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热水暖保建床。由床体箱、床头、上、下床板、S形散热排管、热水器外壳、电加热器、水箱、注水管、排水管、回水管、控制板、床头灯等组成,呈床形状;在床体箱上装有下床板、保温层、S形散热排管、上床板支撑架,在上床板上钻有散热孔;在床头内装有热水器外壳,内装有电加热器,在外壳上端焊有注水管和排水管,在注水管内装有水位控制电极,下端焊有回水管,内装有温控热敏电阻,将排水管和回水管与S形散热排管相连接;在床头上设有床头灯、活动靠背垫、控制板、控制板与床头灯、电加热器、温控热敏电阻、水位控制电极、电源开关相连接;结构简单,安全节能,加热速度快,无噪音,无污染,使用方便,造价低。(*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热水暖保健床,属于生活保健设施。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传统火炕深受人们欢迎,但也给人们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引发火灾,不便移动,不能恒温,污染环境;特别是住上楼房以后,无睡火炕的条件,采用电褥子代替火炕,由于电褥子干热吸收人体水份,干扰人体磁场;睡凉床对年老体弱的人体消化和内分泌影响血液循环,易引发风湿和胃寒;睡软床对人体脊椎的生理有害,阻碍血液循环,诱发或加重脊柱疾病,又不能得到更好的休息,降低生活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热水暖保健床,结构简单,安全节能,恒温效果好,予防怕凉的各种疾病发生,提高睡眠质量,达到提高身心健康的目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热水暖保健床主要包括有床体箱、床头、上、下床板、S形散热排管、热水器外壳、电加热器、水箱、注水管、排水管、回水管、控制板、床头灯等组成,呈床形状。床体箱为两节,在床体箱上的下床板上部用保温材料制成的保温层,在保温层的上部装有S形散热排管,在每个S形散热排管的间隙中装有上床板支撑架在支撑架上放有上床板,在上床板上钻有若干个散热孔;在床体箱的一端装有床头,在床头内装有热水器外壳,为圆柱形横置在床头内的下部空间,外部设有保温层,在热水器外壳内用紧固件安装有电加热器,外侧设有电源插头,在热水器外壳的上端焊有注水管,在注水管的中端焊有排水管,在注水管的上端管内装有水位控制电极,在注水管的最上端焊有水箱,在水箱的上端留有排气孔,在热水器外壳的下部焊有回水管,在回水管内装有温控热敏电阻,将排水管和回水管与S形散热排管上的进出水口相连接;在床头的两侧装有床头灯,在床头上设有两个活动靠背垫,在两个活动靠背垫的中间安装有控制板,控制板与床头灯,电加热器、温控热敏电阻、水位控制电极、电源开关相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电热水暖保健床,具备火炕及人体生理需要的优点,安全程度高,恒温性能好,保健功能强,提高人体的休息质量和健康水平,可预防多种疾病的发生与发作;应用面广,使用方便,加热速度快,无噪音,无污染,移动方便,造价低廉。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电热水暖保健床的剖视图图2是床头的主视图图3是S形散热排管的示意图图4是热水器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上床板 2、散热排管 3、热水器外壳4、温控热敏电阻5、排水管 6、回水管7、床头8、注水管 9、床体箱10、活动靠背垫 11、水位控制电极12、电加热器13、保温层 14、水箱15、排气孔16、电源插头 17、下床板 18、控制板19、床头灯 20、床板支撑架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4。电热水暖保健床主要包括有床体箱、床头、上、下床板、S形散热排管、热水器外壳、电加热器、水箱、注水管、排水管、回水管、控制板、床头灯等组成,呈床形状。床体箱(9)为两节,(详见图1)在床体箱上的下床板(17)上部用保温材料制成的保温层(13),在保温层的上部装有S形散热排管(2),(详见图3)在每个S形散热排管的间隙中装有上床板支撑架(20),在支撑架上设有上床板(1),在上床板上钻有若干个散热孔;在床体箱的一端装有床头(7),在床头内装有热水器外壳(3),外部设有保温层,热水器外壳为圆柱形横置在床头内的下部空间(详见图1、图4),在热水器外壳(3)内用紧固件装有电加热器(12),外侧设有电源插头(16),在热水器外壳(3)的上端焊有注水管(8),在注水管的上端管内装有水位控制电极(11),缺水时可自动报警、断电,在注水管的中端焊有排水管(5),在注水管的最上端焊有水箱(14),在水箱的上端留有注水口和排气孔(15),在热水器外壳(3)的下部焊有回水管(6),在回水管内装有温控热敏电阻(4),将排水管(5)和回水管(6)与S形散热排管(2)上的进出水口相连接;(详见图2)在床头(7)的两侧装有床头灯(19),在床头上设有两个活动靠背垫(10),在两个活动靠背垫的中间安装有控制板(18),控制板(18)与床头灯(19)、电加热器(12)、温控热敏电阻(4)、水位控制电极(11)、电源开关相连接。