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式漏电脱扣器模块及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3867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2:41
一种电子式漏电脱扣器模块及断路器,电子式漏电脱扣器模块包括多个电流互感器、一零序互感器和贯穿于相应电流互感器的载流导体及零序互感器的导电排,载流导体由边相载流导体和中相载流导体构成,导电排由边相导电排和中相导电排构成,载流导体和导电排一一对应连接从而构成主回路,特点:多个电流互感器从左到右依次排列,与零序互感器前后紧靠布置,当导电排的边相导电排和载流导体的边相载流导体两者端部连接时,其边相导电排与边相载流导体连接的U形的其中一臂位于电流互感器的上方,且与边相导电排连接的边相载流导体一端位于零序互感器的左右两侧。同时还公开了安装电子式漏电脱扣器模块的断路器。布局合理,结构紧凑,缩短断路器尺寸。

An electronic leakage release module and circuit break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式漏电脱扣器模块及断路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低压电器
,具体涉及一种电子式漏电脱扣器模块,并且还涉及使用该漏电脱扣器模块的断路器。
技术介绍
漏电断路器作为低压配电系统和电动机保护回路的过载、短路漏电保护电器,其工作时,当电路中发生漏电故障,断路器漏电单元检测到信号并向漏电脱扣器发出动作指令,漏电脱扣器动作使断路器跳闸,达到快速分断电路以保护线路和设备的目的。现有电子式漏电断路器通常分为两种形式,一种为普通电子式塑壳断路器加装漏电机构模块,例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1728126A所推荐的一种“电子式漏电保护器”,这种结构的断路器存在体积大、成本高的缺点。另一种为电子式脱扣器与漏电机构模块整体内置式结构,譬如中国技术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1038100Y所介绍的一种“带剩余电流电保护和液晶显示的断路器”以及中国技术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4270999U所涉及的“一种带电子保护和漏电保护的断路器”,这种结构的断路器存在零件加工和装配困难,绝缘距离近的缺陷。此外,上述两种电子式漏电断路器在结构紧凑性、成本、装配便利性及绝缘处理方面均不够理想。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电子式漏电断路器的结构加以合理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首要任务是要提供一种电子式漏电脱扣器模块,其各零部件空间布局合理,结构紧凑,能够有效缩短断路器在长度方向上的尺寸,顺应开关小型化的发展趋势。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任务在于提供一种应用此电子式漏电脱扣器模块的断路器,其能够缩小现有技术中断路器的体积且保障电子式漏电脱扣器模块所述技术效果的全面体现。为完成首要任务,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子式漏电脱扣器模块,包括多个电流互感器、一个零序互感器、和分别贯穿于相应电流互感器的载流导体及贯穿于零序互感器的导电排,所述的载流导体由边相载流导体和中相载流导体构成,所述的导电排由边相导电排和中相导电排构成,所述的载流导体和导电排一一对应连接从而构成了主回路,所述的多个电流互感器从左到右依次排列,与所述的零序互感器前后紧靠布置,所述的边相导电排呈U形,当所述导电排的边相导电排和载流导体的边相载流导体两者端部相连接时,其边相导电排与边相载流导体连接的U形的其中一臂位于电流互感器的上方,并且与边相导电排连接的边相载流导体一端位于零序互感器的左右两侧。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零序互感器呈椭圆形,在中央具有椭圆形通孔,所述的导电排穿过所述的椭圆形通孔。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导电排的边相导电排为A相导电排和N相导电排,所述导电排的中相导电排为B相导电排和C相导电排,所述的A相导电排、N相导电排以彼此对称的状态设置,并在椭圆形通孔中偏上的一方穿过;所述的B相导电排和C相导电排在椭圆形通孔中偏下的的另一方穿过。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B相导电排和C相导电排均呈直排布置。在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载流导体的边相载流导体包括A相载流导体和N相载流导体,所述载流导体的中相载流导体包括B相载流导体和C相载流导体,所述的A相载流导体、B相载流导体、C相载流导体和N相载流导体均单独贯穿于电流互感器。在本专利技术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A相载流导体和N相载流导体均呈L形,在穿过对应的电流互感器后,分别朝A相导电排和N相导电排方向折弯且分别与A相导电排和N相导电排连接;所述的B相载流导体和C相载流导体呈直排布置,在穿过对应的电流互感器后分别与B相导电排、C相导电排直接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A相载流导体与A相导电排连接的朝上折弯端位于零序互感器的左侧;所述的N相载流导体分别与N相导电排连接的朝上折弯端位于零序互感器的右侧。在本专利技术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B相载流导体和B相导电排一体制作且依次穿过电流互感器和零序互感器,所述的C相载流导体和C相导电排一体制作且依次穿过电流互感器和零序互感器。在本专利技术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过电流检测组件还包括磁脱扣器,所述的磁脱扣器包括支架、衔铁、反力弹簧和枢轴,所述的支架与载流导体固定连接,所述的衔铁通过枢轴转动地枢接在支架上,所述的反力弹簧套设在枢轴上,用于使衔铁复位。为完成另一任务,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子式漏电断路器,该断路器包括基座和设置在基座内的主回路单元,所述的主回路单元沿基座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进线端子、与进线端子连接的触头灭弧模块、多个上面所述的电子式漏电脱扣器模块、与电子式漏电脱扣器模块连接的出线端子,所述的电子式漏电脱扣器模块与触头灭弧模块连接。