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1932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4: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软包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包括若干电芯、汇流排和导热件,若干所述电芯均设置有极耳,所述极耳与所述汇流排连接,且所述导热件与所述极耳或所述汇流排贴合。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通过极耳进行散热,散热均匀且散热效果明显。另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池包,包括至少一个电池模组以及用于对所述电池模组进行散热的冷却系统,电池模组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件快速传递到电池包的冷却系统中,实现更直接、快速散热。

A battery module and battery pa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本技术属于软包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技术介绍
软包电池具有安全性好、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等诸多优势,在新能源电动汽车行业得以快速发展。软包电池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热量,如果电池没有良好的散热设计,热量不及时释放将大大缩短电池的寿命,电池的使用稳定性也将大大降低,甚至造成安全隐患。软包电池模组内电池的散热现在大多数都是加散热片粘接在电池表面,通过此散热片把电池的热量传导至指定位置,然后再集中散热。这种方式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散热作用,但是仍然存在有以下不足:1)电池内部靠近铝塑膜的方向温度比电池中间的低,造成电池内部温度不均匀,电池性能容易从中间开始衰减,减少电池使用寿命,安全性也无法得到保证;2)由于电池内部产生的热量需要依次经过铝塑膜、导热胶、散热片,再集中一起散热,热量传导经过多种介质后才能最终集中散热,散热效果不明显;3)而且模组内部增加了很多散热片,大大使模组的重量增加,从而降低了能量密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电池模组,散热均匀且散热效果明显。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池模组,包括若干电芯、汇流排和导热件,若干所述电芯均设置有极耳,所述极耳与所述汇流排连接,且所述导热件与所述极耳或所述汇流排贴合。在本技术中,当导热件与极耳直接贴合时,电芯内部产生的热量通过极耳直接传导至导热件,当导热件与汇流排贴合时,电芯内部产生的热量通过极耳传导至汇流排再传导至导热件,也就是说,电芯内部产生的热量通过极耳进行传导,无需经过隔膜、铝塑膜、导热胶和散热片,因此,本技术极耳散热的导热效果要远远好于电池表面散热。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电池模组的一种改进,若干所述电芯内部产生的热量通过所述极耳传导至所述导热件,或者若干所述电芯内部产生的热量通过所述极耳传导至所述汇流排再传导至所述导热件。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电池模组的一种改进,所述极耳包括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所述正极极耳和所述负极极耳设置于所述电芯的同一端;或者所述正极极耳设置于所述电芯的一端部,且所述负极极耳设置于所述电芯的另一端部。当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设置于同一端时,电芯内部产生的热量则集中传导到电芯的一端实现散热。当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分别设置在电芯相对的两端时,电芯内部产生的热量则向两端进行散热,散热更加均匀,散热效率更高。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电池模组的一种改进,所述汇流排包括正极汇流排和负极汇流排,若干所述电芯的正极极耳与所述正极汇流排连接,若干所述电芯的负极极耳与所述负极汇流排连接。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电池模组的一种改进,所述电芯为叠片式电芯,所述电芯中的若干正极极片均与所述正极极耳连接,所述电芯中的若干负极极片均与所述负极极耳连接。采用极耳散热时,由于每片极片都直接与极耳相连,因此散热速度是相同,即便是在极片内部可能会产生一些温度梯度,但是由于每片极片都是相同的,因此电流在每片极片上的分布是相同,因此电池中电流分布相对而言要均匀的多,也就大大减缓了电池的衰降速度。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电池模组的一种改进,所述电芯为卷绕式电芯,所述电芯中的正极极片与所述正极极耳连接,所述电芯中的负极极片与所述负极极耳连接。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电池模组的一种改进,还包括导热胶,所述导热胶贴设于所述极耳与所述导热件之间,或者所述导热胶贴设于所述汇流排与所述导热件之间。导热胶确保极耳或汇流排与导热件紧密接触,确保电芯传导到极耳的热量能及时充分地散发出去。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电池模组的一种改进,还包括缓冲件,每N个所述电芯构成一个电池单元,所述缓冲件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电池单元之间,其中,N≥1。缓冲件为厚度为0.5~2mm的隔热发泡材料。首先,隔热发泡材料具有低硬度高回弹性质,能够吸收电池鼓胀应力起到缓冲作用;其次,在电芯发送热失控时,缓冲件能起隔热作用,抑制热扩散,延缓事故发生;最后,在电芯发生起火时,缓冲件的阻燃效果能够延缓火势蔓延,增加逃生时间。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电池模组的一种改进,还包括箱体,若干所述电芯、所述汇流排以及所述导热件均固定于所述箱体内。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包,包括至少一个电池模组以及用于对所述电池模组进行散热的冷却系统,所述电池模组为说明书前文任一段所述的电池模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在本专利技术的电池模组中,电芯内部产生的热量通过极片传到极耳,然后极耳把热量传到导热件,实现更直接、快速散热,防止热量在电芯中间部位堆积,使电芯的温度均匀化,提升散热性能。2)在本专利技术的电池模组中,去掉了传统电池模组内的散热片,电池模组的零件减少了,重量减轻了,能量密度也得到了提升。3)在本专利技术的电池包中,电池模组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件快速传递到电池包的冷却系统中,实现更直接、快速散热。4)本专利技术的电池模组和电池包结构简单合理、便于实现,实用性强,适于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电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局部A的放大图。图3是电芯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4是电芯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其中:1-电芯,2-正极极耳,3-负极极耳,4-正极汇流排,5-负极汇流排,6-导热件,7-导热胶,8-缓冲件,9-箱体。具体实施方式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受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电池模组,包括若干电芯1、汇流排和导热件6,若干电芯1均设置有极耳,极耳与汇流排连接,且导热件6与极耳或汇流排贴合。若干电芯1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电芯、汇流排和导热件,若干所述电芯均设置有极耳,所述极耳与所述汇流排连接,且所述导热件与所述极耳或所述汇流排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电芯、汇流排和导热件,若干所述电芯均设置有极耳,所述极耳与所述汇流排连接,且所述导热件与所述极耳或所述汇流排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电芯内部产生的热量通过所述极耳传导至所述导热件,或者若干所述电芯内部产生的热量通过所述极耳传导至所述汇流排再传导至所述导热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包括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所述正极极耳和所述负极极耳设置于所述电芯的同一端;或者所述正极极耳设置于所述电芯的一端部,且所述负极极耳设置于所述电芯的另一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排包括正极汇流排和负极汇流排,若干所述电芯的正极极耳与所述正极汇流排连接,若干所述电芯的负极极耳与所述负极汇流排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为叠片式电芯,所述电芯中的若干正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易玮许瑞徐作斌王培为徐勇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汇洋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