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蜂窝板吊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30000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铝蜂窝板吊顶,其不对铝蜂窝板造成结构上的破坏,可以完成拆下回收再利用。一种铝蜂窝板吊顶,四根封边条首尾拼接成矩形框架,铝蜂窝板设置在矩形框架内;封边条包括第一板体,第一板体的顶部表面凸出形成第一卡扣,第一卡扣用于插入三角龙骨内固定,第一板体的底部外表面凸出两根相对的第二板体,两根第二板体用于夹持固定铝蜂窝板的边沿,位于上方的第二板体边沿弯折形成钩状向下的第三板体;保险片包括第七板体,第七板体的两端弯折形成V形卡板,第一板体一侧的V形卡板向下弯折延伸形成钩状的第八板体;三角龙骨的顶部两端嵌入两个V形卡板之间形成夹持固定,第八板体勾搭在第三板体上形成牵拉固定。

A kind of aluminum honeycomb cei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蜂窝板吊顶
本专利技术属于吊顶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铝蜂窝板吊顶。
技术介绍
蜂窝板是由两块较薄的面板,牢固地粘结在一层较厚的蜂窝状芯材两面而制成的板材,亦称蜂窝夹层结构。此外,蜂窝板也指将大量的截止波导焊接在一起,构成截止波导阵列,形成很大的开口面积,同时能够防止电磁波泄露的面板。蜂窝板按作用分:缓冲蜂窝板和包装蜂窝板。由于其特殊的结构,能提高抗压强度,纸质蜂窝板更能降低成本。蜂窝板孔径一般分为8mm,16mm,32mm大小,纸质蜂窝板280克重/1平米。纸质蜂窝板可制作各类托盘、衬垫、包装板、包装箱等。纸质蜂窝板是发达国家兴起的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成本低廉的一种新型绿色包装材料,它具有轻、强、稳、保温、隔热、防震等诸多优点。从体积上来讲,小到0.4立方米,大到6立方米。载重,轻的1公斤,重的2500公斤。铝蜂窝板,适用于民用建筑、车船装饰等,是航空、航天材料在民用建筑领域的应用。整个加工过程全部在现代化工厂完成,采用热压成型技术,因铝皮和蜂窝间的高热传导值,内外铝皮的热胀冷缩同步;蜂窝铝皮上有小孔,使板内气体可以自由流动;可滑动安装扣系统在热胀冷缩时不会引起结构变形。现有铝蜂窝板在吊装时都是采用了如CN201821579128.8一种弧度铝蜂窝板天花吊顶组件这种需要破坏铝蜂窝板完整结构的吊装方式,使得铝蜂窝板的完整性遭到破坏,结构出现断裂,所具有的效果变差,而且也无法拆下回收再利用,十分浪费,并且吊装过程零部件众多,需要繁琐的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铝蜂窝板吊顶,其不对铝蜂窝板造成结构上的破坏,可以完成拆下回收再利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铝蜂窝板吊顶,包括铝蜂窝板,三角龙骨、封边条和保险片;四根封边条首尾拼接成矩形框架,铝蜂窝板设置在矩形框架内;封边条包括第一板体,第一板体的顶部表面凸出形成第一卡扣,第一卡扣用于插入三角龙骨内固定,第一板体的底部外表面凸出两根相对的第二板体,两根第二板体用于夹持固定铝蜂窝板的边沿,位于上方的第二板体边沿弯折形成钩状向下的第三板体;保险片包括第七板体,第七板体的两端弯折形成V形卡板,第一板体一侧的V形卡板向下弯折延伸形成钩状的第八板体;三角龙骨的顶部两端嵌入两个V形卡板之间形成夹持固定,第八板体勾搭在第三板体上形成牵拉固定。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第三板体与水平面夹角为15度。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第一板体一侧的V形卡板向下弯折延伸出第九板体,第九板体的边沿弯折形成第八板体,第九板体与水平面夹角为60度。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两相邻的封边条插入同一个三角龙骨内。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三角龙骨上固定有若干保险片,两相邻保险片反向安装分别牵拉不同的封边条。