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液分离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04719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6: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液分离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过滤池、一级油液分离池、二级油液分离池和回用水池;其中所述的过滤池包括有过滤池池体以及设置于过滤池池体进水口的滤格;所述一级油液分离池以及二级油液分离池均包括有油液分离池体、设置于油液分离池边缘两侧的导轨以及滑动连接于所述导轨上的活动隔板,所述活动隔板包括有滑座、转动连接于所述滑座上的滚轮、设置于所述滑座上的隔板,所述隔板竖向设置并延伸至油液分离池体的液面下,同时隔板宽度与油液分离池体的宽度配合。

An oil separa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液分离系统
本技术涉及涂料漆料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油液分离系统。
技术介绍
在涂料和漆料的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原料种类较多,其车间内使用的周转桶可能需要先后存放多种不同的原料,在替换原料前为避免新放的原料受原料的原料污染,需要对周转桶进行全面清洗从而产生大量的油液混合的废水。在现有技术中产生的废水一般直接排放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然而其仍然未能解决水消耗浪费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新颖,可对油桶清洗污水进行油液分离处理实现清洗污水循环利用的油液分离系统。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液分离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过滤池、一级油液分离池、二级油液分离池和回用水池;其中所述的过滤池包括有过滤池池体以及设置于过滤池池体进水口的滤格;所述一级油液分离池以及二级油液分离池均包括有油液分离池体、设置于油液分离池边缘两侧的导轨以及滑动连接于所述导轨上的活动隔板,所述活动隔板包括有滑座、转动连接于所述滑座上的滚轮、设置于所述滑座上的隔板,所述隔板竖向设置并延伸至油液分离池体的液面下,同时隔板宽度与油液分离池体的宽度配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油液分离系统,其过滤池的滤格可对污水中的固态杂质进行过滤处理;污水进入一级油液分离池和二级油液分离池中时,先进行静止放置使污水中的油液分层,随后通过拖动活动隔板使液面上的油层聚集到较小的区域内以便于收集,而处于下层的水可通过管道输送至下一级池内,通过一级油液分离池和二级油液分离池的两级油液分离处理,使污水中的油层基本上被分离并进入回用水池内循环回用,可根据回用水池中污水的污染程度进行排出处理或再次用于油桶清洗。本技术采用的油液分离系统能分离油桶清洗污水中大部分的油漆,使其能多次用于清洗油桶,减少浪费。进一步,所述过滤池与以及一级油液分离池之间的管道设置有抽吸泵,其中该管道的进水口设于过滤池底部,该管道的出水口设于一级油液分离池的液面上方。进一步,所述一级油液分离池与以及二级油液分离池之间的管道设置有抽吸泵,其中该管道的进水口设于一级油液分离池底部,该管道的出水口设于二级油液分离池的液面上方。进一步,所述二级油液分离池与回用水池之间的管道设置有抽吸泵,其中该管道的进水口设于二级油液分离池底部,该管道的出水口设于回用水池的液面上方。进一步,所述隔板包括有上隔板以及下隔板,所述上隔板与滑座固定连接,所述下隔板与上隔板铰接,并且所述下隔板朝滑座滑动方向的其中一侧单向摆动。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下隔板可单向摆动,当隔板复位时(即返回初始位置),下隔板可随之单向摆动,减小阻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过滤池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级油液分离池/二级油液分离池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活动隔板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活动隔板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其中,1-过滤池,11-过滤池池体,12-滤格,2a-一级油液分离池,2b-二级油液分离池,21-油液分离池体,22-导轨,23-活动隔板,231-滑座,232-滚轮,233-隔板,2331-上隔板,2332-下隔板,3-回用水池,4-抽吸泵。