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测温体温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54231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1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与保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速测温体温计,包括壳体、软性线路板、主测温传感器、副测温传感器、PCB线路板、LCD、声光报警器和电池;所述壳体的内部中空并且一端具有开口;所述软性线路板、PCB线路板、LCD和电池均安装在壳体的内腔中;所述主测温传感器安装在软性线路板上朝向壳体的开口端的一侧,所述副测温传感器安装在软性线路板的相对另一侧;所述PCB线路板上设有MCU微处理器、显示模组、声光提示模组和电源模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两组测温传感器在较短的时间内,测量特定数量节点的温度值,将有效参数代入计算方程式便可实现用户体温的快速测量,大大提高了体温计的实用性。

A fast thermome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测温体温计
本技术涉及医疗与保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速测温体温计。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常规的电子体温计,传感器多数采用热平衡的方式获取患者体温,传感器热平衡稳定通常需要3-5分钟甚至更长时间,测量等待时间较长,在测试完体温后,再次进行测量需要待NTC传感器温度下降到一定温度阀值后(目的是使NTC温度降低到低于体温一定温度后,更容易获取到有效的温升样本),才能很好的进行第二次快速测温预测,常规做法是采用倒计时强行等待的方式处理,这就存在等待时间长以及不能准确的判断出NTC传感器是否真正的降温到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快速测温功能的体温计。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快速测温体温计,包括壳体、软性线路板、主测温传感器、副测温传感器、PCB线路板、LCD、声光报警器和电池;所述壳体的内部中空并且一端具有开口;所述软性线路板、PCB线路板、LCD和电池均安装在壳体的内腔中;所述主测温传感器安装在软性线路板上朝向壳体的开口端的一侧,所述副测温传感器安装在软性线路板的相对另一侧;所述PCB线路板上设有MCU微处理器、显示模组、声光提示模组和电源模组,所述MCU微处理器分别与显示模组、声光提示模组、电源模组和软性线路板连接;所述显示模组和LCD连接,所述声光提示模组和声光报警器连接,所述电源模组和电池连接。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测温部和握持部,所述开口设置在测温部的端部,所述握持部具有弧度。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相互拼合的前盖和后盖。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在远离开口端的另一端的内壁上设有电池弹片,所述壳体在远离开口端的另一端的侧壁上设有可开闭的电池门。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在开口端设有罩设于软性线路板外的导温金属件。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快速测温体温计还包括分别设置在LCD和PCB线路板之间的背光源和导电胶条。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快速测温体温计还包括安装在壳体侧壁上的开关,所述开关与PCB线路板连接。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开口端设有前套筒和后套筒,所述软性线路板设置在前套筒和后套筒之间。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开口端内设有软胶支架,所述壳体的开口端外套设有软胶头,所述软性线路板设置在软胶支架和软胶头之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快速测温体温计,包括壳体、软性线路板、主测温传感器、副测温传感器、PCB线路板、LCD、声光报警器和电池,主测温传感器与被测对象直接接触从而采集温度数据,副测温传感器安装在主测温传感器的远离被测对象的背部,PCB线路板上的MCU微处理器分别与两个测温传感器连接用以实现数据读取处理和传输,LCD用于显示温度数据的显示并通过声光报警器反馈测量结果。通过在软性线路板的正反两面分别设置测温传感器,主测温传感器与人体接触后升温,位于背面的副测温传感器同样有个缓慢的升温过程,当测量完毕体温计与人体分开后,两个传感器会迅速下降至接近环境温度,在这个过程中主测温传感器与副测温传感器的温度逐步接近,当两者温度接近到一定阈值后,系统便判断传感器趋于稳定,然后才可以进行第二次测量作业,这样相较于传统的单个传感器,测量后需要倒计时等待的体温计结构测量时间更快、测量值更加准确。