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纤熔端机的成像结构及光纤熔端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光纤熔端机的成像结构及光纤熔端机,通过光反射体将成像光路进行折射或反射,如此可以将光路折射或反射到另一空间内的与裸纤不同的轴线上,这样在保证满足成像需要的物距的同时可以最大程度地节约空间,便于光纤熔端机的小型化。
An imaging structure of optical fiber melting machine and optical fiber melt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纤熔端机的成像结构及光纤熔端机
本技术涉及通信设备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纤熔端机的成像结构及光纤熔端机。
技术介绍
现场组装型光纤连接器在进行组装时,一般先将光缆剥皮露出裸纤,裸纤通过定长工具条与光纤切割刀配合对裸纤进行定长切割,切割后需要将端面通过光纤熔端机进行抛光,抛光后的裸纤部分再固定到光纤连接器中从而完成组装。光纤熔端机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如申请号为201410713984.8,名称为“光纤端面检测方法以及光纤端面抛光及检测设备”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设备主要包括,电源装置、光源、摄像装置、图像处理装置、图像显示装置、电机驱动装置、放电装置、光纤夹具装置,其中图像处理装置对摄像装置采集过来的图像进行前景分割之后获得光纤端面的图像,并对图像灰度进行计算,同时由图像处理装置控制电机驱动装置调整光纤夹具装置的位置,以便调整和锁定光纤端面相对倍率物镜的位置;这里的图像处理使用的倍率物镜需要对裸纤端面进行放大,而裸纤本身的直径很小,一般为125μm,通常需要将端面放大200倍左右才能清晰地观察端面是否完好,如此成像用的透镜与裸纤端面之间的距离需要7cm到8cm以上,如果透镜与裸纤同轴,则两者距离也需要在7cm到8cm以上,这样使得熔端机的结构较为狭长,不利于设备小型化且不方便现场携带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光纤熔端机的成像结构及光纤熔端机,通过光反射体将成像光路进行分折射或反射,将光路折射或反射到另一空间内的与裸纤不同的轴线上,在保证满足成像需要的物距的同时可以最大程度地节约空间。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光纤熔端机的成像结构,包括:固定结构,设于光纤熔端机内并用于固定端部为裸纤的光缆的相对位置;光反射体,设于光纤熔端机内并至少设置一个,其用于将固定状态的裸纤的端面图像反射到另一轴线上;图像接收装置,设于光纤熔端机内并接收所述光反射体反射的图像。优选的是,所述固定结构为槽体,所述槽体通过光纤定长工具条可拆卸地固定端部为裸纤的光缆。优选的是,所述固定结构为槽部,所述槽部用于固定端部为裸纤的光缆。优选的是,所述固定结构设于光纤熔端机内的一侧,所述光反射体将固定状态的裸纤的端面图像反射到垂直于该固定状态的裸纤的轴线上。优选的是,设置至少两个所述光反射体,将固定状态的裸纤的端面图像反射到平行于该固定状态的裸纤的轴线上。本技术同时提供一种光纤熔端机,包括:固定结构,设于光纤熔端机内并用于固定端部为裸纤的光缆的相对位置;光反射体,设于光纤熔端机内并至少设置一个,其用于将固定状态的裸纤的端面图像反射到另一轴线上;图像接收装置,设于光纤熔端机内并接收所述光反射体反射的图像;主控板,设于光纤熔端机内,至少包括成像系统,通过所述成像系统接收所述图像接收装置采集的图像信息,并焦距可调地形成清晰的图像;显示屏,设于光纤熔端机的表面并显示所述成像系统拍摄到的裸纤的端面图像。优选的是,所述固定结构为槽体,所述槽体通过光纤定长工具条可拆卸地固定端部为裸纤的光缆。优选的是,所述固定结构为槽部,所述槽部用于固定端部为裸纤的光缆。优选的是,所述固定结构设于光纤熔端机内的一侧,所述光反射体将固定状态的裸纤的端面图像反射到垂直于该固定状态的裸纤的轴线上,所述主控板与所述固定结构位于同一个平面上。优选的是,设置至少两个所述光反射体,将固定状态的裸纤的端面图像反射到平行于该固定状态的裸纤的轴线上,在所述显示屏的底部的竖直方向上配置有固定结构、图像接收装置和主控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光纤熔端机的成像结构及光纤熔端机,通过光反射体将成像光路进行折射或反射,如此可以将光路折射或反射到另一空间内的与裸纤不同的轴线上,这样在保证满足成像需要的物距的同时可以最大程度地节约空间,便于光纤熔端机的小型化。