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门应急拉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49751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8:10
一种车门应急拉手,涉及汽车配件领域,该车门应急拉手包括应急阀壳体、拉手、拉手套和拉绳;拉手包括操作部和连接部,操作部位于应急阀壳体的容置仓内,连接部上设有导向销钉;拉手套与应急阀壳体固定连接,拉手套上设有导向限位槽,导向限位槽包括导向槽和限位槽;导向销钉位于导向限位槽内;拉绳一端与拉手连接,另一端用于与车门的解锁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车门应急拉手,在打开应急阀壳体后,向上拉动拉手,导向销钉在导向槽内滑动,与拉手连接的拉绳拉动车门的解锁板;在到达预定位置后,旋转拉手,使导向销钉进入限位槽,使解锁板稳定的保持在被触发状态,车门处于解锁状态,可以用手推开车门。在断电、管路堵塞时,可用于紧急打门。

Door emergency hand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门应急拉手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具体地涉及一种车门应急拉手。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公交行业近几年的磅礴发展,行业标准的逐步完善,对客车附件产业提出更高的要求。紧急逃生问题更是为人们所关注。解锁装置作为最后的安全保障环节尤为重要。作为客车车身附件的一部分对其安装和外观方面也有新的要求。此外市面上的应急阀外观种类各异,尤其是不同原理的应急阀之间更是如此。但在客车遭遇车祸、电路受损或气路不通时,普通的应急阀便无法实现功能,从车外打开车门。因此,非常有必要研发一种通用的、可靠的公交车外车门应急解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对密闭式车体内的空调系统进行性能预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车门应急拉手,包括:应急阀壳体,所述应急阀壳体设有容置仓;拉手,所述拉手包括操作部和连接部,所述操作部位于容置仓内,所述连接部上设有导向销钉;拉手套,所述拉手套与应急阀壳体固定连接,所述拉手套上设有导向限位槽,所述导向限位槽包括相互连通的导向槽和限位槽;所述拉手的连接部位于拉手套内,所述导向销钉位于导向限位槽内;拉绳,所述拉绳一端与拉手的连接部连接,另一端用于与车门的解锁板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应急阀壳体包括应急阀上盖和应急阀下盖,所述应急阀上盖和应急阀下盖的一端铰接,另一端通过卡扣结构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应急阀上盖和应急阀下盖的铰接处设有扭簧。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应急阀上盖和应急阀下盖之间设有报警开关:当所述应急阀上盖和应急阀下盖的另一端通过卡扣结构固定连接在一起时,报警开关处于断开状态;当所述应急阀上盖和应急阀下盖的另一端相互分离时,报警开关处于闭合状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还包括透视镜,所述透视镜安装在应急阀壳体上。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应急阀壳体上设有螺纹,所述拉手套与螺纹旋合,并用锁紧螺母锁紧。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槽与拉手套的轴线平行,所述限位槽垂直于导向槽,所述限位槽上设有定位点。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应急阀上盖和应急阀下盖为圆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车门应急拉手,在打开应急阀壳体后,利用操作部向上拉动拉手,与拉手连接的拉绳拉动车门的解锁板,在此过程中,导向销钉在导向槽内滑动,限制拉手仅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在到达预定位置后,旋转拉手,使导向销钉进入限位槽,拉手不再发生竖直方向的移动,使解锁板稳定的保持在被触发状态,车门处于解锁状态,可以用手轻松推开车门。在断电、管路堵塞时,可用于紧急打门;适应性好,可避免客车上气源或电源接口受限而不能使用普通应急阀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车门应急拉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车门应急拉手的装配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车门应急拉手的卡扣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车门应急拉手的拉手套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应急阀壳体;2-透视镜;3-报警开关;4-拉手;5-导向销钉;6-拉手套;7-拉绳;8-锁紧螺母;11-应急阀上盖;12-应急阀下盖;13-应急阀盖铰链;14-扭簧;15-卡扣结构;141-上扣手;142-滑舌;143-弹簧;144-下封盖;61-导向限位槽;611-导向槽;612-限位槽。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如
技术介绍