权利要求1.一种电热水暖保健床,它主要包括有床体箱、床头、上、下床板、S形散热排管、热水器外壳、电加热器、水箱、注水管、排水管、回水管、控制板、床头灯组成,呈床形状;其特征是床体箱(9)为两节,在床体箱上的下床板(17)上部设有保温层(13),在保温层的上部装有S形散热排管(2),在排管的间隙中装有上床板支撑架(20),在支撑架上放有上床板(1),在上床板上钻有若干个散热孔;在床体箱(9)的一端装有床头(7),在床头内装有热水器外壳(3),热水器外壳(3)为圆柱形横置在床头内的下部空间,在热水器外壳(3)内用紧固件装有电加热器(12),外侧设有电源插头(16),在热水器外壳(3)的上端焊有注水管(8),在注水管的上端管内装有水位控制电极(11),在注水管的中端焊有排水管(5),在注水管的最上端焊有水箱(14),在水箱的上端留有排气孔(15),在热水器外壳(3)的下部焊有回水管(6),在回水管内装有温控热敏电阻(4),将排水管(5)和回水管(6)与S形散热排管(2)上的进出水口相连接;在床头(7)的两侧装有床头灯(19),在床头上设有两个活动靠背垫(10),在两个活动靠背垫的中间安装有控制板(18),控制板(18)与床头灯(19)、电加热器(12)、温控热敏电阻(4)、水位控制电极(11)、电源开关相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热水暖保建床。由床体箱、床头、上、下床板、S形散热排管、热水器外壳、电加热器、水箱、注水管、排水管、回水管、控制板、床头灯等组成,呈床形状;在床体箱上装有下床板、保温层、S形散热排管、上床板支撑架,在上床板上钻有散热孔;在床头内装有热水器外壳,内装有电加热器,在外壳上端焊有注水管和排水管,在注水管内装有水位控制电极,下端焊有回水管,内装有温控热敏电阻,将排水管和回水管与S形散热排管相连接;在床头上设有床头灯、活动靠背垫、控制板、控制板与床头灯、电加热器、温控热敏电阻、水位控制电极、电源开关相连接;结构简单,安全节能,加热速度快,无噪音,无污染,使用方便,造价低。文档编号A47C19/00GK2770488SQ20052002020公开日2006年4月12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27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27日专利技术者刘明君, 刘星, 程福荣 申请人:刘明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热水暖保健床,它主要包括有:床体箱、床头、上、下床板、S形散热排管、热水器外壳、电加热器、水箱、注水管、排水管、回水管、控制板、床头灯组成,呈床形状;其特征是:床体箱(9)为两节,在床体箱上的下床板(17)上部设有保温层(13),在保温层的上部装有S形散热排管(2),在排管的间隙中装有上床板支撑架(20),在支撑架上放有上床板(1),在上床板上钻有若干个散热孔;在床体箱(9)的一端装有床头(7),在床头内装有热水器外壳(3),热水器外壳(3)为圆柱形横置在床头内的下部空间,在热水器外壳(3)内用紧固件装有电加热器(12),外侧设有电源插头(16),在热水器外壳(3)的上端焊有注水管(8),在注水管的上端管内装有水位控制电极(11),在注水管的中端焊有排水管(5),在注水管的最上端焊有水箱(14),在水箱的上端留有排气孔(15),在热水器外壳(3)的下部焊有回水管(6),在回水管内装有温控热敏电阻(4),将排水管(5)和回水管(6)与S形散热排管(2)上的进出水口相连接;在床头(7)的两侧装有床头灯(19),在床头上设有两个活动靠背垫(10),在两个活动靠背垫的中间安装有控制板(18),控制板(18)与床头灯(19)、电加热器(12)、温控热敏电阻(4)、水位控制电极(11)、电源开关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君,刘星,程福荣,
申请(专利权)人:刘明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5[中国|内蒙]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