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医学临床检验的采血管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02218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6 2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医学临床检验的采血管,包括管体,管体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安全帽,安全帽内壁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胶塞,胶塞的底部贯穿管体并延伸至管体的内部;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学临床检验技术领域。该用于医学临床检验的采血管及其制备方法,通过采用聚乳酸和聚乙烯醇为采血管的主要制备材料,可加快了该采血管的生物降解能力,比市场上常规的采血管降解速度要快的多,丢弃后也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抗菌剂以及双季铵盐的使用可使得采血管的抗菌能力得到显著提高,枸橼酸钠与柠檬酸钠的配合使用,能够起到良好的抗凝作用,上述采用的材料均为市场上常见材料,经济成本较低,为后续血液检测结构的精确性奠定了基础。

A kind of blood vessel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for medical clinical examin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医学临床检验的采血管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学临床检验
,具体为一种用于医学临床检验的采血管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真空采血管是一种一次性的、可实现定量采血的负压真空玻璃管,需要与静脉采血针配套使用,真空采血管的原理是将有头盖的采血管试管预先抽成不同的真空度,利用其负压自动定量采集静脉血样,采血针一端刺入人体静脉后另一端插入真空采血管的胶塞,人体静脉血液在真空采血管内部,在负压的作用下,通过采血针抽入血样容器,在一次静脉穿刺下,可以实现多管采集而不发生泄露,连接采血针的内腔体积很小,对采血体积的影响可以忽略,但发生逆流的机率相对要小些,如其内腔体积较大会消耗一部分采血管的真空度,从而降低其采集量。一次性的采血管在使用过后便会丢弃,而现有采血管一般为不可降解的材料而制成,丢弃之后难以处理,降解速度缓慢,给环境造成了污染,同时采血管还存在抑菌效果差以及抗凝效果不佳的问题,从而影响血液检测结果的精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医学临床检验的采血管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采血管一般为不可降解的材料而制成,降解速度缓慢,给环境造成了污染以及存在抑菌效果差和抗凝效果不佳的问题。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医学临床检验的采血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安全帽,所述安全帽内壁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胶塞,所述胶塞的底部贯穿管体并延伸至管体的内部;所述管体其原料按重量份比包括:去离子水40-55份、抗菌剂20-22份、双季铵盐12-15份、柠檬酸钠10-12份、抗坏血酸8-10份、枸橼酸钠14-16份、乙醇20-25份、硬脂酸镁15-18份、甘油醛20-22份、聚乳酸16-18份和聚乙烯醇14-16份,甘油醛是一个丙糖(单糖),化学式为C3H6O3,是最简单的醛糖,它是有甜味的无色晶体,作为糖类代谢的中间产物。优选的,所述管体其原料包括以下组分:去离子水40份、抗菌剂20份、双季铵盐12份、柠檬酸钠10份、抗坏血酸8份、枸橼酸钠14份、乙醇20份、硬脂酸镁15份、甘油醛20份、聚乳酸16份和聚乙烯醇14份,聚乙烯醇:有机化合物,白色片状、絮状或粉末状固体,无味,溶于水(95℃以上),微溶于二甲基亚砜,不溶于汽油、煤油、植物油、苯、甲苯、二氯乙烷、四氯化碳、丙酮、醋酸乙酯、甲醇、乙二醇等,聚乙烯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制造聚乙烯醇缩醛、耐汽油管道和维尼纶合成纤维、织物处理剂、乳化剂、纸张涂层、粘合剂和胶水等。优选的,所述管体其原料包括以下组分:去离子水50份、抗菌剂21份、双季铵盐14份、柠檬酸钠11份、抗坏血酸9份、枸橼酸钠15份、乙醇22份、硬脂酸镁16份、甘油醛21份、聚乳酸18份和聚乙烯醇15份,硬脂酸镁为白色无砂性的细粉;微有特臭;与皮肤接触有滑腻感,本品在水、乙醇或乙醚中不溶,主要用作润滑剂、抗粘剂、助流剂,特别适宜油类、浸膏类药物的制粒,制成的颗粒具有很好的流动性和可压性,在直接压片中用作助流剂,还可作为助滤剂、澄清剂和滴泡剂,以及液体制剂的助悬剂、增稠剂。优选的,所述管体其原料包括以下组分:去离子水55份、抗菌剂22份、双季铵盐15份、柠檬酸钠12份、抗坏血酸10份、枸橼酸钠16份、乙醇25份、硬脂酸镁18份、甘油醛22份、聚乳酸18份和聚乙烯醇16份。优选的,所述抗菌剂选用的是纳米氧化银或纳米氧化锌其中的一种,所述聚乳酸是通过可再生植物资源所提取出的淀粉原料而制成。