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冷系统以及空调器
本技术涉及生活电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制冷系统以及具有该制冷系统的空调器。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随着空调技术的发展,空调器的电控盒组件的发热量逐渐增加,大部分电控盒组件由散热片通过空气对流来完成散热,也有利用冷凝器出口冷媒对电控盒组件进行散热。但目前的冷媒散热方式并未对电控盒组件的所有元器件进行冷却。其中,通过室外空气对流散热会较大程度的受限于室外环境温度,温度越高散热效率越低,通过冷凝器出口冷媒进行散热,散热效果可大大提升,但是目前技术水平也受限于更高的高温天气,针对一些高温场所,气温会超过60℃,甚至更高。而室外环境温度更高的情况下,电控盒组件散热环境恶劣,散热效果差。元器件的使用可靠性、寿命受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制冷系统,该制冷系统能够对电控盒组件进行充分散热,可以保证电控盒组件内的元器件稳定持久工作。本技术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空调器。根据本技术的制冷系统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电控盒组件、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和节流部件组。所述第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换热器;/n第二换热器;/n电控盒组件;/n第一管路,所述第一管路包括用于对所述电控盒组件冷却的第一冷却段;/n第二管路,所述第二管路包括用于对所述电控盒组件冷却的第二冷却段;/n节流部件组,所述节流部件组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一端连通,所述节流部件组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第二换热器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换热器;
第二换热器;
电控盒组件;
第一管路,所述第一管路包括用于对所述电控盒组件冷却的第一冷却段;
第二管路,所述第二管路包括用于对所述电控盒组件冷却的第二冷却段;
节流部件组,所述节流部件组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一端连通,所述节流部件组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第二换热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部件组包括第一节流部件、第二节流部件以及用于连通所述第一节流部件和所述第二节流部件的第三管路,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一节流部件连通,所述第二管路与所述第二节流部件连通,
所述第三管路包括用于对所述电控盒组件冷却的第三冷却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冷却段穿设于所述电控盒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盒组件包括电器元件和由多个板体围成的盒体,所述电器元件设于所述盒体内,
所述第三管路穿设于所述盒体内,或者所述第三管路为形成于所述板体内部的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盒组件包括电器元件和由多个板体围成的盒体,所述电器元件设于所述盒体内,
所述第一冷却段和所述第二冷却段中的至少一个位于所述盒体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元件与位于所述盒体内的所述第一冷却段或所述第二冷却段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段和所述第二冷却段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电控盒组件的内壁面或外壁面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段和所述第二冷却段中的至少一个呈环状的环形冷却管,所述环形冷却管环绕于所述电控盒组件的外周,且所述环形冷却管与所述电控盒组件的外周壁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段和所述第二冷却段中的至少一个呈环状的环形冷却管,所述环形冷却管位于所述电控盒组件的内部,所述环形冷却管沿着所述电控盒组件的内周壁延伸且与所述电控盒组件的内周壁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段为直管、U型管、或S型管;
或者所述第二冷却段为直管、U型管、或S型管。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段的横截面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
或者所述第二冷却段的横截面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段或所述第二冷却段上设有多个散热翅片。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相应的所述第一冷却段或所述第二冷却段穿设于所述散热翅片。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芮萄,戚文端,刘燕飞,高浩,陈桢,刘华瑞,王明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