所言,在现有技术中一旦客车发生车祸车祸、电路受损或气路不通时,普通的应急阀便无法实现功能,从车外打开车门,不利于救援工作。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车门应急拉手,包括:应急阀壳体,所述应急阀壳体设有容置仓;拉手,所述拉手包括操作部和连接部,所述操作部位于容置仓内,所述连接部上设有导向销钉;拉手套,所述拉手套与应急阀壳体固定连接,所述拉手套上设有导向限位槽,所述导向限位槽包括相互连通的导向槽和限位槽;所述拉手的连接部位于拉手套内,所述导向销钉位于导向限位槽内;拉绳,所述拉绳一端与拉手的连接部连接,另一端用于与车门的解锁板连接。本技术提供的车门应急拉手,在打开应急阀壳体后,利用操作部向上拉动拉手,与拉手连接的拉绳拉动车门的解锁板,在此过程中,导向销钉在导向槽内滑动,限制拉手仅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在到达预定位置后,旋转拉手,使导向销钉进入限位槽,拉手不再发生竖直方向的移动,使解锁板稳定的保持在被触发状态,车门处于解锁状态,可以用手轻松推开车门。在断电、管路堵塞时,可用于紧急打门;适应性好,可避免客车上气源或电源接口受限而不能使用普通应急阀的情况。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有益效果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车门应急拉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车门应急拉手的装配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车门应急拉手包括应急阀壳体1、透视镜2、报警开关3、拉手4、导向销钉5、拉手套6以及拉绳7。应急阀壳体1,所述应急阀壳体1包括应急阀上盖11、应急阀下盖12、应急阀盖铰链13以及卡扣结构15,应急阀下盖12通过螺丝安装在车身外蒙皮上,应急阀上盖11的一侧通过应急阀盖铰链13与应急阀下盖12的一侧铰接,应急阀盖铰链13上安装有扭簧14;应急阀上盖11的另一侧通过卡扣结构15与应急阀下盖12的另一侧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应急阀上盖11和应急阀下盖12为圆形。外观通用性好,与普通气动应急阀外观基本一致,能最大的保证各类车型应急解锁装置末端造型一致。当卡扣结构15处于闭合状态时,即应急阀上盖11的另一侧与应急阀下盖12的另一侧接触连接,应急阀上盖11和应急阀下盖12构成相对密封的容置仓,用于容置拉手4;当卡扣结构15处于分离状态时,即应急阀上盖11的另一侧与应急阀下盖12的另一侧分离,拉手4从容置仓内暴露出来,可以供用户操作。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车门应急拉手的卡扣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卡扣结构15包括上扣手141、滑舌142、弹簧143以及下封盖144;所述下封盖144与应急阀下盖12固定连接,所述滑舌142利用所述弹簧143与下封盖144固定连接,所述上扣手141与滑舌142连接。通过操作上扣手141,使滑舌142与应急阀上盖11分离,在扭簧14的作用下,应急阀上盖11和应急阀下盖12展开特定角度并保持,利于快速操作。当然,以上仅是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本技术的应急阀壳体1的具体结构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为其它结构,例如在应急阀壳体1的顶端面上设置以玻璃板,敲碎玻璃板后,即可操作容置仓内的拉手4。继续参阅图1和图2,报警开关3安装在应急阀上盖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门应急拉手,其特征在于,包括:/n应急阀壳体,所述应急阀壳体设有容置仓;/n拉手,所述拉手包括操作部和连接部,所述操作部位于容置仓内,所述连接部上设有导向销钉;/n拉手套,所述拉手套与应急阀壳体固定连接,所述拉手套上设有导向限位槽,所述导向限位槽包括相互连通的导向槽和限位槽;所述拉手的连接部位于拉手套内,所述导向销钉位于导向限位槽内;/n拉绳,所述拉绳一端与拉手的连接部连接,另一端用于与车门的解锁板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门应急拉手,其特征在于,包括:
应急阀壳体,所述应急阀壳体设有容置仓;
拉手,所述拉手包括操作部和连接部,所述操作部位于容置仓内,所述连接部上设有导向销钉;
拉手套,所述拉手套与应急阀壳体固定连接,所述拉手套上设有导向限位槽,所述导向限位槽包括相互连通的导向槽和限位槽;所述拉手的连接部位于拉手套内,所述导向销钉位于导向限位槽内;
拉绳,所述拉绳一端与拉手的连接部连接,另一端用于与车门的解锁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应急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阀壳体包括应急阀上盖和应急阀下盖,所述应急阀上盖和应急阀下盖的一端铰接,另一端通过卡扣结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应急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阀上盖和应急阀下盖的铰接处设有扭簧。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车门应急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阀上盖和应急阀下盖之间设有报警开关:当所述应急阀上盖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祥芮祥松徐承云
申请(专利权)人:金湖怡众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