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生活污水的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4718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6: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生活污水的处理设备,包括壳体和设在壳体顶端的盖体,所述壳体内设有进水管、导流室、初滤装置和反渗透装置,所述进水管固定在所述壳体内顶部,所述导流室对应设在所述进水管的下端,所述导流室的入水口处设有过滤网组件,所述初滤装置对应设在所述导流室的下方,并与所述导流室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反渗透装置对应设在所述初滤装置的下方,并与所述初滤装置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初滤装置与所述反渗透装置之间设有高压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生活污水的处理设备,结构设计合理,通过过滤网、初滤装置和反渗透装置的配合,能够高效净化污水。

Treatment equipment for domestic sew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生活污水的处理设备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生活污水的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水资源在人们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随着近年来水资源的日益短缺,对污水的回收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对污水处理的方法通常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其中物理处理方法通常用于处理污水容量大、自净能力强的情况。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很多污水处理装置结构复杂、清理不方便,影响污水的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用于生活污水的处理设备。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生活污水的处理设备,包括壳体和设在壳体顶端的盖体,所述壳体内设有进水管、导流室、初滤装置和反渗透装置,所述进水管固定在所述壳体内顶部,所述导流室对应设在所述进水管的下端,所述导流室的入水口处设有过滤网组件,所述过滤网组件包括过滤网和导轨,所述过滤网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并可在所述滑轨的作用下拉出或送入所述壳体内,所述初滤装置对应设在所述导流室的下方,并与所述导流室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初滤装置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石英砂层、过滤棉层和活性炭层,所述反渗透装置对应设在所述初滤装置的下方,并与所述初滤装置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初滤装置与所述反渗透装置之间设有高压泵,所述反渗透装置底部分别设有浓水出口管道和净水出口管道,所述浓水出口管道与浓水箱连接,所述净水出口管道与净水箱连接。进一步地,为了对水进行有效分流,提高过滤效率,所述进水管下端设有布水管,所述布水管上均匀开设有布水孔。进一步地,为了使水流更均匀地进入过滤网,所述布水孔开设在所述布水管的侧面上。进一步地,为了防止污水洒出壳体,所述布水管外设有防漏罩,所述防漏罩通过抱箍固定在所述进水管上。进一步地,为了方便将过滤网拉出壳体,所述过滤网的一端固定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设有把手。进一步地,所述浓水箱与所述初滤装置的出水口之间设有相连通的回收管道,所述回收管道上设有回收阀。进一步地,所述浓水箱上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设有排水阀。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上设有进水阀,所述净水出口管道上设有出水阀。本技术用于生活污水的处理设备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生活污水的处理设备,结构设计合理,通过过滤网、初滤装置和反渗透装置的配合,能够高效净化污水,过滤网与壳体滑动连接,可通过导轨拉出或送入壳体内,清理方便,并设置布水管对水进行有效分流,布水管外设置防漏罩,防止污水从过滤网与壳体的连接处漏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过滤网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盖体,3过滤网,4导流室,5初滤装置,51石英砂层,52过滤棉层,活性炭层,6进水管,7回收阀,8布水孔,9布水管,10导轨,11排水阀,12高压泵,13反渗透装置,14净水箱,15浓水箱,16浓水出口管道,17进水阀,18出水阀,19净水出口管道,20回收管道,21防漏罩,22密封圈,23挡板,24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被本领域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见图1,一种用于生活污水的处理设备,整体呈矩形,包括壳体1和设在壳体1顶端的盖体2。所述壳体1内设有进水管6、导流室4、初滤装置5和反渗透装置13。所述进水管6固定在所述壳体1内顶部,所述进水管6上设有进水阀17。