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光纤熔端机的成像结构的固定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光纤熔端机的成像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光纤熔端机的成像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光纤熔端机的成像结构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光纤熔端机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槽体、2-定长工具条、3-裸纤、4-电极、5-光反射体、6-图像接收装置、7-显示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一种光纤熔端机的成像结构,包括:固定结构,设于光纤熔端机内并用于固定端部为裸纤的光缆的相对位置;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固定结构为槽体1,所述槽体1用于可拆卸地固定光纤定长工具条2。一般情况下光纤熔端机不会直接配置裸纤,这是由于光缆剥皮之后裸纤部分较脆,在工艺上应尽量减少其与其他部件的拆卸次数。当然在一些情况下,所述固定结构也可以为槽部,通过所述槽部直接固定端部为裸纤的光缆,这个槽部与定长工具条用于配置光缆的槽一致,只是其不能够从光纤熔端机卸下。最终固定后的位置保证裸纤3的端面与用于熔端抛光的电极4相对。光反射体5,设于光纤熔端机内并至少设置一个,其用于将固定状态的裸纤的端面图像反射到另一轴线上;光反射体5可以为棱镜,也可以为平面镜,其只要能够将裸纤的端面图像反射即可,或者光反射体5通过折射的方式使图像转向或者也可以实现将图像折射到另一个轴线上,但是折射的方式结构复杂,成本较高。图像接收装置6,设于光纤熔端机内并接收所述光反射体反射5的图像。这里的图像接收装置6主要指镜头,通过光反射体5的反射改变图像的传输路径,在物距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大幅减小设备的长度,并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设计合理地利用设备内的空间。实施例1:如图2所示,将所述固定结构2设于光纤熔端机内的一侧,所述光反射体5将固定状态的裸纤的端面图像反射到垂直于该固定状态的裸纤的轴线上,通常该垂直的轴线所在的水平面与裸纤的轴线所在的水平面相同,如此可以方便地将图像接收装置6的电路板设置到定长工具条2的一侧从而节约空间。实施例2:如图3所示,设置至少两个所述光反射体5,将固定状态的裸纤3的端面图像反射到平行于该固定状态的裸纤3的轴线上,并且该平行的轴线所在的水平面与裸纤的轴线所在的水平面相同;相对于实施例1,实施例2通过至少两个光反射体5进一步对成像光路弯折两次,可以更多地节约空间,并方便设置电路板。实施例3:如图4所示,设置至少两个所述光反射体5,将固定状态的裸纤3的端面图像反射到平行于该固定状态的裸纤3的轴线上,并且该平行的轴线在水平面上位于裸纤的轴线所在的水平面的顶部或底部,相对于实施例2,实施例3可以更好地利用竖直方向上的空间位置从而减小整个光纤熔端机的长度和宽度。本技术同时提供一种光纤熔端机,其主要包括上述的成像结构,具体地:包括:...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纤熔端机的成像结构,其特征在于:/n包括:/n固定结构,设于光纤熔端机内并用于固定端部为裸纤的光缆的相对位置;/n光反射体,设于光纤熔端机内并至少设置一个,其用于将固定状态的裸纤的端面图像反射到另一轴线上;/n图像接收装置,设于光纤熔端机内并接收所述光反射体反射的图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纤熔端机的成像结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
固定结构,设于光纤熔端机内并用于固定端部为裸纤的光缆的相对位置;
光反射体,设于光纤熔端机内并至少设置一个,其用于将固定状态的裸纤的端面图像反射到另一轴线上;
图像接收装置,设于光纤熔端机内并接收所述光反射体反射的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熔端机的成像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结构为槽体,所述槽体通过光纤定长工具条可拆卸地固定端部为裸纤的光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熔端机的成像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结构为槽部,所述槽部用于固定端部为裸纤的光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熔端机的成像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结构设于光纤熔端机内的一侧,所述光反射体将固定状态的裸纤的端面图像反射到垂直于该固定状态的裸纤的轴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熔端机的成像结构,其特征在于:
设置至少两个所述光反射体,将固定状态的裸纤的端面图像反射到平行于该固定状态的裸纤的轴线上。
6.一种光纤熔端机,其特征在于:
包括:
固定结构,设于光纤熔端机内并用于固定端部为裸纤的光缆的相对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毅,谢小波,宋莽,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宇特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