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管外护套成型切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02390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6 2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保温管外护套成型切分系统,包括:管体输送装置,将保温管绕其中心轴线上滚动且在其轴向方向上向前移动的输送装置;外护套缠绕装置,用于在已经包覆好聚氨酯层的钢管表面缠绕熔融的聚乙烯板带;冷却装置,设置于外护套缠绕装置输出端,用于对已经缠绕了聚乙烯板带的保温管管体冷却;切分装置,设置于冷却装置输出端,用于切割包覆在保温管非保温区域的聚乙烯板带以及聚氨酯层;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外护套缠绕,压紧,冷却,到切分的一套工作程序,均可自动化操作,且可保证品相。

Forming and cutting system for outer sheath of heat preservation pi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保温管外护套成型切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保温管外护套
,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保温管外护套成型切分系统。
技术介绍
保温管,保温层和外护套的成型工艺,首先将聚氨酯均匀的喷涂在钢管表面,待固化后形成保温层,在保温层外侧缠绕熔融的聚乙烯板带,在缠绕的过程中,板带螺旋缠绕;过程中的搭接压缝和聚乙烯板带和聚氨酯发泡保温层接触的部位容易产生气泡,聚乙烯板带和聚氨酯发泡层粘结程度难以保证。然后需要对贴合保护套的保温管管体就行快速冷却,且不影响包覆品相,目前常用的直接喷淋的方式会导致凹坑,影响表面品相。另外,在冷却后需要对保温管两端的非保温区域切割开,以进行后期对接和外接其他管线。综上,目前并没有一个完成的系统来完成这一系列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保温管外护套成型切分系统。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保温管外护套成型切分系统,包括:管体输送装置,将保温管绕其中心轴线上滚动且在其轴向方向上向前移动的输送装置;外护套缠绕装置,用于在已经包覆好聚氨酯层的钢管表面缠绕熔融的聚乙烯板带;冷却装置,设置于外护套缠绕装置输出端,用于对已经缠绕了聚乙烯板带的保温管管体冷却;切分装置,设置于冷却装置输出端,用于切割包覆在保温管非保温区域的聚乙烯板带以及聚氨酯层;上述外护套缠绕装置,包括:聚乙烯挤出机、压紧辊、伸缩缸、角度调整压紧缸和压紧固定座;上述压紧固定座固定于保温管输送路径侧边,聚乙烯挤出机设置于保温管输送路径的另一侧,向保温管外壁持续输送聚乙烯板带,保温管的输送过程中的滚动和轴向向前移动将聚乙烯板带呈螺旋式贴合于保温管的聚氨酯层外部;伸缩缸缸体部分端与压紧固定座铰接;伸缩缸的伸缩端部装设有压紧辊;角度调整压紧缸一端与伸缩缸缸体铰接,另一端与压紧固定座铰接,即角度调整压紧缸伸缩控制伸缩缸与压紧固定座之间夹角;上述冷却装置,包括:仓体,设置于仓体前端面的维修门和设置于仓体内部位于保温管行程上方的喷淋装置;上述仓体进入端侧壁设置有保温管进入口,在保温管进入口设置有海绵环;上述海绵环中心位置设置有小于保温管直径的开孔,保温管穿过此孔挤压海绵最终进入仓体内部;位于保温管进入口上设置有用于向海绵环内部喷射冷却水的喷嘴,且用于向喷嘴提供水源的进水管上设置有控制流量的控制阀门;上述仓体位于进入端的相对端设置有保温管出口;切分装置为带有走行机构的切割锯,且走行方向与保温管输送方向垂直。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专利技术,管体输送装置,采用轴向上的输送辊配合驱使保温管管体转动的转动棍配合来实现保温管绕其中心轴线上滚动且在其轴向方向上向前移动;外护套缠绕装置的压紧固定座固定于保温管输送路径侧边,聚乙烯挤出机设置于保温管输送路径的另一侧,向保温管外壁持续输送聚乙烯板带,通过角度调整压紧缸和伸缩缸来控制压紧辊在保温管外部的压紧程度;冷却装置对保温管进行缓流水冷冷却;切分装置,对保温管的非保温部分进行切割,即完成成品保温管。进一步的,上述喷淋装置包括:进水管、分水管和喷淋管;上述进水管由仓体的腔体上方引入,分水管的入口与进水管出口连接,在分水管分为直径较粗临时存水量交大的粗径部分和与其连通的直径较小的细径部分,上述分水管与保温管输送方向平行设置,且临近保温管进入口位置一端为粗径部分;上述喷淋管平行于分水管设置,且为内部直径相同的管,喷淋管与分水管之间通过若干个中间管相连;在上述喷淋管底部加工若干个喷淋口,且每个喷淋口挂置至少一个吸水材质制成的含水条,含水条垂直向下延伸;上述喷淋管与分水管固定为在一起,通过缆绳吊装与仓体顶部。上述结构,目的在于行程两级缓流的水冷冷却,这样可在实现快速冷却的同时,能够有效避免破坏保温管外护套品相。进一步的,上述缆绳伸缩长度通过缆绳调整机构调节;缆绳调整机构为电动控制的缆绳卷滚。此结构目的在于,方便对喷淋管的高度控制,进而适配不同管径的保温管。进一步的,上述仓体两侧面设置有用于观测保温管的透明材质的窥视窗。此结构,目的在于观测保温管冷却的状态。进一步的,上述进水管为软管。进一步的,上述海绵环通过金属固定架与仓体的保温管进入口可拆固定装配。此结构目的在于便于更换海绵环。进一步的,上述切分装置的走行机构为轨道式走行机构,且能够实时限位。轨道式走行机构为通过电机控制行走轮配合轨道的形式组成的走行机构,并有限位装置对其进行限位,限位可为机械限位也可以是电动控制的限位装置。