另外,为了对水进行有效分流,提高过滤效率,所述进水管6下端设有布水管9,所述布水管9上均匀开设有布水孔8。为了使水流更均匀地进入导流室4,所述布水孔8开设在所述布水管9的侧面上。所述布水管9外设有防漏罩21,所述防漏罩21通过抱箍固定在所述进水管6上。所述导流室4对应设在所述进水管6的下端,所述导流室4的入水口处设有过滤网组件,所述过滤网组件包括过滤网3和导轨10,导轨10设在壳体1内的两侧,过滤网3与导轨10连接的两端均设有滑块,所述过滤网3与所述导轨10滑动连接,并可在所述滑轨10的作用下拉出或送入所述壳体1内,这样设计,可以方便地把过滤网3从壳体1抽出,方便清理过滤网3,清理完成后也方便安装。所述初滤装置5对应设在所述导流室4的下方,并与所述导流室4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初滤装置5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石英砂层51、过滤棉层52和活性炭层53。所述反渗透装置13对应设在所述初滤装置5的下方,并与所述初滤装置5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初滤装置5与所述反渗透装置13之间设有高压泵12,所述反渗透装置13底部分别设有浓水出口管道16和净水出口管道19,所述浓水出口管道16与浓水箱15连接,所述浓水箱15上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设有排水阀11。所述净水出口管道19与净水箱14连接,所述净水出口管道19上设有出水阀18。为了回收一部分浓水,可以在所述浓水箱15与所述初滤装置5的出水口之间设有相连通的回收管道20,所述回收管道20上设有回收阀7。此外,为了进一步保护反渗透装置13中的过滤原件不受大颗粒物质的损坏,还可以在初滤装置5和反渗透装置13之间依次设置保安过滤器和超滤装置。见图2,过滤网3的一侧固定有挡板23,当过滤网3安装在壳体1内时,挡板23可将壳体1封住,此外为了加强密封效果,可在挡板上设置一圈凹槽,凹槽内设置密封圈22,挡板外侧固定有把手24,以方便将过滤网3拉出或送回壳体1。本技术工作时,污水从进水管6进入,经过布水管9从布水孔8内流出,再经过过滤网3进入导流室4,然后依次经过初滤装置5、反渗透装置13,净水从净水出口管道19排出,进入净水箱14,浓水从浓水出口管道16排入浓水箱15。必要时可打开回收阀7,使一部分浓水与初滤装置5的过滤水在初滤装置出水口汇合后,重新进入反渗透装置13,以便对浓水回收利用。过滤完成后,可通过把手24将过滤网3沿导轨10拉出壳体1,清理掉上面的附着物后再把过滤网3送回壳体1内。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生活污水的处理设备,包括壳体(1)和设在壳体(1)顶端的盖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有进水管(6)、导流室(4)、初滤装置(5)和反渗透装置(13),所述进水管(6)固定在所述壳体(1)内顶部,所述导流室(4)对应设在所述进水管(6)的下端,所述导流室(4)的入水口处设有过滤网组件,所述过滤网组件包括过滤网(3)和导轨(10),所述过滤网(3)与所述导轨(10)滑动连接,并可在所述导轨(10)的作用下拉出或送入所述壳体(1)内,所述初滤装置(5)对应设在所述导流室(4)的下方,并与所述导流室(4)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初滤装置(5)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石英砂层(51)、过滤棉层(52)和活性炭层(53),所述反渗透装置(13)对应设在所述初滤装置(5)的下方,并与所述初滤装置(5)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初滤装置(5)与所述反渗透装置(13)之间设有高压泵(12),所述反渗透装置(13)底部分别设有浓水出口管道(16)和净水出口管道(19),所述浓水出口管道(16)与浓水箱(15)连接,所述净水出口管道(19)与净水箱(14)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生活污水的处理设备,包括壳体(1)和设在壳体(1)顶端的盖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有进水管(6)、导流室(4)、初滤装置(5)和反渗透装置(13),所述进水管(6)固定在所述壳体(1)内顶部,所述导流室(4)对应设在所述进水管(6)的下端,所述导流室(4)的入水口处设有过滤网组件,所述过滤网组件包括过滤网(3)和导轨(10),所述过滤网(3)与所述导轨(10)滑动连接,并可在所述导轨(10)的作用下拉出或送入所述壳体(1)内,所述初滤装置(5)对应设在所述导流室(4)的下方,并与所述导流室(4)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初滤装置(5)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石英砂层(51)、过滤棉层(52)和活性炭层(53),所述反渗透装置(13)对应设在所述初滤装置(5)的下方,并与所述初滤装置(5)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初滤装置(5)与所述反渗透装置(13)之间设有高压泵(12),所述反渗透装置(13)底部分别设有浓水出口管道(16)和净水出口管道(19),所述浓水出口管道(16)与浓水箱(15)连接,所述净水出口管道(19)与净水箱(1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活污水的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6)下端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兆燕杨弘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泷膜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