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小车间歇式释放静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43895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送小车间歇式释放静电装置,其包括支架、支撑杆、放电触头、导线和多个导电板;其中,支撑杆的一端与支架铰接;放电触头与支撑杆上远离支架的一端相连;导线的一端与放电触头相连,导线的另一端穿过支架后与接地端子连接;多个导电板用于间隔设置在小车轨道上,导电板上设置有放电表面,放电表面与放电触头接触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输送小车间歇式释放静电装置,通过放电触头和间隔设置的导电板的配合,实现了对静电的间歇性放电,避免放电触头与导电板的持续接触摩擦而造成的磨损。

Intermittent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device in small conveying worksho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送小车间歇式释放静电装置
本技术涉及运输小车防静电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输送小车间歇式释放静电装置。
技术介绍
静电的产生在工业生产中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在自动轨道输送系统中轨道输送小车沿固定轨道运行的过程中,静电会对轨道输送小车造成较大危害。静电对轨道输送小车造成的危害主要有两种:1、引起小车故障或误动作,比如小车无效空位、无效占位、位置过位等;2、击穿集成电路和精密的电气元器件,比如变频器内部晶闸管被击穿,整流器烧毁,取电装置损坏等。目前工业生产中,主要采用导电带接地的方式消除静电。其中,导电带放电装置是在小车上直接安装导电带(接地线),通过导电带与轨道摩擦排放静电。但是,此类接地装置存在以下缺陷:1、小车运行一段时间后,导电带磨损严重,小车与轨道之间的电阻值变大,不能有效放电;2、导电带与轨道摩擦导致轨道表面受损严重,影响轨道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输送小车间歇式释放静电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消除小车因静电造成的故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输送小车间歇式释放静电装置,其中,包括:支架;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架铰接;放电触头,所述放电触头与所述支撑杆上远离所述支架的一端相连;导线,所述导线的一端与所述放电触头相连,所述导线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支架后与接地端子连接;用于间隔设置在小车轨道上的多个导电板,所述导电板上设置有放电表面,所述放电表面与所述放电触头接触配合。如上所述的输送小车间歇式释放静电装置,其中,优选的是,还包括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架相连,所述弹性元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杆相连,且所述支架上与所述弹性元件连接的位置相对于所述支架上与所述支撑杆连接的位置设置在输送小车运行的方向上。如上所述的输送小车间歇式释放静电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或橡皮筋。如上所述的输送小车间歇式释放静电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放电触头在未与所述导电板接触的自由状态下,所述放电触头的端面到所述支架的距离大于所述放电表面到所述支架的距离。如上所述的输送小车间歇式释放静电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导电板的两端设置有斜面。如上所述的输送小车间歇式释放静电装置,其中,优选的是,还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撑杆与所述支撑座铰接。如上所述的输送小车间歇式释放静电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支架包括顶板和侧板,所述顶板向远离所述导电板的方向延伸有设定的长度;所述侧板垂直于所述顶板,所述支撑座固定设置在所述侧板上;所述侧板上设置有用于穿设所述导线的通孔。如上所述的输送小车间歇式释放静电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支撑座上与所述支撑杆铰接位置的下方位置处设置有凸起卡口,所述放电触头在未与所述导电板接触的自由状态下,所述支撑杆支撑在所述凸起卡口上。如上所述的输送小车间歇式释放静电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放电触头为薄片状结构的碳刷。本技术提供的输送小车间歇式释放静电装置,通过放电触头和间隔设置的导电板的配合,实现了对静电的间歇性放电,避免放电触头与导电板的持续接触摩擦而造成的磨损。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输送小车间歇式释放静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输送小车间歇式释放静电装置在实际应用中的状态图。附图标记说明:100-支架110-顶板120-侧板200-放电触头300-导线400-支撑杆500-弹性元件600-支撑座610-凸起卡口700-小车800-导电板810-放电表面820-斜面900-轨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输送小车间歇式释放静电装置,其包括支架100、支撑杆400、放电触头200、导线300和多个导电板800;其中,支撑杆400的一端与支架100铰接;放电触头200与支撑杆400上远离支架100的一端相连;导线300的一端与放电触头200相连,导线300的另一端穿过支架100后与接地端子连接;多个导电板800用于间隔设置在小车轨道900上,导电板800上设置有放电表面810,放电表面810与放电触头200接触配合。在输送小车700运行到轨道900上具有导电板800的位置时,放电触头200可以与导向板上的放电表面810接触,小车700上的静电通过放电触头200和导线300传递到小车电控柜的接地端子上,从而实现将静电释放掉。由于各个导电板800之间间隔设置,当小车700运行至未设置导电板800的位置处时,放电触头200悬空保持自由状态,放电触头200不与导电板800接触,从而可以避免放电触头200与导电板800的持续摩擦而造成的磨损。其中,为了提升放电触头200的导电性能,放电触头200可以为由碳石制造而成的薄片状结构的碳刷。进一步,该装置还包括弹性元件500,弹性元件500的一端与支架100相连,弹性元件500的另一端与支撑杆400相连,且支架100上与弹性元件500连接的位置相对于支架100上与支撑杆400连接的位置设置在输送小车700运行的方向上。当输送小车700向前运行时,放电触头200与导电板800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会使放电触头200相对于输送小车700向后运动,导致放电触头200带动支撑杆400发生轻微偏斜,此时,弹性元件500也同步发生轻微拉伸,弹性元件500可以对支撑杆400施加与支撑杆400偏斜方向相反方向上的力,从而可以保证放电触头200始终与导电板800接触,避免放电触头200受摩擦力的作用而与导电板800分离,进而造成放电效果变差。其中,弹性元件500可以为弹簧或橡皮筋,在本实施中,弹性元件500优选为弹簧。进一步,为了保证小车700运行至导电板800所在位置处时,放电触头200可以与导电板800紧密接触,放电触头200在未与导电板800接触的自由状态下,放电触头200的端面到支架100的距离大于放电表面810到支架100的距离。其中,如图2所示,导电板800的两端设置有斜面820,放电触头200可以与斜面820接触后随小车700滑入到放电表面810,从而实现了放电触头200与放电表面810接触前的过渡,避免导电板800因存在棱角而与放电触头200之间发生磕伤或卡滞。进一步,如图1所示,为了提升支撑杆400与支架100的连接强度,该装置还可以包括支撑座600,支撑座600固定设置在支架100上,支撑杆400与支撑座600铰接。具体地,支架100包括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送小车间歇式释放静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架;/n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架铰接;/n放电触头,所述放电触头与所述支撑杆上远离所述支架的一端相连;/n导线,所述导线的一端与所述放电触头相连,所述导线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支架后与接地端子连接;/n用于间隔设置在小车轨道上的多个导电板,所述导电板上设置有放电表面,所述放电表面与所述放电触头接触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送小车间歇式释放静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
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架铰接;
放电触头,所述放电触头与所述支撑杆上远离所述支架的一端相连;
导线,所述导线的一端与所述放电触头相连,所述导线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支架后与接地端子连接;
用于间隔设置在小车轨道上的多个导电板,所述导电板上设置有放电表面,所述放电表面与所述放电触头接触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小车间歇式释放静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架相连,所述弹性元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杆相连,且所述支架上与所述弹性元件连接的位置相对于所述支架上与所述支撑杆连接的位置设置在输送小车运行的方向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小车间歇式释放静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或橡皮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小车间歇式释放静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触头在未与所述导电板接触的自由状态下,所述放电触头的端面到所述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海宁范猛士王明扬贺荣骄崔娅娟杨波
申请(专利权)人: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