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纤维生产用闭环式恒温恒压调节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05296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1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纤维生产用闭环式恒温恒压调节系统,包含调节系统、回风主管道、回风支管道、通风口、侧吹风主管道和侧吹风支管道;上述调节系统设置于四楼;所述调节系统与回风主管道的连通,回风主管道从四楼向下延伸至一楼;所述回风支管道设置于一楼,回风支管道与回风主管道相连通;车间三楼设置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与回风主管道相连通;所述调节系统与侧吹风主管道相连通,侧吹风主管道从四楼向下延伸至二楼;所述侧吹风支管道设置在二楼,所述侧吹风支管道与侧吹风主管道相连通;所述侧吹风出风口上设置有风压传感器和温湿度传感器;本系统设计合理,结构紧凑,生产环境恒温恒压,湿度稳定,将新风与车间内循环风综合利用。

A closed loop constant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regulating system for fiber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纤维生产用闭环式恒温恒压调节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纺丝车间温度压力调节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纤维生产用闭环式恒温恒压调节系统,属于纺丝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在纺织车间内,为了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使生产能有序的进行,车间的温度和湿度需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目前,大部分企业为了保证生产车间的温湿度,主要采用在车间内安装空调机组来调节温度和湿度,但是此方法完全靠空调来调节,所需的空调体型较大、数量较多,冬天制热,夏天制冷,能耗高,直接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且由于车间相对封闭,车间的飞花和尘埃含量无法控制在允许限度内,同时也无法保持足够的新鲜空气补入车间,不利于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温湿度自动调节、能耗低的纤维生产用闭环式恒温恒压调节系统。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纤维生产用闭环式恒温恒压调节系统,包含调节系统、回风主管道、回风支管道、通风口、侧吹风主管道和侧吹风支管道;所述调节系统的外壳为密封箱体,上述调节系统设置于四楼;所述调节系统的进风口与回风主管道的出风口相连通,所述回风主管道从四楼向下延伸至一楼;所述回风支管道设置于一楼,所述回风支管道与回风主管道相连通;上述回风支管道上设置有多个支管进风口;车间三楼设置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与回风主管道相连通;所述通风口上铰接有盖板;所述调节系统的出风口与侧吹风主管道相连通,所述侧吹风主管道从四楼向下延伸至二楼;所述侧吹风支管道设置在二楼,所述侧吹风支管道与侧吹风主管道相连通;上述侧吹风支管道上设置有多个侧吹风出风口;所述侧吹风出风口上设置有风压传感器;所述侧吹风支管道上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所述调节系统包含有设置于密封箱体内的吸风机、空气过滤网、空调、工业加湿器和鼓风机;所述吸风机设置在靠近密封箱体的进风口处;所述吸风机的后方设置有一竖向设置的空气过滤网;所述空气过滤网的后方设置有空调和工业加湿器;上述空调和工业加湿器的后方设置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位于靠