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冷多芯铜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38522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2:38
一种液冷多芯铜电缆,包括主液流管、若干电芯、若干支液流通道、填充层及保护外壳;所述主液流管上设有若干冷却液流通孔,若干电芯以所述主液流管呈极轴阵列分布,每个支液流通道位于相邻的两个电芯之间,每个支液流通道通过相邻的两个电芯之间的预留间隙与所述主液流管的冷却液流通孔连通,所述保护外壳套设于若干电芯及若干支液流通道的外围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内设主液流管及若干支液流通道,使得冷却液与每个电芯的接触面积增加,有效加强热传递效率;支液流通道内的冷却液又可以通过主液流管上的冷却液流通孔回流到主液流管内,具有防止冷却液堵塞、耐弯折的功能。

A liquid cooled multi-core copper c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冷多芯铜电缆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
,具体的涉及一种液冷多芯铜电缆。
技术介绍
高压电缆是电力电缆的一种,是指用于传输1kv-1000kv之间的电力电缆,多应用于电力传输和分配。由于铜导体的出色导电性能,越来越多的工程采用铜芯电力电缆作为供电系统的主干道,而铝芯电力电缆的应用则较少,尤其是在越高压的电力系统中,选择铜芯电缆的就越多。现有的高压芯铜电缆主要有以下缺点:导电工作时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而且随着负荷的增加,温度的升高,会导致电缆载流量的降低,影响电缆的正常使用,并且传统高压芯铜电缆抗弯折能力不足,受到外力碾压即导致变形,影响正常工作。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液冷多芯铜电缆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冷多芯铜电缆,通过内设主液流管及若干支液流通道,使得冷却液与每个电芯的接触面积增加,有效加强热传递效率;支液流通道内的冷却液又可以通过主液流管上的冷却液流通孔回流到主液流管内,具有防止冷却液堵塞、耐弯折的功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冷多芯铜电缆,包括主液流管、若干电芯、若干支液流通道、填充层及保护外壳;所述主液流管上设有若干冷却液流通孔,若干电芯以所述主液流管呈极轴阵列分布,每个支液流通道位于相邻的两个电芯之间,每个支液流通道通过相邻的两个电芯之间的预留间隙与所述主液流管的冷却液流通孔连通,所述保护外壳套设于若干电芯及若干支液流通道的外围,所述填充层填充在所述保护外壳与若干电芯及若干支液流通道的间隙内。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芯包括若干铜丝及包裹在若干铜丝外的防护层。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填充层为丁苯胶SBR材料。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护外壳为PA阻燃尼龙波纹管。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主液流管为PB管。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护外壳的外表面涂有防辐射涂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液冷多芯铜电缆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内设主液流管及若干支液流通道,使得冷却液与每个电芯的接触面积增加,有效加强热传递效率;支液流通道内的冷却液又可以通过主液流管上的冷却液流通孔回流到主液流管内,具有防止冷却液堵塞、耐弯折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液冷多芯铜电缆的立体图。图2为图1所示液冷多芯铜电缆的截面图。图3为图1所示主液流管的局部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冷多芯铜电缆100。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液冷多芯铜电缆100包括主液流管10、若干电芯20、若干支液流通道30、填充层40及保护外壳50。具体的,所述主液流管10上设有若干冷却液流通孔11,若干电芯20以所述主液流管10呈极轴阵列分布,每个支液流通道30位于相邻的两个电芯20之间,每个支液流通道30通过相邻的两个电芯20之间的预留间隙31与所述主液流管10的冷却液流通孔11连通,所述保护外壳50套设于若干电芯20及若干支液流通道30的外围,所述填充层40填充在所述保护外壳50与若干电芯20及若干支液流通道30的间隙内。可以理解的是,当所述液冷多芯铜电缆100运用于高压充电设备或短距离变压器上时,若干电芯20发出大量热量,冷却液从所述主液流管10的一端进入,冷却液从所述主液流管10的冷却液流通孔11可以进入到相邻的两个电芯20之间的预留间隙31及若干支液流通道30内,使得冷却液与每个电芯20的接触面积增加,有效加强热传递效率。当所述液冷多芯铜电缆100发生弯折时,造成所述支液流通道30堵塞,所述支液流通道30内的冷却液又可以通过所述主液流管10上的冷却液流通孔11回流到所述主液流管10内,具有防止冷却液堵塞、耐弯折的功能。进一步地,所述电芯20包括若干铜丝21及包裹在若干铜丝21外的防护层22。若干铜丝21具有较强的载流能力,所述防护层22用于绝缘与导热作用。进一步地,所述填充层40为丁苯胶SBR材料。丁苯胶SBR具有更好耐磨性、耐老化性及良好的抗水性,受到外来压力时,还能起到缓冲作用。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外壳50为PA阻燃尼龙波纹管。PA阻燃尼龙波纹管柔韧性好,抗扭曲,可承受较重的负载。进一步地,所述主液流管10为PB管。PB管即聚丁烯树脂管,是由碳和氢组成的高分子聚合物,一种线性的全同立构的半结晶性热塑性材料,具有加工性、表面光洁度、强度、柔韧性和连接性等优势。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外壳50的外表面涂有防辐射涂层51。通过所述防辐射涂层51提高安全性能,减少辐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液冷多芯铜电缆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内设主液流管及若干支液流通道,使得冷却液与每个电芯的接触面积增加,有效加强热传递效率;支液流通道内的冷却液又可以通过主液流管上的冷却液流通孔回流到主液流管内,具有防止冷却液堵塞、耐弯折的功能。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专利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专利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专利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冷多芯铜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液流管、若干电芯、若干支液流通道、填充层及保护外壳;/n所述主液流管上设有若干冷却液流通孔,若干电芯以所述主液流管呈极轴阵列分布,每个支液流通道位于相邻的两个电芯之间,每个支液流通道通过相邻的两个电芯之间的预留间隙与所述主液流管的冷却液流通孔连通,所述保护外壳套设于若干电芯及若干支液流通道的外围,所述填充层填充在所述保护外壳与若干电芯及若干支液流通道的间隙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冷多芯铜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液流管、若干电芯、若干支液流通道、填充层及保护外壳;
所述主液流管上设有若干冷却液流通孔,若干电芯以所述主液流管呈极轴阵列分布,每个支液流通道位于相邻的两个电芯之间,每个支液流通道通过相邻的两个电芯之间的预留间隙与所述主液流管的冷却液流通孔连通,所述保护外壳套设于若干电芯及若干支液流通道的外围,所述填充层填充在所述保护外壳与若干电芯及若干支液流通道的间隙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多芯铜电缆,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和平陆梦来赵绪仁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思锐科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