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油液分离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过滤池1、一级油液分离池2a、二级油液分离池2b和回用水池3。在本实施例中,过滤池1与以及一级油液分离池2a之间的管道设置有抽吸泵4,其中该管道的进水口设于过滤池1底部,该管道的出水口设于一级油液分离池2a的液面上方。所述一级油液分离池2a与以及二级油液分离池2b之间的管道设置有抽吸泵4,其中该管道的进水口设于一级油液分离池2a底部,该管道的出水口设于二级油液分离池2b的液面上方。所述二级油液分离池2b与回用水池3之间的管道设置有抽吸泵4,其中该管道的进水口设于二级油液分离池2b底部,该管道的出水口设于回用水池3的液面上方。其中所述的过滤池1包括有过滤池池体11以及设置于过滤池池体11进水口的滤格12,其过滤池1的滤格12可对污水中的固态杂质进行过滤处理,防止固体杂质进入过滤池池体11内。所述一级油液分离池2a以及二级油液分离池2b均包括有油液分离池体21、设置于油液分离池边缘两侧的导轨22以及滑动连接于所述导轨22上的活动隔板23,所述活动隔板23包括有滑座231、转动连接于所述滑座231上的滚轮232、设置于所述滑座231上的隔板233,所述隔板233竖向设置并延伸至油液分离池体21的液面下,同时隔板233宽度与油液分离池体21的宽度配合。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隔板233包括有上隔板2331以及下隔板2332,所述上隔板2331与滑座231固定连接,所述下隔板2332与上隔板2331铰接,并且所述下隔板2332朝滑座231滑动方向的其中一侧单向摆动,由于下隔板2332可单向摆动,当隔板233复位时(即返回初始位置),下隔板2332可随之单向摆动,减小阻力。本实施例的油液分离系统工作原理如下:清洗油桶后的污水通过管道收集并输入过滤池1中,其过滤池1的滤格12可对污水中的固态杂质进行过滤处理。污水进入一级油液分离池2a和二级油液分离池2b中时,先进行静止放置使污水中的油液分层,随后通过拖动活动隔板23使液面上的油层聚集到较小的区域内以便于收集,而处于下层的水可通过管道输送至下一级池内,通过一级油液分离池2a和二级油液分离池2b的两级油液分离处理,使污水中的油层基本上被分离并进入回用水池3内循环回用。根据回用水池3中污水的污染程度进行排出处理或再次用于油桶清洗使其能多次用于清洗油桶,减少浪费。以上所述之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出更多可能的变动和润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之思路所作的等同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液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过滤池(1)、一级油液分离池(2a)、二级油液分离池(2b)和回用水池(3);其中所述的过滤池(1)包括有过滤池池体(11)以及设置于过滤池池体(11)进水口的滤格(12);所述一级油液分离池(2a)以及二级油液分离池(2b)均包括有油液分离池体(21)、设置于油液分离池边缘两侧的导轨(22)以及滑动连接于所述导轨(22)上的活动隔板(23),所述活动隔板(23)包括有滑座(231)、转动连接于所述滑座(231)上的滚轮(232)、设置于所述滑座(231)上的隔板(233),所述隔板(233)竖向设置并延伸至油液分离池体(21)的液面下,同时隔板(233)宽度与油液分离池体(21)的宽度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液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过滤池(1)、一级油液分离池(2a)、二级油液分离池(2b)和回用水池(3);其中所述的过滤池(1)包括有过滤池池体(11)以及设置于过滤池池体(11)进水口的滤格(12);所述一级油液分离池(2a)以及二级油液分离池(2b)均包括有油液分离池体(21)、设置于油液分离池边缘两侧的导轨(22)以及滑动连接于所述导轨(22)上的活动隔板(23),所述活动隔板(23)包括有滑座(231)、转动连接于所述滑座(231)上的滚轮(232)、设置于所述滑座(231)上的隔板(233),所述隔板(233)竖向设置并延伸至油液分离池体(21)的液面下,同时隔板(233)宽度与油液分离池体(21)的宽度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液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池(1)与以及一级油液分离池(2a)之间的管道设置有抽吸泵(4),其中该管道的进水口设于过滤池(1)底部,该管道的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文权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彩美涂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