进一步的,上述切分装置的切割结构为电机带动锯片的旋转锯结构,且其锯片的俯仰角度通过伸缩缸调节。通过伸缩缸的调节对锯片切割区域以及切割深度进行调整。进一步的,上述切分装置的走行机构为轨道式走行机构上设置有人工推拉扶手。此结构适用于非自动控制下的手动操作,也方便后期维修。进一步的,切分装置的切割结构的锯片切割位置侧边设置有能够自由转动的定距轮,即通过定距轮与保温管外表面贴合角度来确定锯片的切割深度。较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为整体系统,一次性加工成保温管,利于实现自动化控制。2、保温管外护套贴合程度高,且有效保证外护套品相。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外护套缠绕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冷却装置主视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冷却装置侧视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切分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保温管外护套成型切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管体输送装置(1),将保温管绕其中心轴线上滚动且在其轴向方向上向前移动的输送装置;/n外护套缠绕装置(2),用于在已经包覆好聚氨酯层的钢管表面缠绕熔融的聚乙烯板带;/n冷却装置(3),设置于外护套缠绕装置输出端,用于对已经缠绕了聚乙烯板带的保温管管体冷却;/n切分装置(4),设置于冷却装置输出端,用于切割包覆在保温管非保温区域的聚乙烯板带以及聚氨酯层;/n上述外护套缠绕装置(2),包括:/n聚乙烯挤出机(21)、压紧辊(22)、伸缩缸(23)、角度调整压紧缸(24)和压紧固定座(25);/n上述压紧固定座(25)固定于保温管输送路径侧边,聚乙烯挤出机(21)设置于保温管输送路径的另一侧,向保温管外壁持续输送聚乙烯板带,保温管的输送过程中的滚动和轴向向前移动将聚乙烯板带呈螺旋式贴合于保温管的聚氨酯层外部;/n伸缩缸(23)缸体部分端与压紧固定座(25)铰接;/n伸缩缸(23)的伸缩端部装设有压紧辊(22);/n角度调整压紧缸(24)一端与伸缩缸(23)缸体铰接,另一端与压紧固定座(25)铰接,即角度调整压紧缸(24)伸缩控制伸缩缸(23)与压紧固定座(25)之间夹角;/n上述冷却装置(3),包括:/n仓体(31),设置于仓体前端面的维修门(32)和设置于仓体(31)内部位于保温管行程上方的喷淋装置;/n上述仓体(31)进入端侧壁设置有保温管进入口(A),在保温管进入口(A)设置有海绵环(33);/n上述海绵环(33)中心位置设置有小于保温管直径的开孔,保温管穿过此孔挤压海绵最终进入仓体(31)内部;/n位于保温管进入口(A)上设置有用于向海绵环(33)内部喷射冷却水的喷嘴(34),且用于向喷嘴(34)提供水源的进水管上设置有控制流量的控制阀门;/n上述仓体(31)位于进入端的相对端设置有保温管出口;/n所述切分装置(4)为带有走行机构的切割锯,且走行方向与保温管输送方向垂直。/n...

【技术特征摘要】
1.保温管外护套成型切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管体输送装置(1),将保温管绕其中心轴线上滚动且在其轴向方向上向前移动的输送装置;
外护套缠绕装置(2),用于在已经包覆好聚氨酯层的钢管表面缠绕熔融的聚乙烯板带;
冷却装置(3),设置于外护套缠绕装置输出端,用于对已经缠绕了聚乙烯板带的保温管管体冷却;
切分装置(4),设置于冷却装置输出端,用于切割包覆在保温管非保温区域的聚乙烯板带以及聚氨酯层;
上述外护套缠绕装置(2),包括:
聚乙烯挤出机(21)、压紧辊(22)、伸缩缸(23)、角度调整压紧缸(24)和压紧固定座(25);
上述压紧固定座(25)固定于保温管输送路径侧边,聚乙烯挤出机(21)设置于保温管输送路径的另一侧,向保温管外壁持续输送聚乙烯板带,保温管的输送过程中的滚动和轴向向前移动将聚乙烯板带呈螺旋式贴合于保温管的聚氨酯层外部;
伸缩缸(23)缸体部分端与压紧固定座(25)铰接;
伸缩缸(23)的伸缩端部装设有压紧辊(22);
角度调整压紧缸(24)一端与伸缩缸(23)缸体铰接,另一端与压紧固定座(25)铰接,即角度调整压紧缸(24)伸缩控制伸缩缸(23)与压紧固定座(25)之间夹角;
上述冷却装置(3),包括:
仓体(31),设置于仓体前端面的维修门(32)和设置于仓体(31)内部位于保温管行程上方的喷淋装置;
上述仓体(31)进入端侧壁设置有保温管进入口(A),在保温管进入口(A)设置有海绵环(33);
上述海绵环(33)中心位置设置有小于保温管直径的开孔,保温管穿过此孔挤压海绵最终进入仓体(31)内部;
位于保温管进入口(A)上设置有用于向海绵环(33)内部喷射冷却水的喷嘴(34),且用于向喷嘴(34)提供水源的进水管上设置有控制流量的控制阀门;
上述仓体(31)位于进入端的相对端设置有保温管出口;
所述切分装置(4)为带有走行机构的切割锯,且走行方向与保温管输送方向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管外护套成型切分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喷淋装置包括:
进水管(35)、分水管(36)和喷淋管(37);
上述进水管(35)由仓体(31)的腔体上方引入,分水管(36)的入口与进水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丛树界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开元管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