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式外壳的风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3206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体式外壳的风管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用于安装风叶的风叶腔;导流部件,所述导流部件设置在所述风叶腔内,所述导流部件具有导流面,所述风叶腔的内壁面与所述导流面相连,所述风叶腔的内壁面与所述导流面围成配合所述风叶的风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风管机,通过壳体和导流部件配合,使风叶腔内形成风道,从而风叶不用在单独的蜗壳部件,降低了安装难度,管风机结构更加简单,而且风叶的安装和维护更加简便。

Fan with split sh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体式外壳的风管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风管机
,具体涉及一种分体式外壳的风管机。
技术介绍
现有风管机基本上采用有蜗壳的风机作为送风装置。蜗壳的作用是导流和增压的作用,使用蜗壳可以把风顺着蜗壳的风道流出,减小了气流的阻力,增加了导流的压力,能够实现较好的送风效果;但单独的蜗壳和风机的配合比较麻烦,蜗壳是罩在风叶上的,两者要达到完美的配合才能正常工作,如此增加了生产的难度和拆装的难度,而且检修电机时拆卸困难,会增加检修时的人工成本,且耗时耗力。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既能起到蜗壳的导流作用,又能达到拆装方便目的的风管机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体式外壳的风管机,解决了现有风机外壳检修电机时拆卸困难,会增加检修时的人工成本,耗时耗力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管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用于安装风叶的风叶腔;导流部件,所述导流部件设置在所述风叶腔内,所述导流部件具有导流面,所述风叶腔的内壁面与所述导流面相连,所述风叶腔的内壁面与所述导流面围成配合所述风叶的风道。进一步地,所述风道的形状与蜗壳内的风道形状相同。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风叶腔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进一步地,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所述挡板上设置有与所述风道连通的出风口。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形成了所述风叶腔的部分内壁,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与风道连通的进风口。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包括蜗壳型钣金件,所述蜗壳型钣金件与所述风叶的外轮廓对应设置,所述蜗壳型钣金件形成了所述风叶腔的部分内壁。进一步地,所述蜗壳型钣金件包括弧面部分和平面部分,所述弧面部分一端与所述底板相连,所述弧面部分另一端与所述平面部分相连,所述平面部分与所述挡板相连。进一步地,所述风叶的轴的圆心与所述蜗壳型钣金件的弧面部分的圆心重合。进一步地,所述导流部件包括第一导流件,所述第一导流件安装在所述平面部分上,所述第一导流件具有第一导流面,所述第一导流面一端与所述弧面部分的内表面相连,所述第一导流面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出风口。进一步地,所述导流部件还包括第二导流件,所述第二导流件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二导流件具有第二导流面,所述第二导流面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进风口处,所述第二导流面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出风口处。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流面为弧面,所述风叶的轴的圆心与所述弧面的圆心重合。进一步地,所述导流部件包括:第一导流件和第二导流件,所述第一导流件设置在所述蜗壳型钣金件上,所述第二导流件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导流件与所述第二导流件之间形成所述风道的出风口。进一步地,所述风道的出风方向朝向所述风管机的换热器方向设置。进一步地,所述风叶安装在所述挡板上。进一步地,所述风管机还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内。进一步地,所述导流部件的材质包括泡沫塑料。本专利技术的风管机,通过壳体和导流部件配合,使风叶腔内形成蜗型风道,从而风叶不用在单独的蜗壳部件,降低了安装难度,管风机结构更加简单,而且风叶的安装和维护更加简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风管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风管机的立体图;图例:10、壳体;11、第一壳体;111、蜗壳型钣金件;111a、弧面部分;111b、平面部分;112、底板;114、挡板;12、第二壳体;20、风叶腔;30、导流部件;31、第一导流件;311、第一导流面;32、第二导流件;321、第二导流面;40、风叶;50、进风口;60、出风口;70、换热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但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如图1至3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管机,包括:壳体10和导流部件30,壳体10具有用于安装风叶40的风叶腔20;导流部件30设置在风叶腔20内,导流部件30具有导流面,风叶腔20的内壁面与导流面相连,风叶腔20的内壁面与导流面围成配合风叶40的风道。