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粉碎式搅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03270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高效粉碎式搅拌系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上表面设置有进料壳;所述箱体的下表面均布设置有四个支撑腿,进料壳的上表面与输送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输送箱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一连通孔;所述输送箱与进料壳相连通,输送箱的上表面设置有进料斗,进料壳的右侧面通过固定块与第二电机机身的左侧面固定连接,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主动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电机、第一螺旋叶片、第一转轴、第一粉碎刀片和进料斗之间的相互配合,第一螺旋叶片能够对物料均匀的进行输送,第一粉碎刀片能够对物料初步进行粉碎,提高了粉碎式搅拌机整体的粉碎效率,并且使物料能够均匀的进入到箱体内。

High efficiency pulverizing stirr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效粉碎式搅拌系统
本技术涉及粉碎式搅拌机
,具体是高效粉碎式搅拌系统。
技术介绍
在对物料进行搅拌时,由于有些物料块状较大,会影响搅拌的效率,一般都采用两种方式对其进行解决,一种是通过粉碎机先对其进行粉碎,再将粉碎后的物料放入搅拌机内进行搅拌,第二种为粉碎搅拌一体机,但是目前市面上的粉碎搅拌机粉碎只是在进料口位置放置一个粉碎装置对其进行粉碎,因为一般都是人工对物料进行添加,不能保证物料均匀的进入粉碎式搅拌机内,而且在粉碎时,不能保证物料被完全粉碎,依旧会降低搅拌的效率,从而急需一种高效粉碎式搅拌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高效粉碎式搅拌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高效粉碎式搅拌系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上表面设置有进料壳;所述箱体的下表面均布设置有四个支撑腿,进料壳的上表面与输送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输送箱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一连通孔;所述输送箱与进料壳相连通,输送箱的上表面设置有进料斗,进料壳的右侧面通过固定块与第二电机机身的左侧面固定连接,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高效粉碎式搅拌系统,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进料壳(3);所述箱体的下表面均布设置有四个支撑腿(2),进料壳(3)的上表面与输送箱(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输送箱(4)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一连通孔;所述输送箱(4)与进料壳(3)相连通,输送箱(4)的上表面设置有进料斗(5),进料壳(3)的右侧面通过固定块与第二电机(11)机身的左侧面固定连接,第二电机(1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主动轮(12),主动轮(12)通过皮带(14)与两个从动轮(13)传动连接,两个从动轮(13)的下表面均设置有第二螺旋叶片(15),第二螺旋叶片(15)的表面设置有两个第三轴承,两个第三轴承...

【技术特征摘要】
1.高效粉碎式搅拌系统,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进料壳(3);所述箱体的下表面均布设置有四个支撑腿(2),进料壳(3)的上表面与输送箱(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输送箱(4)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一连通孔;所述输送箱(4)与进料壳(3)相连通,输送箱(4)的上表面设置有进料斗(5),进料壳(3)的右侧面通过固定块与第二电机(11)机身的左侧面固定连接,第二电机(1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主动轮(12),主动轮(12)通过皮带(14)与两个从动轮(13)传动连接,两个从动轮(13)的下表面均设置有第二螺旋叶片(15),第二螺旋叶片(15)的表面设置有两个第三轴承,两个第三轴承分别卡接在提料箱(16)内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箱体(1)的左右两侧面和两个提料箱(16)的相对面均开设有两个二连接通和第三连通孔,第三连通孔位于第二连通孔的上方,主动轮(12)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转轴(17),第二转轴(17)的表面设置有两个第四轴承,两个第四轴承分别卡接在固定板(20)的上表面和箱体(1)的上表面,固定板(20)的外圈设置有过滤网(21),过滤网(21)的形状为环形,过滤网(21)的外圈与箱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二转轴(17)的表面均布设置有多个第二粉碎刀片(18)和第一搅拌杆(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先云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科力特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