近密封箱体的出风口处;本技术一种纤维生产用闭环式恒温恒压调节系统,所述风压传感器和温湿度传感器分别通过信号线与控制器相连接,调节系统内的吸风机、空调、工业加湿器和鼓风机通过铠装电缆与控制器相连接;本技术一种纤维生产用闭环式恒温恒压调节系统,上述吸风机和鼓风机分别可以设置多组;本技术一种纤维生产用闭环式恒温恒压调节系统,一隔断板竖向设置于密封箱体内,所述隔断板位于密封箱体的进风口端;所述吸风机嵌置于隔断板上,所述吸风机的进风口突出于隔断板的一端,所述吸风机的出风口突出于隔断板的另一端;本技术一种纤维生产用闭环式恒温恒压调节系统,所述空调和工业加湿器的后方设置有一竖向设置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位于靠近密封箱体的出风口端;所述鼓风机嵌置于支撑板上,所述鼓风机的进风口突出于支撑板的一端,所述鼓风机的出风口突出于支撑板的另一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闭环控制,利用一楼的负压状态使外界的新风进入车间,保证了作业环境;通过回风管道和调节系统将三楼原本无法利用的高温风代替空调加热对二楼进行温度的控制,降低了能耗;通过风压传感器和温湿度传感器对二楼进行监测,并将信息反馈至控制器,通过控制器传递信号给空调和工业加湿器,对二楼的温度、湿度和压力进行自动调节;本系统设计合理,结构紧凑,生产环境恒温恒压,湿度稳定,将新风与车间内循环风综合利用,节约了能耗,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纤维生产用闭环式恒温恒压调节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调节系统1、回风主管道2、回风支管道3、通风口4、侧吹风主管道5、侧吹风支管道6;吸风机1.1、空气过滤网1.2、空调1.3、工业加湿器1.3、鼓风机1.5、隔断板1.6、支撑板1.7;支管进风口3.1、侧吹风出风口6.1、风压传感器6.2、温湿度传感器6.3。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本技术涉及的一种纤维生产用闭环式恒温恒压调节系统,包含调节系统1、回风主管道2、回风支管道3、通风口4、侧吹风主管道5和侧吹风支管道6;生产车间为四个楼层,四楼安装有调节系统1,三楼为纺丝设备机组安置层,由于机器设备运作散热,三楼整体温度比较高,二楼为出丝区,为了保证纺丝质量,二楼必须恒温恒压并保持一定湿度,一楼为纺丝卷绕区,为保证工作人员的健康,一楼需有新风补入;整个系统的各个装置按功能要求分别分布于车间的不同楼层内;所述调节系统1的外壳为密封箱体,上述调节系统1设置于四楼;所述调节系统1的进风口与回风主管道2的出风口相连通,所述回风主管道2从四楼向下延伸至一楼;所述回风支管道3设置于一楼,所述回风支管道3与回风主管道2相连通;上述回风支管道3上设置有多个支管进风口3.1;车间三楼设置有通风口4,所述通风口4与回风主管道2相连通;所述通风口4上铰接有盖板;所述调节系统1的出风口与侧吹风主管道5相连通,所述侧吹风主管道5从四楼向下延伸至二楼;所述侧吹风支管道6设置在二楼,所述侧吹风支管道6与侧吹风主管道5相连通;上述侧吹风支管道6上设置有多个侧吹风出风口6.1;所述侧吹风出风口6.1上设置有风压传感器6.2;所述侧吹风支管道6上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6.3;所述调节系统1包含有设置于密封箱体内的吸风机1.1、空气过滤网1.2、空调1.3、工业加湿器1.3和鼓风机1.5;所述吸风机1.1设置在靠近密封箱体的进风口处;所述吸风机1.1的后方设置有一竖向设置的空气过滤网1.2,吸风机1.1输出的吹风经空气过滤网1.2过滤除去粉尘颗粒及其它杂质;所述空气过滤网1.2的后方设置有空调1.3和工业加湿器1.4;上述空调1.3和工业加湿器1.4的后方设置有鼓风机1.5,所述鼓风机1.5位于靠近密封箱体的出风口处;进一步的,所述风压传感器6.2和温湿度传感器6.3分别通过信号线与控制器相连接,调节系统1内的吸风机1.1、空调1.3、工业加湿器1.4和鼓风机1.5通过铠装电缆与控制器相连接;优选的,上述吸风机1.1和鼓风机1.5分别可以设置多组;进一步的,一隔断板1.6竖向设置于密封箱体内,隔断板1.6将密封箱体隔阻为两个相邻的密闭空间,所述隔断板1.6位于密封箱体的进风口端;所述吸风机1.1嵌置于隔断板1.6上,所述吸风机1.1的进风口突出于隔断板1.6的一端