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水江专利>正文

一种伞具收合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26708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6 2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伞具收合固定结构,包括中棒及固定安装于其顶端的上巢、套设于其外侧并可上下滑移的下巢、固定安装于其底端的伞头,所述上巢下端设有设置于中棒两侧的向下伸出的支撑弹片,所述下巢的上部两侧设有与所述支撑弹片配套卡固的孔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伞具收合固定结构,具有外观新颖、操作简单、功能安全、坚固耐用等特点,可有效减少伞具的部件,降低生产成本。

A fixed structure for closing umbrell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伞具收合固定结构
本技术涉及伞具
,具体地,涉及一种伞具收合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伞具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物品,目前市场上所销售的伞具形式多种多样。现有的伞具一般在伞柄部位皆设置有开收固定扣合装置。现有伞具的开收固定扣合装置主要由中棒、弹弓、下巢相互配合所构成。通过在伞中棒设有弹弓来支顶下巢,收伞时需要按压弹弓来收伞,易发手部受伤情形,不安全。现有的长柄自动开伞的伞具,则一般通过在中棒下端设置弹弓及按压钮,在上巢和中巢之间设置被压缩的弹簧,在下巢设置弹弓卡固槽,来实现对伞具的收合的固定。以上两种方式,由于弹弓结构设置于中棒内并在中棒侧壁开槽伸出对下巢进行卡固,从而导致中棒的强度受到不利影响。另外,相关部件需相互配合,结构较为复杂,安装难度较大,在反复开收的过程中,可能在使用较长时间后,由于个别部件故障而降低整个伞具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伞具收合固定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伞具收合固定结构,包括中棒及固定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伞具收合固定结构,包括中棒及固定安装于其顶端的上巢、套设于其外侧并可上下滑移的下巢、固定安装于其底端的伞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巢下端设有设置于中棒两侧的向下伸出的支撑弹片,所述下巢的上部两侧设有与所述支撑弹片配套卡固的孔槽;开伞卡固时,所述下巢沿中棒向上移动,两片支撑弹片分别被所述孔槽挤压而向着中棒弹性变形,至伞具完全打开时,两个支撑弹片的前部分别从孔槽向两侧弹出,所述下巢与所述上巢锁固连接;收伞时,手指分别向内捏合两个支撑弹片的前端,使支撑弹片缩回孔槽内并顺势下拉所述下巢,下巢与上巢相分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伞具收合固定结构,包括中棒及固定安装于其顶端的上巢、套设于其外侧并可上下滑移的下巢、固定安装于其底端的伞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巢下端设有设置于中棒两侧的向下伸出的支撑弹片,所述下巢的上部两侧设有与所述支撑弹片配套卡固的孔槽;开伞卡固时,所述下巢沿中棒向上移动,两片支撑弹片分别被所述孔槽挤压而向着中棒弹性变形,至伞具完全打开时,两个支撑弹片的前部分别从孔槽向两侧弹出,所述下巢与所述上巢锁固连接;收伞时,手指分别向内捏合两个支撑弹片的前端,使支撑弹片缩回孔槽内并顺势下拉所述下巢,下巢与上巢相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具收合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弹片的前部分别设为内弧形,其前端、后端细而中间粗,插入所述孔槽后,支撑弹片的前部从孔槽向两侧弹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伞具收合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槽的下方分别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支撑弹片的前部相配套,按压支撑弹片,其前部内收至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具收合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弹片的前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水江付建新洪春谋
申请(专利权)人:胡水江付建新洪春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