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段预制综合管廊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48793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段预制综合管廊结构,属于地下综合管廊技术领域,一种分段预制综合管廊结构包括至少两块由预制顶板和第一预制侧墙一体预制成型的第一预制构件、以及至少两块由预制底板和第二预制侧墙一体预制成型的第二预制构件,各个第一预制构件和第二预制构件通过现浇连接段连为一体,并形成至少一个管廊舱,现浇连接段位于非转角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分段预制综合管廊结构,将整体分成若干构件分块预制并现场浇筑,无大件运输要求,可适用于不同场地条件。

A prefabricated composite pipe gallery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段预制综合管廊结构
本技术属于地下综合管廊
,尤其涉及一种分段预制综合管廊结构。
技术介绍
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和现代化城市建设的要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已成为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内容。厦门等10个城市为首批试点城市,试点工作全面展开,并已取得较好的试点工作成果。现阶段综合管廊施工一般采用现浇法、全断面预制拼装法及叠合预制拼装法。现浇法适用各种断面,施工工艺成熟,但工期长;全断面预制拼装法,可在工厂预制或现场设置预制场进行预制,工期短,施工质量较为可靠,但现场拼装工艺复杂,大断面运输吊装困难,存在局限性;叠合预制拼装法是将预制叠合底板、预制叠合侧墙、预制叠合顶板通过工厂化生产,运送至现场依序安装后,在连接节点处绑扎少量钢筋,通过连接节点及贯通式空腔,自上而下浇筑自密实混凝土形成整体,工期短,吊装重量轻,但不适用于较大纵坡(>3%),且无法振捣,存在中腔混凝土不密实问题,尤其在转角位置,存在质量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分段预制综合管廊结构,将整体分成若干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段预制综合管廊结构,其特征在于:/n包括至少两块由预制顶板和第一预制侧墙一体预制成型的第一预制构件、以及至少两块由预制底板和第二预制侧墙一体预制成型的第二预制构件;/n各个所述第一预制构件和所述第二预制构件通过现浇连接段连为一体,并形成至少一个管廊舱;/n所述现浇连接段位于非转角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段预制综合管廊结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至少两块由预制顶板和第一预制侧墙一体预制成型的第一预制构件、以及至少两块由预制底板和第二预制侧墙一体预制成型的第二预制构件;
各个所述第一预制构件和所述第二预制构件通过现浇连接段连为一体,并形成至少一个管廊舱;
所述现浇连接段位于非转角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预制综合管廊结构,其特征在于:
位于最外侧的两个所述第一预制侧墙和所述第二预制侧墙之间的所述现浇连接段相互错位设置;
每个所述管廊舱对应的相邻的两块所述第一预制构件之间的所述现浇连接段和相邻的两块所述第二预制构件之间的所述现浇连接段相互错位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段预制综合管廊结构,其特征在于:
相邻的两块所述第一预制构件之间的所述现浇连接段至少一部分与其对应的所述管廊舱舱宽的1/5-1/4处重叠;
相邻的两块所述第二预制构件之间的所述现浇连接段至少一部分与其对应的所述管廊舱舱宽的1/5-1/4处重叠;
位于最外侧的两个所述第一预制侧墙和所述第二预制侧墙之间的所述现浇连接段至少一部分与其对应的所述管廊舱舱高的1/5-1/4处重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预制综合管廊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预制构件的横截面呈T型或L型;
所述第二预制构件的横截面呈T型或L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远星黄燕燕胡崇武陈小江彭兴宇周宗源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中平公路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