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快速测温体温计的爆炸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快速测温体温计的后视图;图3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快速测温体温计的断面图;图4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快速测温体温计的局部放大图;图5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快速测温体温计的另一局部放大图;图6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快速测温体温计的结构示意图;图7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快速测温体温计的工作流程图;图8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快速测温体温计的电路示意图;标号说明:1-壳体;11-测温部;12-握持部;13-前盖;14-后盖;15-前套筒;16-后套筒;17-软胶支架;18-软胶头;2-软性线路板;21-导温金属件;3-主测温传感器;4-副测温传感器;5-PCB线路板;51-MCU微处理器;52-显示模组;53-声光提示模组;54-电源模组;6-LCD;61-背光源;62-导电胶条;7-声光报警器;8-电池;81-电池弹片;82-电池门;9-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请参照图1至图8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快速测温体温计,包括壳体、软性线路板、主测温传感器、副测温传感器、PCB线路板、LCD、声光报警器和电池;所述壳体的内部中空并且一端具有开口;所述软性线路板、PCB线路板、LCD和电池均安装在壳体的内腔中;所述主测温传感器安装在软性线路板上朝向壳体的开口端的一侧,所述副测温传感器安装在软性线路板的相对另一侧;所述PCB线路板上设有MCU微处理器、显示模组、声光提示模组和电源模组,所述MCU微处理器分别与显示模组、声光提示模组、电源模组和软性线路板连接;所述显示模组和LCD连接,所述声光提示模组和声光报警器连接,所述电源模组和电池连接。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快速测温体温计,包括壳体、软性线路板、主测温传感器、副测温传感器、PCB线路板、LCD、声光报警器和电池,主测温传感器与被测对象直接接触从而采集温度数据,副测温传感器安装在主测温传感器的远离被测对象的背部,PCB线路板上的MCU微处理器分别与两个测温传感器连接用以实现数据读取处理和传输,LCD用于显示温度数据的显示并通过声光报警器反馈测量结果。使用时,先启动系统,设定阈值,利用主测温传感器和副测温传感器分别抓取当前温度T1和T2,MCU微处理器读取温差,若在设定阈值内则准许温度测量并进入下一流程,反之若温差大于设定阈值,则提示计时等待状态,主测温传感器接触被测对象皮肤后,两个测温传感器分别采集特定时间数量的温升样本Ts1~Ts1n和Ts2~Ts2n,通过两组温升样本绘制两条测温曲线,通过两条测温曲线关系拟合得到测温传感器的温升时间参数,接着由测量获得的S1与S2、两个测温传感器的两组起始温度、温升曲线值、温升时间参数等计算出两者相关的差值和温升系数,再将各参数导入计算方程式最终实现稳定温度的预估测量,最后LCD显示模组显示体温值并结束测量。主测温传感器与人体接触后升温,位于背面的副测温传感器同样有个缓慢的升温过程,当测量完毕体温计与人体分开后,两个传感器会迅速下降至接近环境温度,在这个过程中主测温传感器与副测温传感器的温度逐步接近,当两者温度接近到一定阈值后,系统便判断传感器趋于稳定,然后才可以进行第二次测量作业,这样比传统倒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测温体温计,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软性线路板、主测温传感器、副测温传感器、PCB线路板、LCD、声光报警器和电池;/n所述壳体的内部中空并且一端具有开口;/n所述软性线路板、PCB线路板、LCD和电池均安装在壳体的内腔中;/n所述主测温传感器安装在软性线路板上朝向壳体的开口端的一侧,所述副测温传感器安装在软性线路板的相对另一侧;/n所述PCB线路板上设有MCU微处理器、显示模组、声光提示模组和电源模组,所述MCU微处理器分别与显示模组、声光提示模组、电源模组和软性线路板连接;/n所述显示模组和LCD连接,所述声光提示模组和声光报警器连接,所述电源模组和电池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测温体温计,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软性线路板、主测温传感器、副测温传感器、PCB线路板、LCD、声光报警器和电池;
所述壳体的内部中空并且一端具有开口;
所述软性线路板、PCB线路板、LCD和电池均安装在壳体的内腔中;
所述主测温传感器安装在软性线路板上朝向壳体的开口端的一侧,所述副测温传感器安装在软性线路板的相对另一侧;
所述PCB线路板上设有MCU微处理器、显示模组、声光提示模组和电源模组,所述MCU微处理器分别与显示模组、声光提示模组、电源模组和软性线路板连接;
所述显示模组和LCD连接,所述声光提示模组和声光报警器连接,所述电源模组和电池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测温体温计,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测温部和握持部,所述开口设置在测温部的端部,所述握持部具有弧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测温体温计,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相互拼合的前盖和后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钢符承刚何卫兵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凯利博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