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拌站废渣回收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3223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搅拌站废渣回收池,至少包括一个顶部设进渣管和底部设排渣口的漏斗形容纳腔,所述漏斗形容纳腔中心安装混合装置;所述混合装置包括旋向向下的螺旋搅拌轴和若干与漏斗形容纳腔侧壁贴合的刮板,所述刮板上下端均通过横桨连接至螺旋搅拌轴;所述刮板由前端倾斜的铲部以及后端翘起的导流部组成,所述螺旋搅拌轴与驱动装置连接传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刮板的铲部将黏在侧壁上的泥浆不断的刮起,然后顺着导流部向内侧移动,导流部旋转过程中在后侧形成空腔,这样上部的水就会顺着空腔下行,方便泥浆的快速匀化,减小前期搅拌阻力,同时漏斗形容纳腔没有底壁一说,刮起的泥浆会在重力下向下移动至排渣口,避免残留。

Waste residue recovery tank of mixing pla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搅拌站废渣回收池
本技术涉及建筑材料清洁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搅拌站废渣回收池。
技术介绍
在搅拌站工作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扬尘,这些扬尘一般都会喷淋沉降或者冲洗掉,而之后经过沉积处理分离出浓度较高的泥浆,这些泥浆排入废渣回收池进行存储,到一定量后集中处理。目前一般采用方形池,池壁竖直,中心安装搅拌机。当需要排走运输的时候再开启搅拌机制浆,从底部或者泵吸排出再进行处理。首先是由于泥浆浓度高,一段时间后底部就会沉淀大量的泥沙,而水位于表面,产生分离,这样在混合初期由于水很难迅速进入底部,会对搅拌装置造成非常大的运行阻力,很可能会导致搅拌装置损坏。其次当排渣进行到底部的时候,会有部分的残渣粘结在池壁底部,这样就导致排渣会产生大量残留,影响容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避免池壁产生残留、降低前期搅拌装置混合阻力的搅拌站废渣回收池。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搅拌站废渣回收池,至少包括一个顶部设进渣管和底部设排渣口的漏斗形容纳腔,所述漏斗形容纳腔中心安装混合装置;所述混合装置包括旋向向下的螺旋搅拌轴和若干与漏斗形容纳腔侧壁贴合的刮板,所述刮板上下端均通过横桨连接至螺旋搅拌轴;所述刮板由前端倾斜的铲部以及后端翘起的导流部组成,所述螺旋搅拌轴与驱动装置连接传动。进一步的,漏斗形容纳腔上部还设置有一个圆柱形容纳腔。进一步的,驱动装置包括连接于螺旋搅拌轴顶端的齿轮盘、安装有驱动齿轮的电机,所述驱动齿轮与齿轮盘齿合传动。进一步的,螺旋搅拌轴通过轴座悬挂安装在漏斗形容纳腔顶部,并且在轴座内安装有轴承。进一步的,轴承采用推力轴承。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1)刮板前端倾斜的铲部可以将黏在漏斗形容纳腔侧壁上的泥浆不断的刮起,然后顺着导流部向内侧移动,导流部由于后端翘起,而泥浆都向内侧移动,旋转过程中在导流部后侧就会形成空腔,这样上部的水就会顺着空腔下行,方便泥浆的快速匀化,减小前期搅拌阻力,同时漏斗形容纳腔没有底壁一说,刮起的泥浆会在重力下向下移动至排渣口,避免残留。(2)旋向向下的螺旋搅拌轴除了搅拌作用,其还在旋转过程中将中心泥浆进行下压,配合上漏斗形容纳腔的独特形状,不排料时边缘泥浆上升,便于混合,而排料时方便排料。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刮板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漏斗形容纳腔,11-圆柱形容纳腔,12-排渣口,13-进渣管,2-混合装置,21-螺旋搅拌轴,22-刮板,22a-铲部,22b-导流部,23-横桨,24-安装环,3-轴座,31-推力轴承,4-齿轮盘,5-电机,51-驱动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2所示:一种搅拌站废渣回收池,至少包括一个顶部设进渣管13和底部设排渣口12的漏斗形容纳腔1,所述漏斗形容纳腔1中心安装混合装置2;所述混合装置2包括旋向向下的螺旋搅拌轴21和若干与漏斗形容纳腔1侧壁贴合的刮板22,所述刮板22上下端均通过横桨23连接至螺旋搅拌轴21;所述刮板22由前端倾斜的铲部22a以及后端翘起的导流部22b组成,所述螺旋搅拌轴21与驱动装置连接传动。混合装置旋转的时候,刮板前端倾斜的铲部22a可以将黏在漏斗形容纳腔1侧壁上的泥浆不断的刮起,然后顺着导流部22b向内侧移动,导流部22b由于后端翘起,而泥浆都向内侧移动,旋转过程中在导流部22b后侧就会形成空腔,这样上部的水就会顺着空腔下行,方便泥浆的快速匀化,减小前期搅拌阻力。横桨23除了连接作用,本身可以起到搅拌的作用,而旋向向下的螺旋搅拌轴21除了搅拌作用,其还在旋转过程中将中心泥浆进行下压,而不排料时边缘泥浆上升,便于混合,而排料时方便排料。具体的,漏斗形容纳腔1上部还设置有一个圆柱形容纳腔11,这是因为上部的泥浆较稀,不易粘结,故为了增加容量,上部可设计成圆柱形。具体的,驱动装置包括连接于螺旋搅拌轴21顶端的齿轮盘4、安装有驱动齿轮51的电机5,所述驱动齿轮51与齿轮盘4齿合传动,这只是给出的一种驱动结构,还可以采用减速箱配合电机等方式,还可以采用多级齿轮进行减速。具体的,螺旋搅拌轴21通过轴座3悬挂安装在漏斗形容纳腔1顶部,并且在轴座3内安装有轴承。具体的,轴承采用推力轴承31,因为是悬挂安装的,所以采用推力轴承可有效防止轴承损坏。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搅拌站废渣回收池,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一个顶部设进渣管(13)和底部设排渣口(12)的漏斗形容纳腔(1),所述漏斗形容纳腔(1)中心安装混合装置(2);所述混合装置(2)包括旋向向下的螺旋搅拌轴(21)和若干与漏斗形容纳腔(1)侧壁贴合的刮板(22),所述刮板(22)上下端均通过横桨(23)连接至螺旋搅拌轴(21);所述刮板(22)由前端倾斜的铲部(22a)以及后端翘起的导流部(22b)组成,所述螺旋搅拌轴(21)与驱动装置连接传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搅拌站废渣回收池,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一个顶部设进渣管(13)和底部设排渣口(12)的漏斗形容纳腔(1),所述漏斗形容纳腔(1)中心安装混合装置(2);所述混合装置(2)包括旋向向下的螺旋搅拌轴(21)和若干与漏斗形容纳腔(1)侧壁贴合的刮板(22),所述刮板(22)上下端均通过横桨(23)连接至螺旋搅拌轴(21);所述刮板(22)由前端倾斜的铲部(22a)以及后端翘起的导流部(22b)组成,所述螺旋搅拌轴(21)与驱动装置连接传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站废渣回收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形容纳腔(1)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华生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君华旭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