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泡沫油流体特性监测装置,通过将载玻片设置在密封外壳的腔室内,并在密封外壳的顶壁形成有第一透光区,图像采集装置位于第一透光区的上方,用于采集载玻片上泡沫油的发育过程,以分析泡沫油的流体特性;加热装置与密封外壳连接,测温装置的感温端与密封外壳连接,测温装置的显示端位于密封外壳的外部,增压装置与密封外壳的腔室连通,供液装置位于密封外壳的外部,且通过输液管与载玻片表面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时观测不同温度及压力下的泡沫油中泡沫的起泡、生长、破灭的连续发育过程以及泡沫油的流动过程,从而实现特定条件下泡沫油的可视化监测,为泡沫油驱替实验及生长、流动机理研究打下基础。
Foam oil fluid characteristic monitor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泡沫油流体特性监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石油化工
,尤其涉及一种泡沫油流体特性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在加拿大和委内瑞拉几个稠油油藏的溶解气驱开采过程中,出现了“泡沫油”现象,该泡沫油的油相连续,且气相呈许多小气泡的形式滞留在油相中,具备较高的采油速度、较低的生产汽油比以及较高的一次采收率等开发特点。观察泡沫油的油相中气泡成核及其生长规律,描述稠油和稀油所表现的不同气泡生长现象,对研究泡沫油对于稠油油藏的增产有重要意义。现有的高温高压实验装置,能够模拟地层高温高压状况,但由于泡沫油流体在不同的高温高压条件下特征变化较为敏感,同时需要对泡沫油流体中泡沫的起泡、生长、破灭的连续过程进行精确观测与分析,而现有的实验装置无法对不同温度及压力条件下的泡沫发育和泡沫油流动全过程进行监测和分析,应用范围受到很大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泡沫油流体特性监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实验装置无法对特定条件下的泡沫油的发育过程进行实时监测与分析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泡沫油流体特性监测装置,包括:密封外壳、载玻片、加热装置、测温装置、增压装置、图像采集装置、供液装置;所述载玻片设置在所述密封外壳的腔室内,所述密封外壳的顶壁形成有第一透光区,所述图像采集装置位于所述第一透光区的上方,用于采集所述载玻片上泡沫油的发育过程,以分析所述泡沫油的流体特性;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密封外壳连接,所述测温装置的感温端位于所述密封外壳的腔室内,所述测温装置的显示端位于所述密封外壳的外部,所述增压装置与所述密封外壳的腔室连通,所述供液装置位于所述密封外壳的外部,且通过输液管与所述载玻片载玻片表面连通。可选地,还包括冷光源;所述密封外壳的底壁形成有第二透光区,所述冷光源位于所述第二透光区的下方,以使所述冷光源发出的光线透过所述第二透光区并照射在所述载玻片上。可选地,所述密封外壳包括第一透明件、第二透明件和呈环状结构的壳体;所述第一透明件作为第一透光区封堵所述壳体的顶部开口,所述第二透明件作为第二透光区封堵所述壳体的底部开口,所述载玻片水平设置在所述第一透明件与所述第二透明件之间。可选地,所述泡沫油流体特性监测装置还包括第一环状封堵件和第二环状封堵件;所述第一环状封堵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第一透明件的一部分伸入所述壳体的内壁,另一部分伸入所述第一环状封堵件的内壁,且所述第一环状封堵件的中心孔暴露所述第一透明件的至少部分;所述第二环状封堵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第二透明件的一部分伸入所述壳体的内壁,另一部分伸入所述第二环状封堵件的内壁,且所述第二环状封堵件的中心孔暴露所述第二透明件的至少部分。可选地,所述冷光源的固定段嵌设于所述第二环状封堵件的内部,所述冷光源的发光段位于所述第二环状封堵件的中心孔内。可选地,所述加热装置包括控制器、继电器、加热件;所述测温装置为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一端位于所述密封外壳的腔室内,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器的入口端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的出口端通过所述继电器与所述加热件电连接;所述加热件与所述密封外壳连接;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以显示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与所述控制器的预设温度。可选地,所述加热件为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开口的环状套筒,所述环状套筒包括相对设置在所述环状套筒的轴线两侧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壳体、第一环状封堵件及第二环状封堵件共同形成上下具有开口的筒状件,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相对套设在所述筒状件的轴线两侧的外壁上,且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在垂直于所述环状套筒的轴线的方向上的一端铰接,另一端可拆卸连接。可选地,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透光区上方的显微镜和与所述显微镜通信连接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对所述显微镜采集到的图像信息进行显示和分析。可选地,所述泡沫油流体特性监测装置还包括固定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固定底座上的支撑杆;所述密封外壳与所述加热装置位于所述固定底座上,所述显微镜通过横杆固定在所述支撑杆上,所述横杆滑设在所述支撑杆上,所述显微镜能够绕所述横杆的轴线转动。