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允清专利>正文

双水同步循环换热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2500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双水同步循环换热机组是在现有换热机组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的,如附图1所示,它是由换热器、循环水泵、除污器、管道、管件规范连接组成的,是城市冬季集中供热不可缺少的重要设备,由于现有换热机组存在结构部件繁多,45℃冷凝水不能回收利用,针对这两大缺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现有换热机组实施技术改造,其新技术方案是利用“运动流体学”的原理和采用单相阀、减压阀及管道规范连接方案,构成了双水同步循环换热机组,克服了现有换热机组中45℃冷凝水不能利用的缺点,同时去掉现有换热机组中的补水泵、储水箱、膨胀水箱,本新技术方案的要点是减少现有换热机组的构件、节省能源。(*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城市冬季集中供热必须使用的汽—水转换设备。
技术介绍
我国目前城市冬季集中供热普遍使用的换热机组是由换热器、循环水泵、补水泵、储水箱、膨胀水箱、除污器、管道、管件等组成,如“山东水龙王集团”生产的节能快装和等离子体改性强化换热机组,其缺点是结构部件繁多,45℃的冷凝水不能充分利用便从储水箱溢流管排入地下。
技术实现思路
从背景资料所知,45℃的冷凝水不能利用和机组部件繁多是现有换热机组的两大缺点,针对存在的缺点,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把现有换热机组中的补水泵、储水箱、膨胀水箱去掉,采用“运动流体学”的原理和管件合理连接取代三大部件的功能,根除了45℃冷凝水的浪费,具体做法是把蒸汽系统的末端冷凝水的排出管与疏水器旁通阀并连后,与单相阀连接,最后用管件接到循环水泵吸程与回水阀门近处连接,形成循环回水与冷凝水合拢。构成双水同步循环供热,供热后的回水多余部分由除污器上设置的减压阀排出,保证水循环压力均衡,这就是去掉现有换热机组三大部件后冷凝水全部利用的过程,也是蒸汽系统循环的全过程。冷凝水与循环回水合拢的原理,下面用“运动流体学”的原理加以说明,其原理是“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在换热机组中循环水泵吸程回水阀门处流速大压强小,冷凝水排出管流速小压强大,本新技术方案采用“运动流体学”的定律,实现了冷凝水自动进入循环回水,形成双水同步循环,经三年的实践节能效果明显,本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产生五项有益效果。1、去掉现有技术的三大部件,为新制造每套换热机组节省钢材至少1吨。2、经引证资料和实测证明,中等型号的换热机组每小时冷凝水的排出量大于2500公斤,温度高于45℃,用此数据以物理量列式算出节能有效值。即由于Q吸=cmΔt=4.2×103×2500×30=3.5×108(J)已知标准煤的燃烧值为2.9×107J/kg所以m=3.5×108J2.9×107J/kg]]> 上述计算数字以山东梁山地区冬季供热115天,每天供热10小时,采用本新技术方案可节省煤炭13.9吨,全县70个供热单位大约可节省973吨煤炭,全省、全国就无法计算了。3、因去掉补水泵电机,每小时可节省电能3.5kW。4、从引证资料显示,现有机组还存在水垢,本新技术方案使冷凝水不断的补入水循环系统,根除了水垢。5、因供热能源80%来至煤炭燃烧,减少煤炭燃烧等于减少大气污染,为保护环境起到应有的作用。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汽—水循环系统原理流程图。图2是本技术换热机组实施结构简图。在图中零部件的名称和标号分别是1C、蒸汽管,2A、供热水管,3、换热器,4、疏水器,5D、冷凝水管,6、旁通阀,7、单相阀,8A、被加热水管,9、14,回水阀门,10、15,循环水泵(其中1个备用),11、16,供水阀门,12B、循环回水管,13、18供水单相阀,17、除污器,19、减压阀,20、泻水管。具体实施方案在附图1中,蒸汽管(1C)和冷凝水管(5D)是蒸汽系统循环管道,供热水管(2A)和循环回水管(12B)是热水系统循环管道。在附图2中,蒸汽由蒸汽管(1C)进入换热器(3),蒸汽在换热器多路铜管内对循环水释放热量,逐渐形成冷凝水,冷凝水流经冷凝水管(5D),并连的疏水器(4)和旁通阀(6),再流经单相阀(7),最后与循环回水合拢,形成双水同步,由循环水泵(10)或(15)加压,被加热水沿被加热水管(8A)进入换热器(3)吸收热量,经供热水管(2A)供用户采暖,散热后的水回到循环回水管(12B)与冷凝水共同进入循环泵(10)或(15),构成双水同步循环换热,因冷凝水不断补入水循环系统导致其压力增高,特在除污器上安装减压阀(19),确保水循环压力均衡。疏水器(4),旁通阀(6)可配合使用,当循环水温度较低需要快速升温时,可开大旁通阀(6),实现快速升温。本技术是在现有换热机组的基础上改造的,除上述结构,部件增减外其他结构,功能均不改变。权利要求双水同步循环换热机组,它是由换热器、循环水泵、除污器、管道、管件组成,其特征是疏水器、旁通阀并连后一端与换热器冷凝水的排出管连接,另一端与单相阀串连连接,单相阀另一端与循环水泵吸程回水阀门近处连接,形成双水同步循环,减压阀一端与除污器壳体连接,确保水循环压力均衡。专利摘要一种双水同步循环换热机组是在现有换热机组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的,如附图1所示,它是由换热器、循环水泵、除污器、管道、管件规范连接组成的,是城市冬季集中供热不可缺少的重要设备,由于现有换热机组存在结构部件繁多,45℃冷凝水不能回收利用,针对这两大缺点,本技术对现有换热机组实施技术改造,其新技术方案是利用“运动流体学”的原理和采用单相阀、减压阀及管道规范连接方案,构成了双水同步循环换热机组,克服了现有换热机组中45℃冷凝水不能利用的缺点,同时去掉现有换热机组中的补水泵、储水箱、膨胀水箱,本新技术方案的要点是减少现有换热机组的构件、节省能源。文档编号F24D3/10GK2711592SQ20042004047公开日2005年7月20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18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18日专利技术者王允清 申请人:王允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双水同步循环换热机组,它是由换热器、循环水泵、除污器、管道、管件组成,其特征是:疏水器、旁通阀并连后一端与换热器冷凝水的排出管连接,另一端与单相阀串连连接,单相阀另一端与循环水泵吸程回水阀门近处连接,形成双水同步循环,减压阀一端与除污器壳体连接,确保水循环压力均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允清
申请(专利权)人:王允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