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肥加工用电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2269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6 2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用电解法处理尾气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有机肥加工用电离装置,包括电离分解箱,电离分解箱上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位于电离分解箱内侧设有导气管,导气管延伸至电离分解箱的底部;电离分解箱还连通有第一进液管和第二进液管,第一进液管上连通有水泵;电离分解箱顶部固定有储液箱,储液箱内注有硝酸铜溶液,第二进液管将储液箱和电离分解箱连通,第一进液管和第二进液管上均设有阀门;电离分解箱底部还连通出液管。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发酵时产生的废气中氨气和硫化物含量较高,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不好的影响的问题。

Ionization device for organic fertilizer proces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有机肥加工用电离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用电解法处理尾气
,具体涉及一种有机肥加工用电离装置。
技术介绍
有机肥,是一种主要来源于植物或动物,施于土壤以提供植物营养为其主要功能的含碳物料。由于制备有机肥的原料内含有大量的氮元素和硫元素,因此在发酵阶段会产生较多的氨气和硫化物,而氨气和硫化物均是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排出后会对环境造成不好的影响。通常发酵产生的硫化物气体中含有硫化氢,毒性较强,因此会造成吸入后中毒的情况,因此需要在发酵时对产生的废气内的氨气和硫化物进行处理,避免对外部环境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有机肥加工用电离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发酵时产生的废气中氨气和硫化物含量较高,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不好的影响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有机肥加工用电离装置,包括电离分解箱,电离分解箱上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位于电离分解箱内侧设有导气管,导气管延伸至电离分解箱的底部;电离分解箱还连通有第一进液管和第二进液管,第一进液管上连通有水泵;电离分解箱顶部固定有储液箱,储液箱内注有硝酸铜溶液,第二进液管将储液箱和电离分解箱连通,第一进液管和第二进液管上均设有阀门;电离分解箱底部还连通出液管。本技术方案的技术原理:通过第一进液管和第二进液管向电离分解箱内导入水和硝酸铜溶液,硝酸铜溶液在水中电离,得到Cu2+和2NO3-。再通过导气管向电离分解箱内导入发酵时产生的废气,废气内的氨气和2NO3-反应,形成硝酸铵,而废气内的硫化氢则与Cu2+反应,得到CuS沉淀,使得废气内的臭气成分被电离后的离子反应,因而被去除,能实现减少发酵时产生的废气内的臭气成分,减少将废气排出后对环境造成不好影响。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1、通过硝酸铜溶液在水中电离,使得电离后的离子分别与氨气和硫化氢反应,减少废气内的氨气和硫化氢(臭气的来源)的含量,进而减少废气排出后对环境的影响;2、通过将导气管延伸至底部,能使得气体导入溶液的底部,能够实现气体与电离后的溶液的充分接触,从而提高对废气内的臭气成分的处理效果。进一步,所述电离分解箱内设有挡板,挡板将电离分解箱分隔为靠近进气口一侧的电离部和与出液管连通的出液部,导气管、第一进液管和第二进液管均位于电离部内。有益效果:硝酸铜溶液在电离部内电离,并且在向电离部加入水和硝酸铜溶液后,当液面高于挡板后,反应过的溶液会流动至出液部内,再通过出液管排出。在加入水和硝酸铜溶液的同时,反应过的溶液会缓慢的流出,能够减少未反应的溶液的排出,进而避免浪费。进一步,所述电离分解箱侧壁还固定有与出气口连通的导气桶,导气桶内滑动连接有滑块,导气桶侧壁上设有条形的通孔;导气桶封闭的一端还设有泄压口,滑块与导气桶之间设有弹簧。有益效果:设置导气桶,只有在电解分离箱内的压强增加大至推动滑块滑动,并且将通孔和出气口连通时,才会排出气体,因此能够使电解分离箱内保持一定的压强。较大的压强有利于废气中的臭气成分与溶液接触并反映,进而提高对废气内的臭气成分的处理效果。进一步,所述电离部内竖向滑动连接有分隔板,分隔板上设置有导流口,导流口上设置有单向导流阀;第一进液管和第二进液管均与分隔板下方处连通;导气管为波纹管。有益效果:设置分隔板能方便未反应的水和硝酸铜溶液的加入,避免反应后的溶液与未反应的溶液混合导致的处理效果不佳的情况出现。在向隔板下方加入水和硝酸铜溶液时,会推动分隔板向上滑动,从而带动上部反应后的水和硝酸铜溶液通过挡板上方进入出液部内,并通过出液管排出。当分隔板上方的溶液全部流动至出液部后,向下挤压分隔板,在单向导流阀的作用下,使得下部未反应的水和硝酸铜溶液进入分隔板上方,方便下一次的使用。