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过街天桥三维建模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建模
,尤其涉及一种过街天桥三维建模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电子地图为人们出行提供很大帮助,其提供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道路信息、楼宇信息等。在目前的电子地图中,过街天桥的显示方式是一条可通行的道路,并未显示其立体效果,用户无法直接通过地图中道路的样式区分某条过街道路是天桥还是人行道。所以亟需一种对过街天桥进行三维建模的方法,实现过街天桥的立体显示效果。从而用户可以直观地识别电子地图中的某条通行道路是否为过街天桥,以提高用户的驾车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过街天桥三维建模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没有过街天桥的三维建模方法导致电子地图中的过街天桥未显示其立体效果,用户无法直接通过电子地图中道路的样式区分某条过街道路是天桥还是人行道,进而导致用户驾车体验较差。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过街天桥三维建模的方法,包括:获取待处理过街天桥的线数据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过街天桥三维建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待处理过街天桥的线数据和线数据间的空间连接关系;/n根据所述线数据和线数据间的空间连接关系,构建所述待处理过街天桥的线段初始三维模型;/n将所述线段初始三维模型中的线数据渲染为面数据,以构建所述过街天桥的三维模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街天桥三维建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待处理过街天桥的线数据和线数据间的空间连接关系;
根据所述线数据和线数据间的空间连接关系,构建所述待处理过街天桥的线段初始三维模型;
将所述线段初始三维模型中的线数据渲染为面数据,以构建所述过街天桥的三维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数据包括:线数据的平面尺寸和线数据类型;
所述线数据类型包括:水平桥面线数据,斜坡面线数据和台阶线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线数据和线数据间的空间连接关系,构建所述待处理过街天桥的线段初始三维模型,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线数据的空间连接关系,确定所述线数据间的交点;
从所述线数据间的交点处延伸出所述待处理过街天桥的虚拟高度线段;
设置所述虚拟高度线段的尺寸及所述虚拟高度线段与所述线数据间的夹角;
根据所述线数据的平面尺寸,所述虚拟高度线段的尺寸及所述虚拟高度线段与所述线数据间的夹角确定所述线数据及所述线数据间的交点在所述线段初始三维模型的位置,以构建出所述待处理过街天桥的线段初始三维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线数据和线数据间的空间连接关系,构建所述待处理过街天桥的线段初始三维模型,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线数据的空间连接关系,确定所述线数据间的交点;
根据所述线数据的平面尺寸和预设的每个线数据与三维坐标轴间的夹角确定所述线数据及所述线数据间的交点的三维坐标;
根据所述线数据及所述线数据间的交点的三维坐标确定所述线数据及所述线数据间的交点在所述线段初始三维模型的位置,以构建出所述待处理过街天桥的线段初始三维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线数据为水平桥面线数据或斜坡面线数据,则所述将所述线段初始三维模型中的线数据渲染为面数据,具体包括:
将述线段初始三维模型中的所述水平桥面线数据或斜坡面线数据以线为中线向与所述线相平行的两侧渲染,形成水平桥面面数据或斜坡面面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线数据为台阶线数据,则所述将所述线段初始三维模型中的线数据渲染为面数据,具体包括:
将所述线段初始三维模型中的所述台阶线数据以线为中线向与所述线相平行的两侧渲染,形成水平台阶面数据;
设置每个台阶线数据的高度和台阶的阶数;
对于相邻两个台阶,根据所述台阶线数据的高度构建与相邻两个水平台阶面数据相垂直并相交的垂直台阶面数据;
将每个台阶对应的水平台阶面数据和垂直台阶面数据确定为每个台阶的面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待处理过街天桥的线数据和线数据间的空间连接关系之前,还包括:
对存储数据库中的错误线数据进行筛除;
根据所述存储数据库中的所有线数据的空间连接关系确定同一过街天桥的线数据和线数据的空间连接关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线段初始三维模型中的线数据渲染为面数据,以构建所述过街天桥的三维模型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过街天桥的三维模型与电子地图中的原过街天桥数据进行匹配;
若所述过街天桥的三维模型与电子地图中的原过街天桥数据相匹配,则将所述电子地图中的原过街天桥数据删除,将所述相匹配的过街天桥的三维模型设置到所述电子地图中的原过街天桥数据的位置。
9.一种过街天桥三维建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振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