本专利技术的风管机,通过壳体10和导流部件30配合,使风叶腔20内形成风道,从而风叶40不用在单独的蜗壳部件,降低了安装难度,管风机结构更加简单,而且风叶的安装和维护更加简便。在上述实施例中,风道的形状与蜗壳内的风道形状相同。本专利技术的管风机通过在壳体10内风道,并使风道的形状与蜗壳内的风道形状相同,使壳体10直接与风叶40配合使用,代替蜗壳风机起到作用,这样就降低了两者的安装难度。在上述实施例中,壳体10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第一壳体11可拆卸地连接在第二壳体12上,风叶腔20位于第一壳体11内。本专利技术的管风机通过将壳体10一分为二,使可以第一壳体11可以方便地从第二壳体12上拆下来,实现自由拆装,减小安装难度,而且可以根据不同安装条件,可以实现上部吸风,也可以实现底部吸风,提高通用性。在上述实施例中,还包括挡板114,挡板114位于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之间,挡板114上设置有与风道连通的出风口60。第一壳体11包括底板112,底板112形成了风叶腔20的部分内壁,底板112上设置有与风道连通的进风口50。本专利技术的管风机通过在挡板114上设置出风口60,以及在底板112上设置进风口50,使风道连通进风口50和出风口60,使第一壳体11替代原本蜗壳风机的外壳,这样就降低了两者的安装和维护的难度。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包括蜗壳型钣金件111,蜗壳型钣金件111与风叶40的外轮廓对应设置,蜗壳型钣金件111形成了风叶腔20的部分内壁。蜗壳型钣金件111包括弧面部分111a和平面部分111b,弧面部分111a一端与底板112相连,弧面部分111a另一端与平面部分111b相连,平面部分111b与挡板114相连。本专利技术的管风机,通过设置蜗壳型钣金件111,使蜗壳型钣金件111和导流部件30配合成蜗壳形状,能够实现蜗壳的导流作用,蜗壳型钣金件111的弧面部分111a的角度范围在140°~160°,本实施例的蜗壳钣金件的弧面部分111a为144°,可以有效减小出风阻力,减小噪音,风叶40与弧面部分111a之间风道的宽度为80~150mm,以保证足够的出风量。在上述实施例中,风叶40的轴的圆心与蜗壳型钣金件111的弧面部分111a的圆心重合。本专利技术的管风机通过使风叶40的轴的圆心与蜗壳型钣金件111的弧面部分111a的圆心重合,可以使出风更加流畅,减少涡流的产生,从而减小出风阻力和噪音。在上述实施例中,导流部件30包括第一导流件31,第一导流件31安装在平面部分111b上,第一导流件31具有第一导流面311,第一导流面311一端与弧面部分111a的内表面相连,第一导流面311另一端延伸至出风口60。本专利技术的管风机通过设置第一导流件31,从而可以将出风平滑地引导至出风口60,避免产生涡流,提高出风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10),所述壳体(10)具有用于安装风叶(40)的风叶腔(20);/n导流部件(30),所述导流部件(30)设置在所述风叶腔(20)内,所述导流部件(30)具有导流面,所述风叶腔(20)的内壁面与所述导流面相连,所述风叶腔(20)的内壁面与所述导流面围成配合所述风叶(40)的风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所述壳体(10)具有用于安装风叶(40)的风叶腔(20);
导流部件(30),所述导流部件(30)设置在所述风叶腔(20)内,所述导流部件(30)具有导流面,所述风叶腔(20)的内壁面与所述导流面相连,所述风叶腔(20)的内壁面与所述导流面围成配合所述风叶(40)的风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道的形状与蜗壳内的风道形状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10)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所述第一壳体(11)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第二壳体(12)上,所述风叶腔(20)位于所述第一壳体(11)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板(114),所述挡板(114)位于所述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12)之间,所述挡板(114)上设置有与所述风道连通的出风口(6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1)包括底板(112),所述底板(112)形成了所述风叶腔(20)的部分内壁,所述底板(112)上设置有与风道连通的进风口(5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1)包括蜗壳型钣金件(111),所述蜗壳型钣金件(111)与所述风叶(40)的外轮廓对应设置,所述蜗壳型钣金件(111)形成了所述风叶腔(20)的部分内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蜗壳型钣金件(111)包括弧面部分(111a)和平面部分(111b),所述弧面部分(111a)一端与所述底板(112)相连,所述弧面部分(111a)另一端与所述平面部分(111b)相连,所述平面部分(111b)与所述挡板(114)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叶(40)的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家旭刘为爽李健成梁郁龙李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