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加热器装置关联申请的相互参照本申请以2017年9月4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号2017-169654号和2018年5月30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号2018-104023号为基础,在此引入其记载内容作为参照。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热器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存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加热器装置。上述加热器装置具备:主体部,该主体部具有通过通电而发热的发热部;以及多个导电部,该导电部作为电极发挥作用,对由接近主体部的规定范围内的物体引起的电容量的变化进行检测。上述加热器装置是如下结构:在导电部形成有规定的电容量,当物体接近导电部时,对发生变化的电容量进行检测,从而检测物体的接近或接触。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90674号公报通过本专利技术人的研究可以明确:对于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装置,当导电部与周边部件之间的电容量变大时,由于该电容量的影响会使物体的检测精度下降。考虑将上述文献1所记载的加热器装置设置于例如车辆的室内等,加热乘员的足部。但是,在车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热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n发热层(220),该发热层具有通过通电进行发热的发热部(22);/n一对电极(24a、24b),该一对电极彼此分开地配置于所述发热层的一面侧;/n检测部(30),该检测部在所述一对电极之间形成电场并对所述一对电极的周围的物体进行检测;以及/n控制部(40),该控制部根据所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对向所述发热部的通电量进行控制。/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904 JP 2017-169654;20180530 JP 2018-1040231.一种加热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发热层(220),该发热层具有通过通电进行发热的发热部(22);
一对电极(24a、24b),该一对电极彼此分开地配置于所述发热层的一面侧;
检测部(30),该检测部在所述一对电极之间形成电场并对所述一对电极的周围的物体进行检测;以及
控制部(40),该控制部根据所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对向所述发热部的通电量进行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热层具有对所述发热层的面方向上的热移动进行抑制的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热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热层具有多个所述发热部,
在多个所述发热部之间配置有热传导率比多个所述发热部低的发热部侧低热传导部(21)。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电极是彼此相邻地配置的发送电极(24a)和接收电极(24b)。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热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发送电极与所述接收电极之间配置有热传导率比所述发送电极和所述接收电极低的电极侧低热传导部(25)。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加热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电极和所述接收电极的至少一方构成为,在配置有所述发送电极和所述接收电极的范围中每规定的单位面积的所述发送电极和所述接收电极的占有面积小于1。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热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规定的单位面积是1平方厘米以下。
8.如权利要求4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部在所述发送电极与所述接收电极之间形成电场,并且利用对所述发送电极与所述接收电极之间的电容量进行检测的互电容方式来对所述发送电极和所述接收电极的周围的物体进行检测。
技术研发人员:关秀树,石川公威,山抱弘和,田中祐介,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电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