并且将导气管设置为波纹管,在分隔板上移时,导气管能够发生折叠,而在分隔板下移后,又能够实现导气管浸入水和硝酸铜溶液的混合溶液底部,方便导入的废气与混合溶液的反应。进一步,所述电离分解箱上还转动连接有通过电机驱动的转轴,转轴贯穿电离分解箱延伸至电离部内,转轴位于电离部内的部分上设有混合叶片。有益效果:转轴转动带动混合叶片转动,能实现混合溶液与废气的充分接触和反应,提高废气内的臭气成分的处理效果。进一步,所述转轴与分隔板转动连接。有益效果:转轴能相对于分隔板转动,且转轴与分隔板连接,因此能通过带动转轴上下移动,来实现分隔板的上下移动,使用非常的方便。进一步,所述第一进液管和第二进液管上的阀门均为旋转阀门,且旋转阀门外侧均设有齿轮,且两个齿轮啮合。有益效果:将阀门设置为旋转阀门,并且通过齿轮的啮合,能实现第一进液管和第二进液管的同步打开和关闭,因此方便向电离部内加入水和硝酸铜溶液。进一步,所述分隔板底部还固定有拉杆,拉杆贯穿电解分离箱底部且与电解分离箱竖向滑动连接,拉杆的底部固定有与齿轮啮合的齿条。有益效果:转轴带动分隔板上移时,带动拉杆上移,从而实现齿条上移,因而能带动一个齿圈转动,通过两个齿圈的啮合,又实现另一个齿圈的啮合,因而实现了第一进液管和第二进液管的同步打开,向分隔板下部加入水和硝酸铜溶液。当转轴带动分隔板下移时,带动齿条的下移,因而实现第一进液管和第二进液管的同步关闭。因此能使得水和硝酸铜溶液的进液非常方便可控。进一步,所述滑块还固定有推杆。有益效果:设置推杆能方便推动滑块,在分隔板上移将反应后的溶液导流至出液部的过程中。从导气管导入的废气不再浸入溶液内,因此会使得反应程度变弱,因此通过推块压动滑块,将通孔封闭,使得电离分解箱内的压强增大,增加废气内的臭气成分与溶液的反应。进一步,所述分隔板上表面朝挡板方向向下倾斜设置。有益效果:能方便将分隔板上部的溶液导流至出液部内。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向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电解分离箱1、电离部11、出液部12、进气口13、导气管131、出气口14、出液管15、第一进液管16、第二进液管17、齿圈18、连通孔19、挡板2、导气桶3、滑块31、铁块311、通孔32、泄压口33、导气孔34、分隔板4、拉杆41、齿条411、导流口42、转轴5、混合叶片51、电磁铁6、电源7、第一导电杆71、第二导电杆72。实施例1:有机肥加工用电离装置,基本如附图1、图2所示,包括机架和固定在机架上的电解分离箱1,电解分离箱1左侧壁的上部设有进气口13,进气口13的内侧端固定有导气管131,导气管131延伸至电解分离箱1的底部,且导气管131为波纹管。电解分离箱1顶部的左侧设有出气口14,机架上还固定有与出气口14连通的导气桶3,导气桶3内竖向滑动连接有滑块31。导气桶3的顶端密封,滑块31与导气桶3的顶端之间焊接有弹簧。导气桶3顶端还设有泄压口33,滑块31顶部固定有贯穿泄压口33且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有机肥加工用电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离分解箱,电离分解箱上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位于电离分解箱内侧设有导气管,导气管延伸至电离分解箱的底部;电离分解箱还连通有第一进液管和第二进液管,第一进液管上连通有水泵;电离分解箱顶部固定有储液箱,储液箱内注有硝酸铜溶液,第二进液管将储液箱和电离分解箱连通,第一进液管和第二进液管上均设有阀门;电离分解箱底部还连通出液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有机肥加工用电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离分解箱,电离分解箱上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位于电离分解箱内侧设有导气管,导气管延伸至电离分解箱的底部;电离分解箱还连通有第一进液管和第二进液管,第一进液管上连通有水泵;电离分解箱顶部固定有储液箱,储液箱内注有硝酸铜溶液,第二进液管将储液箱和电离分解箱连通,第一进液管和第二进液管上均设有阀门;电离分解箱底部还连通出液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肥加工用电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离分解箱内设有挡板,挡板将电离分解箱分隔为靠近进气口一侧的电离部和与出液管连通的出液部,导气管、第一进液管和第二进液管均位于电离部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肥加工用电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离分解箱侧壁还固定有与出气口连通的导气桶,导气桶内滑动连接有滑块,导气桶侧壁上设有条形的通孔;导气桶封闭的一端还设有泄压口,滑块与导气桶之间设有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肥加工用电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离部内竖向滑动连接有分隔板,分隔板上设置有导流口,导流口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巍刘存寿叶光忠梁涛罗金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酷熊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