,所述吸风机1.1的出风口突出于隔断板1.6的另一端,减小吸风机1.1与密封箱体进风口间的空间,来增强吸风机1.1的吸力;进一步的,所述空调1.3和工业加湿器1.4的后方设置有一竖向设置的支撑板1.7,所述支撑板1.7将密封箱体隔阻为两个相邻的密闭空间,所述支撑板1.7位于靠近密封箱体的出风口端;所述鼓风机1.5嵌置于支撑板1.7上,所述鼓风机1.5的进风口突出于支撑板1.7的一端,所述鼓风机1.5的出风口突出于支撑板1.7的另一端,减小鼓风机1.5与密封箱体出风口间的空间,增强鼓风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纤维生产用闭环式恒温恒压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调节系统(1)、回风主管道(2)、回风支管道(3)、通风口(4)、侧吹风主管道(5)和侧吹风支管道(6);所述调节系统(1)的外壳为密封箱体,上述调节系统(1)设置于四楼;所述调节系统(1)的进风口与回风主管道(2)的出风口相连通,所述回风主管道(2)从四楼向下延伸至一楼;所述回风支管道(3)设置于一楼,所述回风支管道(3)与回风主管道(2)相连通;上述回风支管道(3)上设置有多个支管进风口(3.1);车间三楼设置有通风口(4),所述通风口(4)与回风主管道(2)相连通;所述通风口(4)上铰接有盖板;所述调节系统(1)的出风口与侧吹风主管道(5)相连通,所述侧吹风主管道(5)从四楼向下延伸至二楼;所述侧吹风支管道(6)设置在二楼,所述侧吹风支管道(6)与侧吹风主管道(5)相连通;上述侧吹风支管道(6)上设置有多个侧吹风出风口(6.1);所述侧吹风出风口(6.1)上设置有风压传感器(6.2);所述侧吹风支管道(6)上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6.3);/n所述调节系统(1)包含有设置于密封箱体内的吸风机(1.1)、空气过滤网(1.2)、空调(1.3)、工业加湿器(1.3)和鼓风机(1.5);所述吸风机(1.1)设置在靠近密封箱体的进风口处;所述吸风机(1.1)的后方设置有一竖向设置的空气过滤网(1.2);所述空气过滤网(1.2)的后方设置有空调(1.3)和工业加湿器(1.4);上述空调(1.3)和工业加湿器(1.4)的后方设置有鼓风机(1.5),所述鼓风机(1.5)位于靠近密封箱体的出风口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纤维生产用闭环式恒温恒压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调节系统(1)、回风主管道(2)、回风支管道(3)、通风口(4)、侧吹风主管道(5)和侧吹风支管道(6);所述调节系统(1)的外壳为密封箱体,上述调节系统(1)设置于四楼;所述调节系统(1)的进风口与回风主管道(2)的出风口相连通,所述回风主管道(2)从四楼向下延伸至一楼;所述回风支管道(3)设置于一楼,所述回风支管道(3)与回风主管道(2)相连通;上述回风支管道(3)上设置有多个支管进风口(3.1);车间三楼设置有通风口(4),所述通风口(4)与回风主管道(2)相连通;所述通风口(4)上铰接有盖板;所述调节系统(1)的出风口与侧吹风主管道(5)相连通,所述侧吹风主管道(5)从四楼向下延伸至二楼;所述侧吹风支管道(6)设置在二楼,所述侧吹风支管道(6)与侧吹风主管道(5)相连通;上述侧吹风支管道(6)上设置有多个侧吹风出风口(6.1);所述侧吹风出风口(6.1)上设置有风压传感器(6.2);所述侧吹风支管道(6)上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6.3);
所述调节系统(1)包含有设置于密封箱体内的吸风机(1.1)、空气过滤网(1.2)、空调(1.3)、工业加湿器(1.3)和鼓风机(1.5);所述吸风机(1.1)设置在靠近密封箱体的进风口处;所述吸风机(1.1)的后方设置有一竖向设置的空气过滤网(1.2);所述空气过滤网(1.2)的后方设置有空调(1.3)和工业加湿器(1.4);上述空调(1.3)和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洪启刘富平樊霜张燕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和时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