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用于医学临床检验的采血管的制备方法,可加快了该采血管的生物降解能力,比市场上常规的采血管降解速度要快的多,丢弃后也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抗菌剂以及双季铵盐的使用可使得采血管的抗菌能力得到显著提高,枸橼酸钠与柠檬酸钠的配合使用,能够起到良好的抗凝作用,上述采用的材料均为市场上常见材料,经济成本较低,同时也为后续血液检测结构的精确性奠定了基础,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第一混合物的制备:将柠檬酸钠、枸橼酸钠、甘油醛和硬脂酸镁放入搅拌釜内,将搅拌釜内部的温度升温至160-200℃的条件下进行搅拌,在350-450r/min的转速下均匀搅拌1-1.5h,当搅拌至无沉淀或结晶,关闭搅拌釜的电源开关从而停止搅拌,然后调节pH至5-6,得到第一混合物等待备用;S2、第二混合物的制备:将聚乙烯醇和双季铵盐放入混合机内,均匀混合20-30min后,再加入聚乳酸和乙醇,将混合机升温至80-100℃,再搅拌混合5-8min,使得乙醇与混合物料充分溶解均匀,成为乳状混合体,并调节PH值至5-5.5,得到第二混合物等待备用;S3、物料的挤压造粒:将S1中得到的第一混合物以及S2中的第二混合物放入高速搅拌机内,再加入去离子水、抗菌剂和抗坏血酸,在180-200℃的温度条件下均匀混合1-1.5h后取出,将最终得到的混合料放入双螺旋造粒机内进行挤压造粒,造粒结束后将物料在50-60℃的温度下进行干燥,等待备用;S4、管体的制备:将S3中得到的料粒放入塑化机内进行塑化,控制温度在280-300℃,塑化结束后,将塑化后的物料放入模具中,通过压力机构对模具中的物料施加压力,使得物料快速成型,最后再冷压6-8S,在模腔内得到管体,最后将管体进行脱模处理;S5、采血管的最终制成:对S4中得到的管体进行抽真空处理,最后再盖上安全帽,使得胶塞塞住管体即可。(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医学临床检验的采血管及其制备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用于医学临床检验的采血管及其制备方法,通过S1、第一混合物的制备:将柠檬酸钠、枸橼酸钠、甘油醛和硬脂酸镁放入搅拌釜内,将搅拌釜内部的温度升温至160-200℃的条件下进行搅拌,在350-450r/min的转速下均匀搅拌1-1.5h,当搅拌至无沉淀或结晶,关闭搅拌釜的电源开关从而停止搅拌,然后调节pH至5-6,得到第一混合物等待备用;S2、第二混合物的制备:将聚乙烯醇和双季铵盐放入混合机内,均匀混合20-30min后,再加入聚乳酸和乙醇,将混合机升温至80-100℃,再搅拌混合5-8min,使得乙醇与混合物料充分溶解均匀,成为乳状混合体,并调节PH值至5-5.5,得到第二混合物等待备用;S3、物料的挤压造粒:将S1中得到的第一混合物以及S2中的第二混合物放入高速搅拌机内,再加入去离子水、抗菌剂和抗坏血酸,在180-200℃的温度条件下均匀混合1-1.5h后取出,将最终得到的混合料放入双螺旋造粒机内进行挤压造粒,造粒结束后将物料在50-60℃的温度下进行干燥,等待备用;S4、管体(1)的制备:将S3中得到的料粒放入塑化机内进行塑化,控制温度在280-300℃,塑化结束后,将塑化后的物料放入模具中,通过压力机构对模具中的物料施加压力,使得物料快速成型,最后再冷压6-8S,在模腔内得到管体,最后将管体进行脱模处理;S5、采血管的最终制成:对S4中得到的管体进行抽真空处理,最后再盖上安全帽,使得胶塞塞住管体即可,通过采用聚乳酸和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医学临床检验的采血管,包括管体(1),所述管体(1)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安全帽(2),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帽(2)内壁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胶塞(3),所述胶塞(3)的底部贯穿管体(1)并延伸至管体(1)的内部;/n所述管体(1)其原料按重量份比包括:去离子水40-55份、抗菌剂20-22份、双季铵盐12-15份、柠檬酸钠10-12份、抗坏血酸8-10份、枸橼酸钠14-16份、乙醇20-25份、硬脂酸镁15-18份、甘油醛20-22份、聚乳酸16-18份和聚乙烯醇14-16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医学临床检验的采血管,包括管体(1),所述管体(1)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安全帽(2),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帽(2)内壁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胶塞(3),所述胶塞(3)的底部贯穿管体(1)并延伸至管体(1)的内部;
所述管体(1)其原料按重量份比包括:去离子水40-55份、抗菌剂20-22份、双季铵盐12-15份、柠檬酸钠10-12份、抗坏血酸8-10份、枸橼酸钠14-16份、乙醇20-25份、硬脂酸镁15-18份、甘油醛20-22份、聚乳酸16-18份和聚乙烯醇14-16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医学临床检验的采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其原料包括以下组分:去离子水40份、抗菌剂20份、双季铵盐12份、柠檬酸钠10份、抗坏血酸8份、枸橼酸钠14份、乙醇20份、硬脂酸镁15份、甘油醛20份、聚乳酸16份和聚乙烯醇14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医学临床检验的采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其原料包括以下组分:去离子水50份、抗菌剂21份、双季铵盐14份、柠檬酸钠11份、抗坏血酸9份、枸橼酸钠15份、乙醇22份、硬脂酸镁16份、甘油醛21份、聚乳酸18份和聚乙烯醇1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医学临床检验的采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其原料包括以下组分:去离子水55份、抗菌剂22份、双季铵盐15份、柠檬酸钠12份、抗坏血酸10份、枸橼酸钠16份、乙醇25份、硬脂酸镁18份、甘油醛22份、聚乳酸18份和聚乙烯醇16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医学临床检验的采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剂选用的是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柯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金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