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后,具有的有益效果:第一、导电排的边相导电排和载流导体的边相载流导体两者端部相接时,其边相导电排与边相载流导体连接的U形的其中一臂位于电流互感器的上方,并且与边相导电排连接的边相载流导体一端位于零序互感器的左右两侧,这种连接方式让空间布局更为合理,节省了断路器长度方向的空间,保证了整体结构的紧凑,尤其对小壳架漏电内置塑壳断路器的体积缩小具有较大意义;第二、零序互感器的椭圆形通孔空间较大,位于椭圆形通孔内的导电排之间距离较大无需包扎绝缘胶带也能确保绝缘距离;第三、零序互感器的椭圆形通孔空间较大,方便了导电排的装配,提高装配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电子式漏电塑壳断路器的装配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电子式漏电塑壳断路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电子式漏电脱扣器模块的爆破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电子式漏电脱扣器模块的一侧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电子式漏电脱扣器模块的另一侧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电子式漏电脱扣器模块的过电流检测组件与漏电检测组件装配的侧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电子式漏电脱扣器模块的过电流检测组件与漏电检测组件装配的正视图。图8为图7的A-A剖示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电子式漏电脱扣器模块的过电流检测组件与漏电检测组件装配的左视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电子式漏电脱扣器模块的零序互感器与联结排组件的装配示意图。图中:1.基座;2进线端子;3.触头灭弧模块;4.电子式漏电脱扣器模块、41.底座、42.过电流检测组件、421.电流互感器、422.载流导体、4221.A相载流导体、4222.B相载流导体、4223.C相载流导体、4224.N相载流导体、423.磁脱扣器、4231.支架、4232.衔铁、4233.轭铁、4234.枢轴、4235.反力弹簧、43.漏电检测组件、431.零序互感器、4311.椭圆形通孔、432.电子线路板组件、433.导电排、4331.A相导电排、43311.第一导电排、43312.第二导电排、4332.B相导电排、4333.C相导电排、4334.N相导电排、43341.第三导电排、43342.第四导电排、44.第一容纳空间、45.第二容纳空间;5.出线端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结合附图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式漏电脱扣器模块,包括多个电流互感器(421)、一个零序互感器(431)、和分别贯穿于相应电流互感器(421)的载流导体(422)及贯穿于零序互感器(431)的导电排(433),所述的载流导体(422)由边相载流导体和中相载流导体构成,所述的导电排(433)由边相导电排和中相导电排构成,所述的载流导体(422)和导电排(433)一一对应连接从而构成了主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个电流互感器(421)从左到右依次排列,与所述的零序互感器(431)前后紧靠布置,所述的边相导电排呈U形,当所述导电排(433)的边相导电排和载流导体(422)的边相载流导体两者端部相连接时,其边相导电排与边相载流导体连接的U形的其中一臂位于电流互感器(421)的上方,并且与边相导电排连接的边相载流导体一端位于零序互感器(431)的左右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式漏电脱扣器模块,包括多个电流互感器(421)、一个零序互感器(431)、和分别贯穿于相应电流互感器(421)的载流导体(422)及贯穿于零序互感器(431)的导电排(433),所述的载流导体(422)由边相载流导体和中相载流导体构成,所述的导电排(433)由边相导电排和中相导电排构成,所述的载流导体(422)和导电排(433)一一对应连接从而构成了主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个电流互感器(421)从左到右依次排列,与所述的零序互感器(431)前后紧靠布置,所述的边相导电排呈U形,当所述导电排(433)的边相导电排和载流导体(422)的边相载流导体两者端部相连接时,其边相导电排与边相载流导体连接的U形的其中一臂位于电流互感器(421)的上方,并且与边相导电排连接的边相载流导体一端位于零序互感器(431)的左右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式漏电脱扣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零序互感器(431)呈椭圆形,在中央具有椭圆形通孔(4311),所述的导电排(433)穿过所述的椭圆形通孔(43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子式漏电脱扣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排(433)的边相导电排为A相导电排(4331)和N相导电排(4334),所述导电排(433)的中相导电排为B相导电排(4332)和C相导电排(4333),所述的A相导电排(4331)、N相导电排(4334)以彼此对称的状态设置,并在椭圆形通孔(4311)中偏上的一方穿过;所述的B相导电排(4332)和C相导电排(4333)在椭圆形通孔(4311)中偏下的的另一方穿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子式漏电脱扣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B相导电排(4332)和C相导电排(4333)均呈直排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式漏电脱扣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流导体(422)的边相载流导体包括A相载流导体(4221)和N相载流导体(4224),所述载流导体(422)的中相载流导体包括B相载流导体(4222)和C相载流导体(4223),所述的A相载流导体(4221)、B相载流导体(4222)、C相载流导体(4223)和N相载流导体(4224)均单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建波张洵初顾建青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