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伞
本专利技术涉及伞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伞。
技术介绍
伞具,操作方式有电动、手动的。广泛使用于人们的生活中,有晴雨伞、太阳伞等。目前所使用的电动伞可以一手开伞一手收伞;手动自动伞,也可以一手自动开伞,但一手收伞的功能没有完全实现。并且电动一手开、收和手动一手开、收的功能没有结合到一把伞上面,造成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能电动一手开、收的同时,也能在没电的情况下手动一手开、收的自动伞。一种自动伞,包括伞把、伞杆、上巢、下巢、伞骨架、伞面、剪叉连杆机构、开、收伞操作柄、电机传动机构、电池以及可充电移动电源、限位开关与启动开关等。所述伞把与所述伞杆连接,所述伞骨架分别与上巢和下巢铰接,所述伞面设置于所述伞骨架上。所述伞杆,折叠伞为多节套设,且至少为两节。直杆伞就是一根伞杆。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伞杆包括三节相互套设,所述第一节伞杆和所述第二节伞杆和所述第三节伞杆相互套设;所述第一节杆上设有所述第二节杆限位块;所述第二节杆上开有所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伞,包括伞把(600)、伞杆、上巢(150)、下巢(140)、伞骨架结构(700)及伞面,所述伞把(600)与所述伞杆连接,可充电移动电源(630)通过电源连接线(630.1)插在伞把(600)的外接电源接口(600.7)上;上巢(150)固定在伞杆上端、下巢(140)滑动套设在伞杆上;伞杆多节套设,第一节杆(110)、第二节杆(120)和第三节杆(130)相互套设,所述伞骨架结构(700)分别与所述上巢(150)、下巢(140)铰接,所述伞面设置于所述伞骨架结构(700)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伞还包括:/n一手开伞:用手按压开伞手柄(380),开伞手柄(38 ...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124 CN 20191007027021.一种自动伞,包括伞把(600)、伞杆、上巢(150)、下巢(140)、伞骨架结构(700)及伞面,所述伞把(600)与所述伞杆连接,可充电移动电源(630)通过电源连接线(630.1)插在伞把(600)的外接电源接口(600.7)上;上巢(150)固定在伞杆上端、下巢(140)滑动套设在伞杆上;伞杆多节套设,第一节杆(110)、第二节杆(120)和第三节杆(130)相互套设,所述伞骨架结构(700)分别与所述上巢(150)、下巢(140)铰接,所述伞面设置于所述伞骨架结构(700)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伞还包括:
一手开伞:用手按压开伞手柄(380),开伞手柄(380)、开伞手柄付(381)、连杆R(307)组成的平面连杆机构,以开伞手柄销B(383)为中心旋转,带动以连杆R(307)与连杆T(308)组成的剪叉单元的伸展运动,进一步带动剪叉连杆机构(300)的伸展,压块(200)与剪叉连杆机构(300)的末剪叉单元连接在一起,且固定在下巢(140)上,剪叉连杆机构(300)的伸展带动压块(200)的上升,压块(200)的上升带动下巢(140)的上升,下巢(140)推动伞骨架结构(700)的上升而带动伞杆的上升,打开伞面;
一手收伞:用手按压收伞手柄(390),收伞手柄(390)、收伞手柄付(391)、连杆A(305)组成的平面连杆机构,以收伞手柄销B(393)为中心旋转,带动以连杆A(305)与连杆B(306)组成的剪叉单元的折叠运动,进一步带动剪叉连杆机构(300)的折叠;压块(200)与剪叉连杆机构(300)的末剪叉单元连接在一起,且固定在下巢(140)上,剪叉连杆机构(300)的折叠带动压块(200)的下移,压块(200)的下移再带动下巢(140)的下移,下巢(140)的下移带动伞骨架结构(700)的下移而带动伞杆的收缩下降,收拢伞面;
电动开伞与收伞的电路连接包括,电源部分:电池1(440)、电池2(450)并联,可充电移动电源(630)与电池1(440)、电池2(450)并联,电池1(440)、电池2(450)、可充电移动电源(630)组成供电电源;
主电路部分:中间继电器KA1公共端一(530.1)接电源正极,对应的中间继电器KA1常开触点一(530.2)连接到电机负极(400.3);中间继电器KA1公共端二(530.4)接电源负极,对应的中间继电器KA1常开触点二(530.5)连接到电机正极(400.2);中间继电器KA2公共端一(540.1)接电源负极,对应的中间继电器KA2常开触点一(540.2)连接到电机负极(400.3);中间继电器KA2公共端二(540.4)接电源正极,对应的中间继电器KA2常开触点二(540.5)连接到电机正极(400.2)
控制电路部分:船形开关公共端(500.1)接电源正级,船形开关常开触点(500.2)连接开伞限位开关S2公共端(520.1),对应的开伞限位开关S2常闭触点(520.3)连接中间继电器KA2正极(540.7),中间继电器KA2负极(540.8)连接电源负极;船形开关常闭触点(500.3)连接收伞限位开关S1公共端(510.1),其对应的收伞限位开关S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友军,余道翠,杨安成,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宝电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