可选地,所述泡沫油流体特性监测装置还包括泄压阀,所述泄压阀与所述密封外壳的腔室连通;和/或,所述供液装置包括储液容器、加压泵和第一阀门;所述储液容器的入口与所述加压泵连通,所述储液容器的出口通过所述输液管与所述载玻片表面连通,所述第一阀门设置在所述输液管上;和/或,所述泡沫油流体特性监测装置还包括出口管道以及第二阀门;所述出口管道的一端与所述载玻片连通,所述出口管道的另一端伸出至外部,并与所述第二阀门连接。本技术提供一种泡沫油流体特性监测装置,通过在密封外壳内设置载玻片,并将供液装置通过输液管与载玻片的表面连通,以为载玻片上提供泡沫油液体,同时在密封外壳的顶壁上设置第一透光区,图像采集装置设置在第一透光区的上方,以透过该第一透光区采集载玻片上泡沫油中泡沫的起泡、生长、破灭的连续发育过程以及泡沫油的流动过程,从而分析该泡沫油的流体特性。在密封外壳上还连接有用于为载玻片所处的腔室环境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从而为载玻片上的泡沫油提供不同的环境温度,测温装置实时该腔室环境的温度,以精确控制泡沫油的环境温度,同时,在密封外壳的外部还设置有增压装置,该增压装置的一端与密封外壳的腔室连通,用于为该腔室提供不同的环境压力,并通过增压装置上的压力表精确控制腔室内的压力。本技术的泡沫油流体特性监测装置,能够实时观测不同温度及压力下的泡沫油中泡沫的起泡、生长、破灭的连续发育过程以及泡沫油的流动过程,从而实现特定条件下泡沫油的可视化监测,为泡沫油驱替实验及生长、流动机理研究打下基础。本技术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技术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泡沫油流体特性监测装置的剖视图;图2是图1中密封外壳与加热装置连接在一起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密封外壳与供液装置连接在一起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1-密封外壳;1011-第一透光区;1012-第二透光区;1013-第一透明件;1014-第二透明件;1015-壳体;102-载玻片;103-加热装置;1031-控制器;1032-继电器;1033-加热件;1033a-第一部分;1033b-第二部分;104-测温装置;105-增压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泡沫油流体特性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外壳、载玻片、加热装置、测温装置、增压装置、图像采集装置、供液装置;/n所述载玻片设置在所述密封外壳的腔室内,所述密封外壳的顶壁形成有第一透光区,所述图像采集装置位于所述第一透光区的上方,用于采集所述载玻片上泡沫油的发育过程,以分析所述泡沫油的流体特性;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密封外壳连接,所述测温装置的感温端与所述密封外壳连接,所述测温装置的显示端位于所述密封外壳的外部,所述增压装置与所述密封外壳的腔室连通,所述供液装置位于所述密封外壳的外部,且通过输液管与所述载玻片表面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泡沫油流体特性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外壳、载玻片、加热装置、测温装置、增压装置、图像采集装置、供液装置;
所述载玻片设置在所述密封外壳的腔室内,所述密封外壳的顶壁形成有第一透光区,所述图像采集装置位于所述第一透光区的上方,用于采集所述载玻片上泡沫油的发育过程,以分析所述泡沫油的流体特性;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密封外壳连接,所述测温装置的感温端与所述密封外壳连接,所述测温装置的显示端位于所述密封外壳的外部,所述增压装置与所述密封外壳的腔室连通,所述供液装置位于所述密封外壳的外部,且通过输液管与所述载玻片表面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沫油流体特性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光源;
所述密封外壳的底壁形成有第二透光区,所述冷光源位于所述第二透光区的下方,以使所述冷光源发出的光线透过所述第二透光区并照射在所述载玻片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泡沫油流体特性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外壳包括第一透明件、第二透明件和呈环状结构的壳体;
所述第一透明件作为第一透光区封堵所述壳体的顶部开口,所述第二透明件作为第二透光区封堵所述壳体的底部开口,所述载玻片水平设置在所述第一透明件与所述第二透明件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泡沫油流体特性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油流体特性监测装置还包括第一环状封堵件和第二环状封堵件;
所述第一环状封堵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第一透明件的一部分伸入所述壳体的内壁,另一部分伸入所述第一环状封堵件的内壁,且所述第一环状封堵件的中心孔暴露所述第一透明件的至少部分;
所述第二环状封堵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第二透明件的一部分伸入所述壳体的内壁,另一部分伸入所述第二环状封堵件的内壁,且所述第二环状封堵件的中心孔暴露所述第二透明件的至少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泡沫油流体特性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光源的固定段嵌设于所述第二环状封堵件的内部,所述冷光源的发光段位于所述第二环状封堵件的中心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泡沫油流体特性监测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永超,朱静,李星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