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床医学检验科用真空采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31684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07: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临床医学检验科用真空采血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包括壳体、卡槽、真空采血管、支撑装置、连接装置、负压装置和抽血装置,所述壳体上表面的左侧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设置有真空采血管,所述真空采血管的底端卡接有支撑装置。该临床医学检验科用真空采血装置,通过在真空采血管与负压装置之间设置连接装置,在抽血时,医务人员通过上下按压连接板带动连接杆和活塞上下运动,从而达到调节真空采血管内负压的大小,避免真空采血管内负压过大或过小对采血的影响,从而降低了采血过程中溶血现象的发生,减少了因溶血因素对检测结果产生的影响,保证了临床上对测定结果准确性的要求。

A vacuum blood collection device for clinical medicine laborato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临床医学检验科用真空采血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临床医学检验科用真空采血装置。
技术介绍
真空采血装置中真空采血管是其主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血液的采集和保存,在生产过程中上预置了一定量的负压,当采血针穿刺进入血管后,由于采血管内负压作用,血液自动流入采血管内。传统的采血方式是使用玻璃试管及一次性注射器,通过一次性注射器采血后分别注入各试管内,如果试管内加有抗凝剂必须混匀,然后再送到检验科检查,但是时有采血量不足或过多,选用抗凝剂不对或由于抗凝剂不够而发生凝块现象,不但延误检测,而且造成检验误差,还有开放性试管下可能造成污染,影响检验的准确性,从而给临床和病人带来不必要的误导损失。现有的真空采血装置在采血过程中,真空采血管内负压过大或过小都会导致溶血产生,负压相对过大时,血液流入管底速度过快过猛,造成红细胞相互撞击,导致红细胞破裂,标本溶血,负压相对过小时,使得采血缓慢,血液间断地被吸入负压管内并混有气泡,造成溶血,或吸入血量严重不足,负压管内仍存有相当量的真空负压而导致溶血,溶血导致检测结果不正确或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临床医学检验科用真空采血装置,包括壳体(1)、卡槽(2)、真空采血管(3)、支撑装置(4)、连接装置(5)、负压装置(6)和抽血装置(8),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表面的左侧开设有卡槽(2),所述卡槽(2)内设置有真空采血管(3),所述真空采血管(3)的底端卡接有支撑装置(4),所述支撑装置(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在壳体(1)内壁下表面的左侧,所述真空采血管(3)上表面的右侧通过连接装置(5)与壳体(1)上表面的右侧和负压装置(6)的上表面相连通,所述负压装置(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在壳体(1)内壁上表面的右侧,所述真空采血管(3)的上表面设置有抽血装置(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临床医学检验科用真空采血装置,包括壳体(1)、卡槽(2)、真空采血管(3)、支撑装置(4)、连接装置(5)、负压装置(6)和抽血装置(8),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表面的左侧开设有卡槽(2),所述卡槽(2)内设置有真空采血管(3),所述真空采血管(3)的底端卡接有支撑装置(4),所述支撑装置(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在壳体(1)内壁下表面的左侧,所述真空采血管(3)上表面的右侧通过连接装置(5)与壳体(1)上表面的右侧和负压装置(6)的上表面相连通,所述负压装置(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在壳体(1)内壁上表面的右侧,所述真空采血管(3)的上表面设置有抽血装置(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床医学检验科用真空采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采血管(3)包括试管(31),所述试管(31)的顶端设置有橡胶塞(32),所述橡胶塞(3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帽(33),所述密封帽(33)卡接在试管(31)的顶端,所述密封帽(33)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插孔(34)和第二插孔(35),所述第二插孔(35)位于第一插孔(34)的右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临床医学检验科用真空采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和试管(31)均采用透明塑料制成,所述试管(31)的正面设置有刻度值(9),所述第一插孔(34)的直径大于第二插孔(35)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床医学检验科用真空采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4)包括底座(41),所述底座(41)的上表面设置有套筒(42),所述套筒(42)采用橡胶制成,所述套筒(4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玲张虎刘晓杨田田白玉王娟
申请(专利权)人: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