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铝蜂窝板吊顶,包括封边条,封边条上的两根相对的第二板体用于插入铝蜂窝板,采用无破坏机械的吊装,保证了铝蜂窝板的完整性,便于后期拆装、回收;封边条可拆卸插入三角龙骨,三角龙骨上嵌入保险片,保险片对封边条起到牵拉作用,对封边条起到双重保障,不易掉落,使用更加安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保险片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铝蜂窝板01;三角龙骨02;封边条03;第一板体030;第一卡扣0300;第二板体031;第三板体032;保险片04;第七板体040;V形卡板041;第八板体042;第九板体04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本实施例给出了一种铝蜂窝板01吊顶,三角龙骨02、封边条03和保险片04;四根封边条03首尾拼接成矩形框架,铝蜂窝板01设置在矩形框架内;封边条03由铝型材拉伸而成,四根封边条03首尾可以焊接固定或者采用角码螺丝连接;封边条03包括第一板体030,第一板体030的顶部表面凸出形成第一卡扣0300,第一卡扣0300用于插入三角龙骨02内固定,封边条03与三角龙骨02形成可拆卸式连接,方便后期拆装维修;第一板体030的底部外表面凸出两根相对的第二板体031,两根第二板体031相互平行,两根第二板体031用于夹持固定铝蜂窝板01的边沿,取代传统的破坏式连接方式,本专利技术不破坏铝蜂窝板01的完整结构,保留了铝蜂窝板01的性能,后期也可以回收再利用,节约资源成本,位于上方的第二板体031边沿弯折形成钩状向下的第三板体032;第三板体032与水平面夹角A为15度,15度为最优角度,配合保险片04使用;保险片04包括第七板体040,第七板体040的两端弯折形成V形卡板041,保险片04也由铝型材拉伸而成,第一板体030一侧的V形卡板041向下弯折延伸形成钩状的第八板体042;三角龙骨02的顶部两端嵌入两个V形卡板041之间形成夹持固定,第八板体042勾搭在第三板体032上形成牵拉固定;保险片04对封边条03进行牵拉固定,保证了插入三角龙内的封边条03不会轻易掉落,起到了双重保险,牢固度更好,使用更加安全;进一步的,第一板体030一侧的V形卡板041向下弯折延伸出第九板体043,第九板体043的边沿弯折形成第八板体042,第九板体043与水平面夹角B为60度;第九板体043与第三板体032之间夹角为45度,形成直角三角形,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保险片04对封边条03的牵拉更加稳固、牢靠;进一步的,两相邻的封边条03插入同一个三角龙骨02内;节约三角龙骨02的使用,降低成本;进一步的,三角龙骨02上固定有若干保险片04,两相邻保险片04反向安装分别牵拉不同的封边条03;保证封边条03不易掉落,提高悬挂的稳定性;安装过程:三角龙骨02吊装在房顶上,三角龙骨02上嵌入保险片04,一根三角龙骨02上可以嵌入多个保险片04,多个保险片04前后方向安装,形成交错的安装,使得封边条03都能受到牵引,受力更加均匀;再封边条03上插入铝蜂窝板01。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上述实施例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蜂窝板吊顶,包括铝蜂窝板,其特征在于:三角龙骨、封边条和保险片;四根封边条首尾拼接成矩形框架,铝蜂窝板设置在矩形框架内;/n封边条包括第一板体,第一板体的顶部表面凸出形成第一卡扣,第一卡扣用于插入三角龙骨内固定,第一板体的底部外表面凸出两根相对的第二板体,两根第二板体用于夹持固定铝蜂窝板的边沿,位于上方的第二板体边沿弯折形成钩状向下的第三板体;/n保险片包括第七板体,第七板体的两端弯折形成V形卡板,第一板体一侧的V形卡板向下弯折延伸形成钩状的第八板体;三角龙骨的顶部两端嵌入两个V形卡板之间形成夹持固定,第八板体勾搭在第三板体上形成牵拉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蜂窝板吊顶,包括铝蜂窝板,其特征在于:三角龙骨、封边条和保险片;四根封边条首尾拼接成矩形框架,铝蜂窝板设置在矩形框架内;
封边条包括第一板体,第一板体的顶部表面凸出形成第一卡扣,第一卡扣用于插入三角龙骨内固定,第一板体的底部外表面凸出两根相对的第二板体,两根第二板体用于夹持固定铝蜂窝板的边沿,位于上方的第二板体边沿弯折形成钩状向下的第三板体;
保险片包括第七板体,第七板体的两端弯折形成V形卡板,第一板体一侧的V形卡板向下弯折延伸形成钩状的第八板体;三角龙骨的顶部两端嵌入两个V形卡板之间形成夹持固定,第八板体勾搭在第三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正华蔡凌雲陆佳洁殷振超宋一平郎丹杰顾益锋胡国斌张杰任辉权周锋
申请(专利权)人:法狮龙家居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