹孔(18);棱镜安装座(14)位于U形支架(12)的左右两个叉臂之间,并通过两根调节螺栓(30)分别贯穿两个调节安装孔(13)后螺纹旋合安装在两个锁紧螺纹孔(18)上;在棱镜安装座(14)的前后侧端面上贯通设置有棱镜装载孔(15),角锥棱镜(21)嵌入安装在棱镜装载孔(15)中;后端盖(24)可拆卸安装在棱镜装载孔(15)的后端孔口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轨道位移检测的棱镜结构,其特征在于:在U形支架(12)的弯折段中部设有安装圆台(11);在安装圆台(11)处竖向贯通设置有支架安装孔(31);棱镜安装杆(8)的上端部贯穿支架安装孔(31),并在棱镜安装杆(8)贯穿端部上设有杆端外螺纹(4);在棱镜安装杆(8)上且位于安装圆台(11)的下方设有支撑圆环(9);在杆端外螺纹(4)上螺纹旋合安装有支架紧固螺母(10),安装圆台(11)夹持在支撑圆环(9)与支架紧固螺母(10)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轨道位移检测的棱镜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后端盖(24)的圆周面上设有安装外螺纹(25),在棱镜装载孔(15)的后端孔口处设有安装内螺纹(26);后端盖(24)通过安装外螺纹(25)与安装内螺纹(26)的螺纹旋合安装在棱镜装载孔(15)的后端孔口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贡照华,杨茂洲,史小坤,许玉德,徐俊,沃慧群,潘锟,汪胜民,王长明,胡守军,李键,陈庆龙,李航,李庆,李先一,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南京桥工段,南京瑞日光电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